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珍
摘 要:
會計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對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而傳統的會計教學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嚴重。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將實際工作與理論學習相結合,在會計教學中提高職業(yè)技能訓練的比重,將實踐操作融合到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提高專業(yè)素質和業(yè)務能力。
關鍵詞:
會計;行為導向;教學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4-0164-01
會計是現代企事業(yè)單位在進行預算、核算及決策等企業(yè)自主經營環(huán)節(jié)時的重要依據。在經濟快速發(fā)展,時代腳步快速前進的今天,企業(yè)在迅速的發(fā)展過程中,更需要具有高效的執(zhí)行能力、獨特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的全面的會計人才。然而在傳統會計教學體系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已經遠遠不能夠達到企業(yè)的要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差距很大,會計教學急需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因此引入了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理念。
1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內涵
1.1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概念
行動導向教學法起源于德國,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出現的世界范圍內對職業(yè)教育在理念上和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思想,它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將實際工作與理論學習相結合的概念。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指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成立與公司項目類似的、需要完成一定工作目標的學習小組,使得學生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通過親自動手實踐,自主的獲得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科學教學模式。這種方法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充分考慮到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學生在這種職業(yè)化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獲取相關資料,并對信息、數據進行綜合的評估和思考,制定工作計劃等一系列實踐活動,真正的得到了能力的提高。
1.2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意義
行動導向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會計教學中老師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將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通過具體的項目實際操練,讓學生對會計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各種票據、財務報表、憑證等抽象的概念有了更為具體的理解,也得以深刻的認識。在進行具體的業(yè)務核算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通過反復操練的方式讓學生熟練掌握經濟業(yè)務的跟進核算流程,包括業(yè)務的名稱、內容、款項等。學生在所構建的特定職業(yè)情景中,針對具體的項目要求制定工作計劃,使學生為達成工作目標,積極主動地開始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思考摸索,形成以師生之間的互動為依托,以學生自我能力的構建為標準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
2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傳統會計教學模式中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很好,但是在面對實際的財會工作時卻無從下手的問題,將行動導向教學法引入到會計教學中,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2.1 項目準備
在準備階段,老師根據具體模擬的項目內容組織學生討論,確定工作的目標和任務,然后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的內容、步驟與分工,最后由老師與學生一起根據制定的工作計劃搜集相關的資料。學生可以自學教材上的基礎知識,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整理資料;老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引導性的問題和實際工作中用的各種表格、票據等教學素材,并且對學生未能理解的專業(yè)知識進行講解,難點的地方老師要加以示范演示,師生互動共同做好理論項目的準備工作。
2.2 環(huán)境模擬
首先要設定一個職業(yè)環(huán)境,有利于讓學生迅速投入到工作的狀態(tài)中去。由老師組織將教室布置假想中的企業(yè)財務辦公室或者銀行等具體的工作環(huán)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能力合理搭配分配成組,行成各自獨立的財會辦公室,每組保持3-5人左右,便于工作的分配與實行。在環(huán)境模擬時要正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桌,每個人都有具體的崗位職責,甚至可以在桌子上放有工作牌以明確崗位名稱,在桌子上放置之前在準備階段學生自己搜集的資料和老師提供的教學素材。同時,在教室空余的空間中還要留有一個位置是安置處理過的業(yè)務資料的。老師與學生一起將教室打造成一個標準化的辦公空間,讓學生一進入這個環(huán)境中來,便可以很快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投入到虛擬的工作中去。
2.3 角色扮演
在實際的會計工作中,往往是一個團隊協作的工作性質,尤其在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企業(yè)里,會計工作不是由一二個人就可以完成的,基本是由一個財務部門來負責企業(yè)整體的財務管理。而這個財務部門會有很多分工,比如主管會計、成本會計、出納員、核算員等,因此學生根據模擬的職業(yè)環(huán)境進行角色分配。在固定好角色后,可以參照書本中的教學案例和以往的知識儲備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會計工作中。通過角色的扮演,學生能夠將很好的將自己帶入到具體的工作環(huán)境中去,在專業(yè)理論知識教學和專業(yè)技能培訓的過程時,能夠潛移默化的將實際會計工作中的復雜的要求、制度和工作流程通過實訓模擬深深的印刻在學生的腦中,使學生能夠快速的接收理論知識,并能夠在模擬的工作環(huán)境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為他們今后走入社會真正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一舉多得的教學方式。注意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好實行角色輪換制,不能將學生固定到某一特定崗位,這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避免出現單一能力型的問題。角色輪換制的操作也非常簡單,根據每個小組的角色構成,依次輪換角色即可,這樣學生在同一個項目中,即能感受到主管會計的責任重大,也能體會到核算員工作細致的重要性,同時在體驗不同崗位的時候也有利于學生隨著角色的不同,體會工作流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崗位之間功能的重疊和內容的交叉,便于
各崗位之間的配合默契度,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
2.4 具體操作
首先:老師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好示范教學。除了要準備好相關的業(yè)務資料外,還要做好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準備。會計教學中有很多專業(yè)性知識只通過老師的口頭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教學效果非常不好,因此要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圖像和視頻資料為學生演示具體的工作流程,并講解其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問題,在知識的傳播學上來講視覺上的接受率要遠遠大于聽覺上的接受率,并且更容易在頭腦中形成印象。同時,學生出于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多媒體課件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以后,老師要分配具體任務。老師在講解了基本知識和介紹了實際工作步驟要求后,下達本節(jié)課的實際操作任務。以小組為單位作為一個獨立的財務部門進行業(yè)務的處理,老師提供業(yè)務操作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各種資料和素材,并下達具體的任務單。任務單上會有明確的業(yè)務描述、完成時間及要求、注意事項,最后附有相關的票據憑證。當然,任何工作都是需要循序漸進穩(wěn)步推進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簡單的工作入手,從基礎做起再逐步完成整個工作流程,完成工作目標。各小組的成員之間要積極討論商量對策,共同努力、分工明確,將每一次老師布置的任務都完成好,這個過程對未來走向社會后的實際工作將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最后:老師對整體完成工作做課程總結。老師在各小組完成任務時要隨時檢查工作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對不知道如何操作的同學進行細心的指導。在確定各小組全部完成任務單上的要求后,展示各組學生的工作成果,組織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通過小組自評和互評的方式總結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由老師根據小組完成的具體情況做最后的點評。老師在評價時既要評價工作成果的優(yōu)點也要指出存在的缺點,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同學們共同總結本次實踐訓練中的關鍵點,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3 結束語
行動導向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它強調職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知識的有機結合,提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同時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專業(yè)能力外,包括處理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自我提升的能力等,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形成自我構建的經驗、知識和能力體系,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劉群.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4,(06).
[2]高曉慧.行動導向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05).
[3]陶燕.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企業(yè)導報,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