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衛(wèi)輝市農業(yè)局,河南 衛(wèi)輝 453100)
不同苗情冬小麥春季管理技術
李 琳
(衛(wèi)輝市農業(yè)局,河南 衛(wèi)輝 453100)
春季麥田管理應抓早抓好,根據年前的苗情長相,結合小麥春季生育特點和土壤、氣候等條件,做到因苗制宜,分類管理,促進平衡生長,奪取小麥全面豐收。
壯苗是實現(xiàn)小麥豐收的基礎。對壯苗的管理主要是提高年前分蘗質量,控制春季分蘗,提高成穗率,培育壯稈大穗。要“促控結合,先控后促”。
起身至拔節(jié)期,只要墑情允許,不施肥、不澆水,并噴施多效唑等化控藥劑控制植株旺長,抑制春季分蘗過多發(fā)生,防止麥苗由壯轉旺,導致生育后期田間郁蔽小麥倒伏;進入拔節(jié)期后酌情澆水施肥,但施肥不宜過多,一般每公頃追施尿素120~150kg,以控制無效分蘗過多發(fā)生,促進穗多穗大。葉色較濃的麥田,應延至分蘗兩極分化明顯時再施肥促長,搭好豐產架子。
麥苗生長過旺的原因主要是地力基礎好、施肥量偏多,播種期偏早、播種量偏大,造成拔節(jié)期田間郁蔽,通風透光不良,莖稈纖細,個體生長不良,穗小粒少,旺苗在生育后期極易倒伏。旺苗管理主要是“控旺、轉壯、防倒伏”。
一是返青至起身期進行麥田鎮(zhèn)壓??刂频厣喜可L和過多分蘗發(fā)生,能抑制早春氣溫偏高情況下小麥生育進程過快,避免過早進入拔節(jié)期。二是進行深中耕。中耕深度要在6cm以上,深中耕可切斷部分根系,促進分蘗兩極分化,根系下扎。三是進行化學調控。起身至拔節(jié)期對于有倒伏趨勢的麥田,噴施多效唑等植物生長抑制劑,達到控旺轉壯目的。四是推遲肥水至拔節(jié)中后期。每公頃施尿素150~225kg,但要因苗制宜,做到促、保兼顧,控旺轉壯。
弱苗指苗弱小、發(fā)黃、個體生長勢弱,群體不足,分蘗數不夠,分蘗小且質量差,對弱苗的管理要求促分蘗、增穗數,兼顧穗大粒多,根據弱苗形成原因進行分類管理。
對于地力較好、冬前施肥較多的晚播弱苗,管理要點是提高地溫,促進生長。早春及早中耕松土,保墑增溫,晚澆春水,一般應在起身至拔節(jié)期施肥澆水。缺肥缺水的晚播弱苗,早春應加強肥水管理,但要嚴防肥水促進過猛,否則會造成后期貪青晚熟。
對于因土壤肥力不足形成的弱苗,春季要及早加強管理,以鞏固年前分蘗,提高分孽成穗率。此類弱苗若冬前施過肥、春季墑情好,則土壤解凍后,要及早中耕松土,保墑提溫,在起身至拔節(jié)時進行水肥齊攻;此類弱苗若冬前未施肥,墑情又差,則立春后要抓緊施肥澆水、中耕。
對于因入冬前后氣溫偏高,麥苗生長過快,土壤養(yǎng)分消耗較多而造成的黃苗,早春應抓緊時間施肥,一般每公頃施碳銨300~375 kg,或人糞尿11.25~15t。
對于因整地質量不好,土壤疏松,跑風漏墑而造成小麥基部葉片發(fā)黃,或因秸稈還田地塊未施底肥,脫肥癥狀明顯的群體小、個體弱的,或有水澆條件而未澆凍水的形成的弱苗,小麥返青后,及時劃鋤(深度以2~3cm為宜)、鎮(zhèn)壓、清壟、清棵,以增溫、保墑促早發(fā),同時抓緊澆好返青水,追施返青肥。一般在拔節(jié)初期,結合澆水每公頃追施尿素225kg左右,缺磷麥田,每公頃再補追磷酸二胺75~112.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