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青霞
高齡患者下腔靜脈濾網植入術的圍手術期護理
賈青霞
目的 探討高齡患者下腔靜脈濾網植入術的圍手術期護理策略;方法 對本院收治41例高齡患者下腔靜脈濾網植入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情況。結果 41例患者均手術順利, 其中24例經術后抗凝、溶栓治療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消失, 14例患者患肢腫痛癥狀消失或減輕明顯, 2例患者術后二個月健側肢體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 1例患者無明顯變化。
高齡患者;靜脈濾網植入術;手術護理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下肢骨折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 尤其是70歲以上高齡骨折患者。血栓栓子脫落可能導致肺栓塞, 搶救困難, 多危機生命, 下腔靜脈濾網植入是預防栓子脫落致肺栓塞的最有效方法。鄭州市骨科醫(yī)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下腔靜脈濾網植入術的高齡患者共41例,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41例, 男26例, 女15例。年齡66~83歲, 平均(72.35±6.28)歲。均表現(xiàn)為患肢腫痛明顯,血管多普勒彩超檢查診斷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41例均使用德國貝朗永久型下腔靜脈濾器。術后一周內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抗凝(5000 U, 皮下注射2次/d), 一周后應用尿激酶溶栓(50萬U, 患肢足背靜脈滴注1次/d)。
1.2 手術方法 在C型臂X光機透視下, 局麻下經右側股靜脈穿刺, 將濾網輸送至右腎靜脈開口下方釋放, 使濾網上端位于下腔靜脈中右腎靜脈開口下方約5 cm水平, 復查X光片確認濾網植入位置可。穿刺術區(qū)加壓包扎。
1.3 結果 41例患者均手術順利, 其中24例經術后抗凝、溶栓治療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消失, 14例患者患肢腫痛癥狀消失或減輕明顯, 2例患者術后二個月健側肢體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 1例患者無明顯變化。經跟蹤隨訪12~24個月, 無肺栓塞發(fā)生, 無濾網移位。
2.1 術前護理
2.1. 1 心理護理 高齡患者多心理負擔重, 外加深靜脈血栓形成有致命猝死的危險, 使患者更加緊張、焦慮, 術前應積極與患者本人及其家屬溝通, 詳細講解手術的安全性、療效的確切性和治療的必要性, 解除患者對手術的疑慮, 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信念, 使其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2.1. 2 一般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時刻關注有無呼吸困難、咯血、胸痛等肺栓塞癥狀。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臟水平, 以利于靜脈回流, 減輕患肢腫脹。避免膝下墊枕, 以免阻滯靜脈回流, 嚴禁擠壓、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脫落, 造成肺栓塞[1]。觀察患肢皮溫、膚色、末梢血液循環(huán)狀況, 減少翻身及患肢活動, 囑患者避免劇烈咳嗽、費力排便, 避免栓子脫落。
2.2 術后護理
2.2. 1 術區(qū)護理 確認穿刺術區(qū)敷料包扎清潔, 加壓適中。密切觀察局部是否滲血, 是否出現(xiàn)血腫。
2.2. 2 患肢護理 患肢置于中立功能位或輕度太高約20°,下墊軟墊, 各項護理操作應動作輕柔, 預防機械性損傷。密切觀察患肢皮溫、顏色及足背動脈搏動, 詢問患者感覺、疼痛變化。
2.2. 3 抗凝和溶栓 術后第一周, 應用低分子肝素鈣針溶栓(5000 U, IH, b.i.d.), 密切觀察是否出現(xiàn)皮膚出血點以及牙齦、鼻出血等癥狀, 每三天復查凝血酶(PT)、凝血活酶時間(APTT)、D-二聚體, 隨時調整用藥劑量, 用藥一周后, 復查雙下肢深靜脈多普勒彩超, 觀察栓子是否消失。術后第二周, 若栓子仍然存在, 應用低分子肝素鈣針(5000 U, IH, q.d.), 外加尿激酶溶栓(50萬U, 患肢足背靜脈滴注1次/d), 其他注意事項同第一周。
2.2. 4 并發(fā)癥的防治 術后患者最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是褥瘡,要加強護理, 定時翻身, 按摩受壓部位, 保持局部清爽干燥。同時, 術后10天栓子極易脫落, 要密切觀察患者呼吸、咯血、胸痛等肺栓塞癥狀, 囑患者避免劇烈咳嗽、費力排便, 避免栓子脫落。
出院前3天囑患者口服華法林片(1片/d), 待口服藥物起效后, 停用低分子肝素鈣針, 囑患者須口服華法林片3個月,不得擅自停藥, 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凝血時間。同時, 囑患者出院后注意雙下肢靜脈回流情況, 必要時可穿彈力襪改善靜脈回流, 術后3個月來院復查, 檢查雙下肢深靜脈通暢情況,并檢查濾網周圍是否有血栓形成。另外, 囑患者盡量避免咳嗽、費力排便及外傷出血。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一種常見病, 高齡骨折患者手術風險大, 易發(fā)生多種早期并發(fā)癥, 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害大, 因而對圍手術期治療提出更高要求, 下腔靜脈濾器置人術預防肺栓塞已廣泛推廣。全面的術前護理和心理護理可消除患者心理顧慮, 積極配合手術。術后嚴密觀察生命體征, 加強患側肢體的護理, 準確執(zhí)行溶栓抗凝治療, 做好出院指導, 可促進患者康復,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 辛紹偉, 齊加欣, 等.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分析及護理.中華護理雜志, 2005, 40(4):288-289.
450052 鄭州市骨科醫(yī)院創(chuàng)傷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