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維生素作為人體的“維和部隊”之一,是維持生命正常運轉(zhuǎn)必不可缺少的一大類營養(yǎng)素。我們的日常飲食能否滿足維生素的“入賬”需求?在如今維生素補充劑廣告滿天飛的年代,到底需不需要補充維生素? 下面以中國人最容易缺乏的幾種維生素為例,分析一下這些問題。
維生素A
食物來源
維生素A是維生素中的一位“個性先生”。在動物性食物中主要集中于“肝臟、蛋黃(尤其是鵝蛋黃)”等幾類日常接觸并不是特別頻繁的食物中。在植物性食物中主要集中在深綠色與橙黃色的食物中,例如胡蘿卜、枸杞、深色綠葉蔬菜(西蘭花、菠菜、芥藍(lán)、芥菜)等。不過,植物所提供的并不是直接的維生素A,而是β-胡蘿卜素!6個β-胡蘿卜素就可以經(jīng)過肝臟轉(zhuǎn)化為1個維生素A。
缺乏癥狀
維生素A與視力的健康關(guān)系非常密切,輕度缺乏的癥狀是夜間視力下降,從光亮處轉(zhuǎn)到黑暗處時眼睛很難適應(yīng),俗稱“夜盲癥”;看書、電腦或電視時感到眼睛干澀;還有皮膚干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
補充建議
如果日常每天吃一個鵝蛋或者雞蛋;每周吃2~3次動物肝臟,每次兩三片即可;一日三餐每餐都有一些深綠色與橙黃色的蔬菜、水果,這么做是不容易缺乏維生素A的。不過很多青少年的困難在于動物肝臟和深綠色蔬菜的攝入難以保證,再加上高強度的學(xué)習(xí)生活以及長時間面對電腦、手機(jī)等生活方式,本身對維生素A的需求就會旺盛,就可能出現(xiàn)維生素A缺乏。如果出現(xiàn)相關(guān)癥狀,首先要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對于一時難以改進(jìn)或者實在有困難的,也可以適度選擇魚肝油,可去藥店購買維生素A軟膠囊,嚴(yán)重的每日一粒,或者隔三差五地吃一粒即可。另外,因為維生素A是脂溶性的維生素,建議飯后立即吃以促進(jìn)吸收。
維生素B2
食物來源
非常遺憾的是,維生素B2在日常食物中的含量都不是很豐富,想找一種維生素B2含量特別高的食物以突擊補充的方法注定要失敗。成功的辦法是飲食盡量均衡,即粗糧、綠色蔬菜、新鮮水果、魚、禽、蛋、肉、奶、大豆制品等都不可或缺。
缺乏癥狀
維生素B2的缺乏癥狀非常典型,就是口腔潰瘍不易愈合,口角開裂疼痛,嘴唇腫脹疼痛,舌頭疼痛,甚至眼白部分出現(xiàn)血絲,眼睛容易疲勞等。
補充建議
鑒于維生素B2在食物中的分布特點,對于日常膳食較均衡的人而言是不容易缺乏的,而對于嚴(yán)重挑食、偏食的人則比較容易缺乏。如果需要短期補充B族維生素的話,還是復(fù)合的好一些,因為它們的功能上有互相配合之處。是否需要長期補充,最好到醫(yī)院做鑒定后再決定。
維生素B1
食物來源
要說維生素B1含量高的食物,還是瘦肉、動物肝臟、大豆、堅果等等比較突出,尤其葵花籽是常見食物中維生素B1含量的冠軍;不過誰也不能把這類食物當(dāng)作主食去吃,所以日常維生素B1的主要來源還得靠全谷類的粗雜糧。
缺乏癥狀
維生素B1的輕微缺乏癥狀是容易疲勞,肌肉酸痛,腿腳容易感覺麻木,情緒低落,食欲不振,工作能力下降等。
補充建議
如果你的主食比較偏愛加工精良的“白富美”,一日三餐中連一餐都沒有粗雜糧,那么維生素B1是比較容易缺乏的;如果瘦肉、動物肝臟、大豆、堅果等又很少涉獵,那就更容易缺乏了。建議每日至少吃一頓粗雜糧。短期不見成效的,可以選擇復(fù)合B族維生素適度補充。
維生素C
食物來源
維生素C大家很熟悉,主要在蔬菜水果類中含量豐富。常見水果中,維C含量前三名要數(shù)鮮棗、獼猴桃、山楂,另外木瓜、橘子、西紅柿、草莓中的維生素C含量都比較高;蔬菜中西蘭花、菜花、芥藍(lán)、芥菜、薺菜、大白菜、油菜等維生素C都比較豐富。
缺乏癥狀
維生素C的輕微缺乏癥狀是牙齦腫脹出血,容易疲勞,抵抗力下降,皮下容易出血等。
補充建議
只要多吃水果蔬菜,并不容易缺乏維生素C。需要講究的是,維維生素C是比較“嬌氣”的,長時間加熱容易被破壞,蔬菜烹調(diào)最好選擇水焯、快炒比較好,而長時間燉煮、煎烤都會導(dǎo)致維生素C大量被破壞。對于長期難以接觸新鮮水果蔬菜的特殊時期,可以選擇補充劑來幫忙。
綜合來看,即便是這些容易缺乏的維生素,在合理的飲食結(jié)構(gòu)中都是可以充足攝入的。所以對于維生素的攝入不建議“舍近求遠(yuǎn)”去尋求維生素補充劑的幫忙,而是立足于日常三餐來保駕護(hù)航。在一些特別情況下,短期可以適度補充維生素補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