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衛(wèi)英
(南縣南洲鎮(zhèn)花甲湖小學,湖南南縣 413200)
巧用網(wǎng)絡媒體 為語文課堂增添魅力
——以《我們成功了》為例
☆ 孫衛(wèi)英
(南縣南洲鎮(zhèn)花甲湖小學,湖南南縣 413200)
當前,網(wǎng)絡媒體已悄然進入語文課堂,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源頭活水。語文課堂插上了網(wǎng)絡媒體強勁有力的翅膀,使學生不受時空限制,自由地“上天入地”,溯古追今。以《我們成功了》一課的課堂實例,闡述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親近文本,入情入境,運用多媒體架起學生語言表達的橋梁,利用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功能,隨時指導學生習作,利用網(wǎng)絡的實時轉播功能向學生展示寫得好的習作。
網(wǎng)絡媒體;語文課堂;整合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p>
計算機網(wǎng)絡可提供豐富多彩的圖像和聲音信息,這在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教學情境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下面筆者以《我們成功了》一課的課堂實例進一步闡述。
課文《我們成功了》描寫的是2001年7月13日夜晚北京申奧成功后人們興奮、自豪的心情和歡樂的場面。這是一個沸騰的夜晚,歷史的瞬間成為永恒的歡樂,而沸騰的北京則定格為億萬中國人民激情迸發(fā)的一個最生動最亮麗的縮影。低年級的學生對“奧運會”、“北京申奧”、“北京奧運會”認識有限,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筆者在多媒體課件中虛擬了一個“奧運之窗”網(wǎng)站(圖片和資料是從網(wǎng)站上下載的,并在圖片和資料間進行了超級鏈接)。課前,筆者讓學生們到“奧運之窗”上去查閱有關奧運、北京申奧、北京奧運會的資料,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在網(wǎng)站上流連忘返,一邊看還一邊用筆記錄了一些內容。然后我們進行了“奧運知多少”的小競賽,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發(fā)言。有的列舉了近幾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有的報出了我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上的金牌所得數(shù),有的畫出了奧運會的會徽,還有的描繪了我國2008奧運會的部分運動場館……
農村的學生,平時上網(wǎng)的機會很少,如果布置他們回家去搜集資料,那肯定是一項完成不了的作業(yè)。在課件中虛擬一個網(wǎng)站,讓學生感受一下網(wǎng)絡的神奇,體驗一下網(wǎng)上沖浪的快樂,不失為本課的一個亮點。這一舉措,不僅讓學生們可以加深對課文情感的理解,還拓展了他們的課外閱讀學習,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這篇課文可以說是與時俱進,課文從“天安門廣場人山人?!焙汀爸腥A世紀壇狂歡”這兩個場面來表達人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蛇@些,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是沒有情感基礎的。
為了能讓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自豪”、“激動”,能發(fā)自內心地讀好課文第一自然段中“喜訊傳來,人們不約而同地涌上街頭,北京立刻變成了歡樂的海洋”,課上,筆者直接切入課文:“同學們,2001年7月13日是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難忘的日子,這天晚上10點,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聽到這一喜訊,你心情怎樣?”這樣,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也抓住了“自豪”、“激動”這根情感主線,接著問大家:“你們想親眼看看那令人激動的場面嗎?”學生們驚喜萬分:“想!”“那就讓我們回到那一刻吧!”筆者播放了薩馬蘭奇主席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錄像。視頻回放恰到好處,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了語言文字,如:喜訊、不約而同、歡樂的海洋……視頻的運用,更有助于情感的推波助瀾。此時此刻,再來讀第一自然段,他們的自豪、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本W(wǎng)絡媒體能將圖象、文字、聲音等各種信息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呈現(xiàn)了課文介紹的、學生們所不能親身經歷的內容,他們隨著視頻中播放的人物、情節(jié)而置身于那段令人難忘的場景中。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立刻高漲,情緒思維與課堂情境相通,在真實的情境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朗讀起課文來,自然就聲情并茂了。
接著,筆者讓學生圍繞“自豪”、“激動”這根情感主線輕輕地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xiàn)人們“自豪”、“激動”的詞、句,邊讀邊用波浪線劃下來。這兩個自然段是場面描寫,具體描繪了人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中華世紀壇狂歡的情景。如何讓學生們感受到課文的繪聲、繪色、繪情,如何讓他們讀出人們的“自豪”、“激動”,這時,多媒體又成了筆者的助手。筆者播放了2001年7月13日夜晚人們涌上街頭狂歡的視頻,揮舞的國旗,一遍遍的歡呼聲,人如海、歌如潮的歡樂海洋……學生們都睜大眼睛,好像要把這一刻永遠留在眼中,歡樂、自豪、興奮在課堂上回蕩。由此展開學習,中心突出,沖擊力強??粗鴮W生們意猶未盡的樣子,筆者說:北京街頭真熱鬧呀!把你們找到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吧。學生們找出了“一遍遍高呼”、“相互擊掌”、“相互擁抱”、“天安門廣場聚集了幾十萬群眾”、“中華世紀壇人如海,歌如潮”,在學生說了自己的理解之后,筆者又引導他們來讀:看誰能讀出場面的熱鬧,人們的激動。學生們躍躍欲試,個個讀得神采飛揚。接著,筆者又進一步提出要求:夜深了,但是人們仍然停留在街頭,遲遲不愿離去。想一想:他們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會做些什么?完成填空:夜深了,人們仍然停留在街頭,他們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還有的___________。大家都___________。學生認真地讀著課文,聯(lián)系剛才的畫面,結合網(wǎng)上沖浪了解到的信息,一些平時不愿意回答的學生都高高地舉起了手……
低年級的學生常常想得到,說不出,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欠缺。而網(wǎng)絡媒體恰恰能巧妙地彌補文本空白,拓寬學生的認知,引導學生合理想象,架起幫助學生表達的橋梁。結合學生發(fā)言,筆者又相繼展示了全國各地歡慶申奧成功的相關圖片,視頻、圖片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為學生的表達提供了多彩的內容,這樣,學生才能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從而運用語言文字對教材進行補充和拓展,生成新的學習內容和體驗。結合語言訓練,對“揮舞、盡情流淌、高潮”等詞語的理解就變得更容易了。進入越深,體會越深,相信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此刻已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了。筆者還和學生一起觀看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錄像片,欣賞北京奧運會相關圖片:熱情洋溢的接待、激動人心的領獎……在結束本堂課的教學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習:我們不僅申奧成功了,而且成功地舉辦了2008年奧運會?,F(xiàn)在,北京奧運會雖然結束了,但它留給人們很多很多,同學們,北京奧運給你留下了什么?學生們因為課前有了對“奧運”的了解,有了對課文的深入理解,自然想說的很多。有的說,北京奧運讓我知道了:不管什么比賽,都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有的說,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不管他是黃皮膚、黑皮膚還是白皮膚。有的說,我知道“綠色奧運”,雖然奧運會結束了,可我還是想提醒大家注意保護環(huán)境。有的說,這次奧運會,我們沒能到北京去。等到我們長大了,我們再申辦一次奧運會!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北京看……學生們說了很多很多,筆者鼓勵他們,同學們收獲真多呀!同學們多有志氣呀!如果把大家剛才說的這些寫下來,貼到班上,讓它們時刻激勵著我們,那該多好呀!筆者替他們把計算機切換到Word窗口,他們就用拼音輸入法打起了自己的小習作。筆者利用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功能,不時檢查他們的習作,誰有了錯誤或遇到困難就及時給予幫助。等他們都寫完、修改好了,筆者還能利用網(wǎng)絡的實時轉播功能向全體學生展示寫得好的習作,這樣,學生們都能學得直觀而又深刻。
總之,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的整合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方式。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可以傳授知識,更能引導學生超越知識,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感悟、品味、想象、創(chuàng)造……讓信息技術成為我們語文課堂的得力武器吧!運用網(wǎng)絡媒體,定能引領學生感受語文課堂的非凡魅力!
[1]《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年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康燕文.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9).
[4]孔維宏,高瑞利.關于中小學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實踐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3,(5).
[編輯:昌曙平]
最后,為了讓學生對“北京奧運會”有更多的了解,
G434
A
1671-7503(2014)05-00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