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鋼
大氣 靈氣 虎氣
——記江南公司標兵黃冬元
■ 方 鋼
“咱們班長黃冬元是個‘氣場’十足的人?!边@是員工們對黃冬元的評價。黃冬元是江南公司五分廠055車間四班班長,共產黨員,主要負責某產品及各種科研產品關重工序的裝配工作。一名普普通通的班長為何能獲得員工們如此高的評價呢?
黃冬元認為: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黃冬元在裝配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通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已成為了該領域的行家里手。每上馬一種新產品,他都會認真學習產品工藝和工藝規(guī)程,直到徹底弄懂為止。
作為班長,讓團隊員工從亮“點”到亮“片”是黃冬元最大的心愿。自己領悟、提高之后,他就“老王賣蒸饃,現學現賣”,給大伙現場講解示范并組織全班員工一起學習。近年來,某系列產品各個品種之間極為相似,咋一看具有“同一臉譜”,如果零部件錯用或者工藝參數混淆,都會帶來一系列的質量問題!針對產品的這些特點,他及時組織全班員工認真學習和討論產品工藝,強化記憶各個品種之間存在的細微差異,預測生產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技術、質量問題,制定相應預防措施,做好技術準備工作。
每天的班前、班后會,他都要強調安全、質量、技術等事項。生產中,他堅持做到工藝文本到現場,遇到問題隨時查找工藝或報告技術人員,及時解決;對關重工序、重點工序實行掛牌標識,進行重點監(jiān)控;通過開展裝配技術比武、質量知識擂臺賽等形式多樣的競賽,不斷提高全班員工的業(yè)務素質。多年來,他帶領班組員工實現了每一道工序、每一件產品的“零缺陷”;先后獲得公司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員工、標兵等榮譽稱號,他帶領的班組相繼獲得兵器集團“質量信得過班組”、“五好一準確”優(yōu)秀班組等稱號并被《中國兵工報》、《現代班組》、《湖南工人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有地氣才能滋養(yǎng)出靈氣!在生產一線的長年打拼和善于思考,使黃冬元具備了精準的裝配經驗,在生產難題面前游刃有余。
針對某產品試制和首批生產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細節(jié)問題,黃冬元結合生產實際和產品質量控制的要求,自制了十幾套小工裝,既能保證產品質量又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另外,他提出合理化建議26條,并且都已經應用于實際生產中。如他提出的某產品增加抽負壓驗收項目的建議,經采納實施后,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和工效,降低生產成本共計14.8萬元。
在工作中,黃冬元特別注重發(fā)揮班組成員的聰明才智,常常依托QC小組這一“智庫”解決生產疑難。
某產品進筒工序,按工藝要求需3人完成:1人托抱產品進筒,1人在前面拉精確導線,還有1人確定閉鎖孔的位置。這就要求托抱產品進筒的人員和前面拉線的人員的步調要一致,不然就會造成精確導線受力而使布線膠撕裂或者使精確導線受損。
針對這一情況,黃冬元和QC小組成員建議將精確導線首先用膠布固定在產品上再進筒,在取得質量和技術部門的同意后執(zhí)行,效果極佳。采用這種工藝方法,不僅減少了兩位操作員工,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為兩位操作員工動作不協(xié)調而造成的質量問題。進筒工序工藝經改進后,產品質量狀態(tài)穩(wěn)定,每次交驗都十分順利。
還有一次,該班員工發(fā)現小護罩孔徑尺寸有偏差,導致產品不能正常裝配!他圍繞此問題召開了QC小組討論活動,在黃冬元的帶領下,該班員工結合生產中的實際情況,尋找突破口。經過該班員工細心修理,小護罩孔徑尺寸達到了質量要求,得到了有關技術部門的肯定和認可。
黃冬元工作起來虎虎生威!他既吃得苦又霸得蠻更耐得煩。他承擔了幾種產品的生產裝配,其中一種產品系統(tǒng)復雜、技術含量高、生產周期長……他常常帶領幾名員工將幾百斤重的產品抬至工作臺進行裝配,裝好一件產品要抬上抬下好幾次,一天下來,他們相當于要搬運十幾噸的重量。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依舊銳氣不減。
在消耗大量體力的同時黃冬元還要完成大量細致、復雜、技術含量高的活兒:有的工序是將密密麻麻的線頭理清后焊接起來;有的工序要用專用工具進行裝配,力用得小了點會造成零部件裝配不到位,力用的大了點又容易使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有的工序在裝配時要極為小心,零部件間的配合若調整的不好,就會使光纖折斷;有的工序只能趴在地上采用特殊的姿勢進行……干這些活時,黃冬元總是小心翼翼,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去干好每道工序。
獨特的“氣”質產生強大的氣場!多年來,該班員工在黃冬元的帶領下,擰成一股繩,保質保量保安全地完成了各系列產品的生產任務。
(作者單位: 湖南省湘潭市江南工業(yè)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