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晗
昨天下班給綺綺喂奶時她又咬奶頭了,我大叫“媽媽好疼啊”,她非但沒松口,反倒咬得更緊,還擠眉弄眼沖我笑!我強忍住疼痛,試圖用正面管教中的“我句式”表達(dá)自己的情緒。我說:“媽媽現(xiàn)在很疼很難受,是因為你咬了媽媽……”
可是小家伙照樣擠眉弄眼,覺得好玩。晚上睡覺時她又咬,邊咬邊抬頭看我的表情,滿臉期待地等著我像往常一樣尖叫。我突然意識到:她無法理解我的感受,是因為我潛意識里壓抑了自己的情緒,用尖叫來幫助自己忍住疼痛,因而寶寶就感受不到你的疼痛。
我放松下來,等她再咬時不做任何忍痛的努力,讓自己的情緒自然流露。于是,我像個孩子一樣,哭了!面對著綺綺毫不掩飾地哭。綺綺從來沒見我這樣哭過,也哇哇大哭起來,和我一樣傷心難過。
后來,綺綺先停止了哭泣,滿懷關(guān)切地望著我叫:“媽媽……媽媽……”稚嫩的聲音把我的心都融化了!傷心的淚水轉(zhuǎn)化成感動的眼淚!在這個1歲4個月的小人兒面前哭個夠。小家伙沒有再跟著哭,而是不停叫“媽媽”,還用小手摸我的臉。雖然她只是叫媽媽,但我聽得出來她是在安慰我。
綺綺后來沒再咬我!吃奶的動作也變輕了!我用自然流露的情緒向孩子詮釋了“疼”這個抽象感覺詞。受此啟發(fā),我想對于1歲多的孩子來說,用行動來教孩子認(rèn)識世界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后可以少說很多廢話了。
正面管教的點滴:
“情緒誠實”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連接最關(guān)鍵的要點,道理簡單,但是對于慣于壓抑情緒的成人來說,探察自己的情緒尚有難度,更別說走進小人兒的心里了。情緒管理,從自己做起,我想我大概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