一
后半夜發(fā)來的短信清晨才看見,想必是急事便趕緊打過去電話——那端一個男人哭著說,我的妹妹自殺了。我的心頓時感到了揪疼。在這個寒冷的春天,死亡幾乎無處不在了。
哭著的男人是我若干年前聘用培養(yǎng)出來的一個編輯,一個來自湘南的農(nóng)家孩子,忠厚而謙謹。我不經(jīng)商之后,多年難有聯(lián)系;此際能想起我,可想他在這個首都,該是怎樣的絕望而無靠啊。他說希望我去參加晚上的善后商略,我立馬便應(yīng)承了。
當晚終于知道,他的妹妹——那個我從前見過的清純羞怯的女孩,隨他來京打工,之后與一個男孩相戀,且賃屋同居了七年。但是男方的家里是干部,因為門戶之見,堅決反對兒子的婚約。男孩是愛這個女孩的,但是不敢面對父母的決裂威脅,于是女孩選擇了自殺。喪宴上,男孩及其父親和當警察的叔叔,就坐在我的身邊,他們的表情也都沉痛和盡量沉痛著。
我深知,這樣的事情要是發(fā)生在鄉(xiāng)下,那是肯定要掀起紛爭的。對于這樣的江湖風波,我實在無力擺平。
二
我的朋友給我發(fā)來他懷念妹妹的文字——大妹臉色紅潤,安詳?shù)靥芍?,有如熟睡。我細細地察看大妹臉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稍舒的細眉,輕合的雙眼,微亂的黑發(fā)……我似乎還能聽聞那隱不可及的呼吸聲,似乎她一會就會起身,然后驚喜地叫我“哥”。
無助的朋友說——你看看大妹的QQ空間吧,她在清明節(jié)決定了這一切,在五一實現(xiàn)了她的訣別。我于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姑娘原本無話可說,當我讀了她唯一留下的簡短的十幾篇日志后,突然悲從中來。我隱約看見了她二十幾年的生命,活得那么委屈和純凈;她和無數(shù)被命運驅(qū)趕來此都市的寒門女孩一樣,內(nèi)心盛開著美麗的百合,戛然委地時往往都無人發(fā)現(xiàn)。正如她策劃死亡之時換上的空間留言——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
風住塵香花已盡,是我在她的空間看見她讀李清照的詞的標題。我所熟悉的詞句,似乎在此刻被她引用時,我才真正讀出其中的悲哀和無奈。
三
大妹從小在哥哥的背上長大,他們的父母很早就開始背井離鄉(xiāng)南下打工。長期的分開打工,導(dǎo)致了離異,她甚至都不熟悉自己的母親。哥哥來北京成為了編輯,把失學(xué)而渴望自己奮斗的她也帶進了這個都市。
她那老實貧寒的爸爸來北京看病,這是這個農(nóng)民黨員第一次來京。她在日志中寫道——
“今天中午去天安門陪老爸逛逛,剛下車,就被一穿警服樣子的人給叫住,讓我拿出身份證。我沒反應(yīng)過來,不知道身份證在哪,想了一下,拿出給警察。警察看了一眼,用生硬的口氣說,怎么還用一代身份證,過段時間不能用了。我說,沒有回家辦理。警察看了一眼,還給了我……去廣場那邊的都設(shè)了圍,只有幾個口子可以進,進去以后,先檢包,檢了包,再檢身上……經(jīng)過這一番檢查,讓人感覺怪怪的,游玩的興致蕩然無存。這一番檢查讓我這個經(jīng)常出入地鐵受到檢查的人感覺有點不舒服,更何況那些初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天安門,瞻仰無比敬愛的毛主席……這一番檢查搞得像恐怖分子似的,真是傷害人民群眾的感情?!?/p>
四
這個冷酷的春天,男友的父親攤牌制止這場苦戀。大妹萬念俱灰,讓男友搬出了那個租來的寒舍,然后開始冷靜地登錄自殺網(wǎng)站,悄悄地學(xué)習(xí)自殺的藝術(shù)。一念既生,便再也難得放下。萌動此念時正好是清明,小小的她忽然有了許多悵惘。她寫道——
“清明節(jié)到了,一些‘不思量,自難忘’的愁緒,難以回避地涌了上來。想想遠在天國的親人們,慈祥和藹的奶奶,背影瘦削的爺爺,駝背的外公,以及從未謀面的外婆……那些永遠疼愛我們的長輩,那些永遠也抹不去的溫馨記憶,仿佛還留在昨天……在這素淡的日子,在心里默默焚上一炷素香,追憶他們,追憶那些悠遠而溫情的記憶,希望他們在天國都過得快樂。”
我可以想象,她獨自敲打這些文字時的低泣。她已經(jīng)決意要追隨她那些逝去的老人了,那個她自己都略顯懷疑的天國,似乎還寄存著她的一點快樂的奢望。她淡定地買來膠布,嚴密地封閉了所有漏風的門窗。在勞動節(jié)假日別人的笙歌中,點燃了特意買來的炭火,之后獨酌人世間的悲苦。末日之夜她像賣火柴的小姑娘一樣,在自己營造的溫暖火焰和夢幻中,悄然入睡,在死亡的寧靜中她終于完成了她塵世一行的愛與自尊。
五
她的QQ空間里一直播放著周杰倫譜的一首歌曲,那是一個叫容祖兒的女孩低吟淺唱著。
方文山的歌詞仿佛為大妹量身定做——回憶像個說書的人,用充滿鄉(xiāng)音的口吻,跳過水坑,繞過小村,等相遇的緣分。你用泥巴捏一座城,說將來要娶我過門。轉(zhuǎn)多少身,過幾次門,虛擲青春。小小的誓言還不穩(wěn),小小的淚水還在撐,稚嫩的唇在說離分。
這個因為貧窮而輟學(xué)的鄉(xiāng)下孩子,如果生于城市,生于富貴之家,那該又是怎樣一種命運呢?她在哥哥的影響下,一直在讀書,毫無目的地書寫著自己的感慨;她從許多名著中讀出了自己的身世之嘆。
讀完《平凡的世界》,她寫道——在他們患難與共的日子里,他們演繹了恬淡平靜的愛情,他們應(yīng)該是最幸福的人;孫少平在最后和惠英走到了一起,歷經(jīng)了磨難的他終于在惠英身上找到了歸宿,找到了慰藉。這份愛讓人為之震撼和動容。人生本就平凡,不平凡的只是一顆堅持不懈、永不退縮的心。
但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兒》,似乎給了她宿命的暗示。她在讀后感中說——她為了心愛的王子,喝下了能讓魚尾變成雙腿的藥水,忍受著每一步如走在刀尖上的疼痛,來到王子身邊,但她最終也沒有得到王子,得到自己的那份愛情。為了心愛的人的幸福,她又一次地犧牲了自己,寧愿自己變成泡沫也不愿去殺死王子讓自己活下去。她為了愛勇于犧牲自己,來給對方幸福的愛,讓我們?yōu)橹鳒I和哭泣。這種暗戀的情懷苦澀而美好,正如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他們的愛總能給自己留下回憶和芬芳。這份愛如童話般干凈和充滿陽光,但同時又洋溢著簡單和不切實際的幻想。
就這樣,幻想破滅,她成全了這個世界對她的不公和歧視,而獨自遠行了。她只是加入了無數(shù)個這樣的悲劇,之前和之后,都肯定一直有這樣卑微而純凈的死。佛經(jīng)云——汝愛我心,吾憐汝色,以是因緣,經(jīng)百千劫,猶自纏縛。
我們都在這樣的纏縛之中,歷經(jīng)我們各自的劫難。
(周莉摘自新浪博客“土家野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