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軍
2014年,有關(guān)大麻的新聞不絕于耳。先是諸多明星因為吸食大麻被拎進了看守所,再是資源衛(wèi)星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大麻種植區(qū),再有就是神秘的電商以曖昧的姿態(tài)透露出一種跟大麻有關(guān)的食用油?!按舐椤边@個詞,徹底引爆了大眾的好奇心。
不過我們在網(wǎng)上搜“大麻油”這三個字,發(fā)現(xiàn)各大電商根本沒有這個條目。別著急,鍵入“火麻仁油”,重新搜索。哇,大量的選擇就鋪滿屏幕了。沒錯!火麻仁就是大麻籽,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本著吃貨的基本原則,介紹前一定要親身嘗試的原則,我還真的購買了一瓶火麻仁油。揣著嘣蹦直跳的小心臟,倒了一小杯深綠色火麻仁油,一口干了。沒有特殊的愉悅,有種類似于炒熟芝麻的滋味,伴隨著一股濃濃的油膩感在嘴里蔓延。顯然跟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有相同的質(zhì)感。那么,為什么大麻會讓人覺得如此神秘?大麻油為啥非得頂個“火麻油”的名頭?這都得從大麻和人類的糾葛說起。
大麻曾經(jīng)的正面形象
雖然被列為毒品植物,但是大麻的出身卻相當清白。它們并不像煙草、罌粟和古柯那樣,一出場就是給人虛幻幸福的毒物角色。早在公元前4000年,居住在華夏大地上的人類就開始使用大麻了。別緊張,我們的祖先可不是把大麻當毒品用,而是把大麻當衣服穿。這樣說起來似乎有點奇怪,大麻的掌狀葉子很難遮風保暖啊。其實,用作衣物材料的,并非葉子,而是大麻的莖稈。因為這種桑科大麻屬植物莖中的纖維非常發(fā)達,只要去除了多余的細胞雜質(zhì),就能得到純凈的纖維。這些纖維的紡織性能可以媲美棉花!所以,把大麻穿上身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當然,大麻纖維的用途遠不止于此,日常用的線繩,船只用的風帆都可以從大麻的莖稈中來。于是,考古學家在殷墟的遺址中就刨出了大麻種子,而在半坡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麻繩索的痕跡。至于我國古籍——《詩經(jīng)》《爾雅》中,更是有諸多對大麻的記載,在《儀禮》中有這樣的記載“苴徑者,麻之有也”,“緝者,牡麻者,枲麻也”。這里面的“苴”和“枲(音同喜)”其實都是大麻,只不過前者是專指開雄花的雄性大麻植株,而后者呢,是只開雌花的雌性大麻植株了。
即便是在今天,大麻纖維依舊廣泛應(yīng)用于航海、造紙、包裝麻袋、漁網(wǎng)編制等多個方面,2001年時,全國的大麻產(chǎn)量就超過2萬噸。但是,為什么我們一提到大麻,就會覺得它是種邪惡的植物呢?即便大麻油以高級食用油的身份出現(xiàn)在市場上時,也要換上“火麻油”的名頭,為什么非要避開“大麻”二字呢?那都是因為大麻的另一個身份—毒品。
大麻為啥被封殺
大麻被列為與海洛因、可卡因齊名的世界三大毒品。那為什么還能栽培大麻來提取纖維,甚至來獲取油料呢?那是因為并非所有的大麻都含有毒品成分,大麻分為栽培大麻和印度大麻兩個亞種,只有后者可以提供毒品原料。其中最關(guān)鍵的是一種叫四氫大麻酚(THC)的成分,通常來說,當每100克干大麻中的THC含量高于0.3%時就可以定性為毒品了。
THC是一種可以作用于我們大腦的化學物質(zhì),它可以讓我們忘卻恐懼,帶來舒適的愉悅感。其實,這種反應(yīng)就是那些辛勤收割大麻的農(nóng)夫們發(fā)現(xiàn)的——烈日當頭,收割大麻的農(nóng)夫卻是神清氣爽,絲毫不覺勞累,這就是THC的神奇作用。
實際上,人類大腦自身也會分泌類似于THC的內(nèi)源性大麻素,這種物質(zhì)可以幫助我們抹除恐懼的回憶。在動物試驗中,如果我們干擾內(nèi)源性大麻素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小鼠們就無法忘記恐懼。從這個層面上來說,THC帶來的愉悅感很可能與此有關(guān)。但是長期大劑量地吸食大麻,會帶來諸多包括“戒斷癥狀”等問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問題的核心不在于大麻本身對人體的傷害,而是在吸食大量大麻后,愉悅感會逐漸降低。這時,吸食者就會嘗試效力更強的毒品,從而走上吸毒這條不歸路。于是,大麻被認為是一種誘導(dǎo)性毒品。中國古語中所說的,“勿以惡小而為之”放在吸食大麻這件事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正是因為如此,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曾一度禁種大麻。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非黑即白的簡單兩分法,于是因為一個亞種的失足,整個大麻家族的名聲都被毀了。實際上,有很多大麻都是清白的。
大麻油料好吃嗎
大麻印度亞種中的THC主要存在于花序苞片、雌花花序以及葉片之中,這才是毒品的真正原料,而大麻種子中的THC含量極其有限,至于栽培大麻的種子中,THC含量的更是微乎其微,完全沒有致人成癮的可能。
至于傳說中的火麻油的養(yǎng)生作用簡直跟栽培大麻中的THC一樣,都是不靠譜的事。在宣傳中經(jīng)常提到火麻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zhì)和礦物質(zhì),并且將火麻油歸結(jié)為廣西巴馬成為長壽之鄉(xiāng)的重要原因。我不知道巴馬的老壽星是不是頓頓都吃火麻油,只知道當?shù)氐乃?、土壤、空氣甚至連地磁場都被認為是長壽的原因,但是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有明確證據(jù)。倒是蜂擁而至的養(yǎng)生客把巴馬搞得天翻地覆,再也沒有世外桃園的景象了。
我們回頭再來看油本身的營養(yǎng)價值。即便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火麻油也算不上圣品。像大豆油、菜籽油這樣的油料中的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高達70%以上。所以,并非火麻油才有這樣神奇的組分。另外,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我們的認識上經(jīng)常存在一個誤區(qū),就是在正常飲食的基礎(chǔ)上多攝入一點不飽和脂肪酸就健康了,這種觀點大錯特錯。正確的做法是用不飽和脂肪酸替代現(xiàn)有飲食中所有的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才是健康的選擇。簡單來說,就是每天多喝一小杯火麻油完全無助于健康,反而增加了總的脂肪攝入量。
當然,除卻成分之外,油料的風味也影響著菜肴的口味。只是,我很難從火麻油中品嘗出任何美妙的滋味,倒是有種豆油混進油渣的感覺,僅此而已。如果追求菜肴的風味還不如選擇花生油和芝麻油來得爽快。大麻油權(quán)當嘗鮮就好,就不要太在意廣告中的特殊作用了。
把大麻穿上身
雖然棉花和合成纖維在現(xiàn)代衣物中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但是大麻因為特殊的抗菌,吸濕透氣的良好性能,同時可以降低對石油工業(yè)的依賴,這種土里長出的優(yōu)良纖維作物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另一方面,大麻本身也是很好的衣物用纖維,它們不會產(chǎn)生普通麻織物(比如苧麻)的刺癢感。麻制品的刺癢感主要是因為麻類植物表面有一些突出的纖維,正是這些樹杈一樣的纖維(毛羽)刺激我們的痛覺神經(jīng)。羊毛毛衣帶來的刺癢感也是類似的成因。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把突出的毛羽軟化,或者去掉。比如用火將毛羽燒掉,或者用堿或酶將毛羽軟化,但是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纖維性能的下降,影響纖維的紡織性能。
相對于苧麻來說,大麻就不會碰到這個問題。不用經(jīng)過加工,也能讓我們的肌膚感覺到衣物的爽滑,這也是大麻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原因之一。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接觸大麻會變成越來越簡單的事情。
未來的大麻之旅
科研人員對于大麻體內(nèi)THC的合成途徑以及相關(guān)的基因已經(jīng)了解得越來越清楚,我們完全可以培育出完全不含THC的大麻品種。另一方面,大麻的易種植的特性也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纖維選擇。從衣物到毒品再到衣物,一個循環(huán)恰恰是人類對自然認識過程的絕佳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