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澤蕓
2013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桂冠,在萬眾翹首之下,飛臨愛麗絲·門羅的頭上。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位82歲的加拿大女作家開始她真正意義上的寫作事業(yè)時,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
門羅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姆鎮(zhèn),從少女時代,門羅就喜歡文學(xué),在上大學(xué)時就試著開始創(chuàng)作小說。因為家境不寬裕,她課余還要在外面做煙葉采摘工、到圖書館打工、在咖啡館做女招待。
20歲嫁為人婦并成為4個女兒的母親之后,生活的重負與照顧孩子的忙亂瑣碎使她分身乏術(shù)。但愛好文學(xué)的意志使她仍未徹底放棄創(chuàng)作。常常,深夜的時候,她照顧孩子們都睡下,忙碌了一整天的她抓起紙筆,伴隨著孩子們的呼嚕聲寫幾句;燒菜的間隙,烤面包時,她都會寫幾句……這位年輕的媽媽,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她那顆文學(xué)之心從未萎蔫,一有機會就頑強地拓展著自己的紙上空間。
在門羅辛苦操勞與不懈守望之間,三十多年時光飛越而去。她的小乳燕們都長大成人了,這時,她自己也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
五十歲了,已經(jīng)是“知天命”的年紀了。什么叫“知天命”?用大白話說就是,人生都到了五十歲了,還有什么搞頭?聽天由命吧。
可不是嘛,都五十多歲了,白發(fā)上頭,皺紋上額,感嘆在懷,苦澀在心。人生五十,恰如秋天黃葉,秋漸深,綠漸褪,秋風(fēng)再緊一些,說不定哪天就要飄墜人生枝頭!
可不是嘛,都五十多歲了,說是年過半百,讓人錯覺是人生才剛走一半,可是仔細看看身邊,又有幾個活過百歲的人呢?中國人均壽命雖說已達76歲,但年過五十,就已經(jīng)是走過生命的一大半了。
可不是嘛,都五十多歲了。白居易的《悲歌》說:白頭新洗鏡新磨,老逼身來不奈何。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唯覺少年多。是啊,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唯覺少年多!如此充滿人生涼意的感慨,相信每個年過五十的人都感同身受!
可是,門羅呢?當(dāng)她五十多歲的時候,她的感觸是什么呢?三十多年,為了生活,為了家,為了孩子,她將青春與精力付與無休無止的操勞與瑣碎。而今,孩子終于長大離巢了,她這個母親也可以為自己重活一次了——她那顆尚未萎蔫并潛藏了三十多年的文學(xué)之心,雀躍著從她生命深處跳出來,蓬勃地擁抱她!
她說:“永遠到底有多遠?我們都不知道,但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要有勇氣去做!”這時候的門羅感受到的不是人生的暮色,而是生命的新生,尤其是文學(xué)生命的新生。她爆發(fā)出了驚人的創(chuàng)作力,她每隔4年就有一部短篇小說集出版面世。漸漸地,她開始享有世界級的聲譽。
有人說,老,上面一抔土,下面是一把歲月的匕首,中間是半邊的人,還有半邊人到哪兒去了——是被上面的土一點一點掩埋了,是被下邊的歲月飛刀一點一點斫削了。
果真是愈看愈驚心。仿佛瞬間,黃口小兒成了龍鐘翁媼。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果然是歲月如飛刀,刀刀催人老。人生在那歲月飛刀的無情削斫里,日漸單薄,日漸寒涼。
可是,你看看82歲的門羅吧,發(fā)雖如雪,但眼神依然是那樣的清澄如水。她微笑,溫婉如昔。在如刀歲月面前,她更加知性、美麗。
摘自舜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