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哥倫比亞的左派總統(tǒng)候選人遭到暗殺。一時朝野震驚,輿論嘩然,首都波哥大陷入一片混亂,黨爭也日趨白熱化。這場動亂持續(xù)了三天三夜,幾千人死于非命,史稱“波哥大事件”。當時正在波哥大上大學的一位年輕人,目睹了政治的骯臟和殘酷,于是更加堅定了走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而另一位年輕人,作為學生代表正在波哥大參加國際學聯(lián)會議,經(jīng)此巨變,他堅定了武裝奪取政權的決心。二人是一對好朋友,后來都成了美洲的風云人物,聞名全世界,前者是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后者是古巴的菲德爾·卡斯特羅。
1982年,馬爾克斯憑著《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從并不成功的《大屋》,到被稱作“曠世杰作”的《百年孤獨》,耗去了他18年的時間。1999年,72歲的馬爾克斯患上了淋巴癌,之后他給讀者寫了一封告別信:
“上帝呀,如果我有一段生命……我不會放過哪怕是一天,而不對我所愛的人說我愛他們。我會使每個男人和女人都了解他們皆我所愛,我要懷著愛而生活……沒有人會因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記住你。向上帝祈求力量和智慧來表達它們吧,向你的朋友證明,他們對你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上帝賞我一段生命,我會簡單裝束,伏在陽光下,袒露的不僅是身體,還有我的魂靈。”
2014年4月17日,馬爾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病逝,享年87歲。在生命的最后幾年,馬爾克斯飽受病痛的折磨,甚至忘記了《百年孤獨》的作者就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