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英 胥湘君 魏元琴
淺談褥瘡的治療和護理體會
付巧英 胥湘君 魏元琴
褥瘡;治療;護理褥瘡是身體受壓部位持續(xù)受壓過久, 血液流經皮膚及皮下脂肪時被超過毛細血管壓4~5 kPa的持續(xù)壓力所阻斷, 不能適當供給皮膚及皮下組織所需營養(yǎng), 而導致的組織壞死和壓力性潰瘍[1], 多發(fā)生于年老體弱, 病情危重, 意識不清, 長期臥床,被動體位, 夾板固定, 水腫及全身營養(yǎng)缺乏的患者, 褥瘡的發(fā)生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 而且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同時增加醫(yī)療資源的浪費, 降低生活質量, 褥瘡是臨床護理中的一大難題, 受到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 有各種治療和預防護理的方法,但大多數(shù)預防效果欠佳, 治療時間長, 愈合慢, 易并發(fā)感染, 近年來, 在臨床實踐中, 加強基礎護理, 制作了糜子墊、圈預防褥瘡, 配合雞蛋皮內膜治療褥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從2007~2012年收治院外發(fā)生褥瘡10例,年齡在63~74歲之間, 男6例, 女4例, 褥瘡面積在10~16 cm之間, 9例發(fā)生在骶尾部, 1例發(fā)生肩胛部和臀部兩處褥瘡,按褥瘡的分期均為潰瘍期 。
1.2 方法 充分暴露褥瘡面, 用0.5%碘伏消毒周圍皮膚至5 cm, 依次用雙氧水、0.9%生理鹽水沖洗褥瘡創(chuàng)面, 清除壞死組織, 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沖洗創(chuàng)面, 再次用0.5%碘伏由內向外環(huán)形消毒褥瘡周圍皮膚, 用100 W燈泡在距褥瘡30~50 cm處照射30 min, 注意照射時的溫度防止局部燙傷,將新鮮雞蛋洗凈, 輕輕磕破雞蛋底部約2 cm2大小的面積, 倒出蛋黃和蛋清, 沿蛋殼破口邊緣呈環(huán)狀逐步輕輕剝掉蛋殼, 取出內膜將蛋清面貼敷于創(chuàng)面, 貼敷范圍大于褥瘡邊緣1~2 cm, 貼敷時一次到位, 不能反復拉動, 并用無菌棉簽輕輕擠壓使雞蛋皮內膜充分與創(chuàng)面粘貼, 取內膜時不但要注意無菌操作, 還盡可能的完整取內膜, 內膜的面積太小一是不好敷貼, 二是隔離效果不好, 再用糜子圈將臀部托起, 避免褥瘡部位繼續(xù)受壓。
起初3 d, 每天用以上方法更換雞蛋皮內膜一次, 3 d后2例患者可見創(chuàng)面紅潤血運良好, 停止雙氧水沖洗, 余方法同上, 5 d后創(chuàng)面有新肉芽形成, 改一日為隔日更換雞蛋皮內膜一次, 18 d后7例患者痊愈, 3例患者10 d后創(chuàng)面有肉芽組織增生, 2例25 d痊愈, 1例32 d痊愈。
常言到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褥瘡的痊愈, 預防和護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做好以上治療的同時, 注重消除褥瘡形成的原因:①經常更換體位, 減少局部壓迫, 定時翻身, 每2 h翻身一次, 最長不超過4 h, 并記錄, 用白色棉布制作了直徑為32 cm的中空糜子圓墊(中間空心圓直徑為17 cm), 22×35 cm2糜子方墊, 70×100 cm2褥子墊, 20×26 cm2中間有直徑10 cm空心圓的糜子枕, 托起受壓部位, 側臥時身體傾斜度不能超過30°, 并用糜子墊支撐這個體位, 仰臥時頭的高度以15°為宜, 以免頭部過高使尾部和跟部承受過大的壓力和剪切力, 這樣有利于壓力的分散和血液流動。②翻身時動作輕柔, 將雙手伸入患者肩下和臀下, 托起患者挪動位置,避免拖、拉、推, 以免損傷皮膚, 翻身后要將衣服拉平整。③保持床部平整、清潔、干燥無渣屑, 被服污染及時更換。④每日給患者擦洗全身, 擦洗時室溫保持在22~24℃, 水溫以41~45℃為宜, 擦洗動作要快, 用力適當, 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以防著涼, 注意皮膚皺褶處的清潔, 觀察全身皮膚情況,對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隨時擦洗。⑤使用便器時協(xié)助患者抬高臀部輕輕放入, 避免硬塞硬拉, 便后用溫水擦洗會陰。⑥骨突出部位, 如骶尾部、髖部、肩胛部、肘部、膝關節(jié)的內外側、內外踝、足跟部、耳廓、枕骨等易發(fā)生褥瘡處, 經常觀察皮膚顏色及血運情況, 也可局部涂滑石粉, 以減少摩擦, 或局部熱敷, 用紅花酒按摩等, 按摩時手掌要緊貼皮膚, 壓力由輕到重, 由重到輕做環(huán)形按摩, 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 按摩次數(shù)以皮膚的情況而定, 一般以3次/d為宜。⑦加強營養(yǎng), 增強患者的抵抗力, 褥瘡常發(fā)生于負氮平衡的患者, 所以患者要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膳食為宜, 對食欲不佳者給于清淡富含營養(yǎng)易消化飲食, 鼓勵少食多餐, 對褥瘡愈合遲緩者, 可靜脈滴注氨基酸, 蛋白低者可輸入人血白蛋白, 以增強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 不能進食者可采用鼻飼, 以確保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⑧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使患者全身狀況早日得到改善, 避免褥瘡的發(fā)生。⑨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 介紹褥瘡發(fā)生、發(fā)展及治療護理的一般常識, 取得家屬的理解和配合, 教會家屬一些預防壓瘡的措施, 如協(xié)助翻身的方法, 演示減少皮膚破損的不同體位和按摩的手法等, 使患者和家屬積極參與自我護理,自覺配合治療, 盡早恢復健康。⑩由于褥瘡多發(fā)生于長期臥床, 年老體弱者, 故患者思想負擔重, 對疾病治療失去信心,護理人員在做好各項護理的同時, 要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的給于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 使之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能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疾病, 盡早從疾病和傷痛的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 以促進機體免疫機制的恢復。
新鮮雞蛋的蛋膜是一種接近生理狀態(tài)的生物半透膜[2],貼敷于患處是一種很好的天然屏障, 不但阻止細菌的浸入達到預防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還有一定的收斂作用, 能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 同時雞蛋皮內膜表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及無機鹽等, 可增加創(chuàng)面的營養(yǎng), 改善局部營養(yǎng)狀況, 利于上皮生長, 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新鮮雞蛋內皮含有豐富的酵素, 而酵素能分解各種生物的細胞壁, 起消炎殺菌的作用[3]。糜子性甘, 平, 微寒, 《名醫(yī)別錄》記載, 糜子有和中益氣, 涼血解暑的功效, 而且糜子顆粒均用, 表皮光滑,滲水性強, 通透性好。用糜子做的圈、墊是極佳的預防褥瘡用品, 減少局部受壓, 避免摩擦, 適時按摩, 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減少皮膚損傷,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增加營養(yǎng), 調節(jié)情緒是褥瘡愈合的重要部分, 家屬的參與是防治褥瘡的一個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 用新鮮雞蛋皮內膜治療褥瘡, 同時配合用糜子圈、墊、預防褥瘡效果好, 方便、經濟、實惠, 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和預防用品。積極預防, 采取局部治療為主, 全身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是減少褥瘡發(fā)生和提高褥瘡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1] 呂式瑗.護理學基礎.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0:70-72.
[2] 梁勇才.中國燒傷大全.北京:學苑出版社, 1994:315.
[3] 潘慧, 辛萍, 陳紅梅. 新鮮雞蛋內皮對壓瘡的治療及護理體會.中外健康文摘, 2012, (38):52.
741600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