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華
(湖北省隨州市隨縣中醫(yī)院,441309)
慢性鼻炎在中醫(yī)稱鼻淵,在治療上甚是棘手,許多患者治療數(shù)年難以痊愈。筆者嘗試著采用放血法配合針刺治療該病,獲得較好效果。
3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最大者62歲,最小者17歲;病程長者30余年,短者3年余;患者單純鼻甲肥大、鼻塞者11例,患者伴頭痛、頭暈者19例。
刺血法:取大號三棱針點刺患者肥大鼻甲,放血5~10ml,然后涂馬應龍眼膏,每日2次。刺血每次只取一側,5d后刺另一側,兩側交替進行,6次為1個療程。
針刺法:取穴:印堂,迎香,合谷。方法:針刺穴位得氣后留針30min,5d治療1次,6次為1個療程。
療效判斷標準:痊愈:患者在2個療程內諸癥消失、檢查鼻甲肥大消失;好轉:患者經2個療程治療,鼻塞、頭痛等癥狀有所好轉,但仍未完全治愈者;無效:治療2個療程仍不見效果者。
結果:30例患者,痊愈12例,好轉1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7%。
從治療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年輕、病程短者、單純性者見效快、痊愈率高;而年齡大、發(fā)病時間長、合并有鼻竇炎或鼻息肉者見效慢、痊愈率低。
例1.患者某,男,25歲,隨州市唐縣鎮(zhèn)人,2011年4月13日就診?;颊咧髟V:鼻塞、多涕伴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等癥狀;查體:面紅、舌苔黃膩,鼻腔內多黃涕,鼻甲肥大充血狀,副鼻竇X線片:正常。西醫(yī)診斷:肥大性鼻炎;中醫(yī)診斷:鼻淵。治療:按上法治療1次即告顯著減輕,3次告愈,3個月后電話隨訪,未見復發(fā)。
例2.患者某,女,55歲,2014年2月20日就診?;颊咦栽V患慢性鼻炎30余年,時常鼻塞多涕,伴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副鼻竇X線片:上頜竇炎。治療:采用上法治療1次即訴頭痛、頭暈減輕,鼻塞減輕,6次后鼻塞消失,頭痛、頭暈諸癥消失。查鼻:除有輕度肥大外,顏色恢復正常。
慢性鼻炎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多因急性鼻炎治療失當而致,每因感冒或過敏源刺激而加重,西醫(yī)治療尚無特效方法,多是對癥治療。中醫(yī)多采用內服中藥法治療。本人擅長刺血法治療,嘗試刺迎香放血,由于放血量少,見效甚微,后采用肥大鼻甲直刺法,放血量大,見效快,效果好,再以清熱瀉火手法針刺迎香、合谷,效果更好。采用馬應龍眼膏涂鼻,旨在利用此膏的消炎、消腫、收斂、潤膚等功效。諸法配合,相得益彰,故而能獲良效。此法具有操作簡單、安全速效、無毒副作用等特點,尤適于在基層醫(yī)療單位推廣。對患血液病、凝血障礙、嚴重貧血者慎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