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我的理性思維和教育情感為之一振。這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小學語文老師的聲音,也是讀《教師的20項修煉》這本書中最能震撼我心靈的一句話。袁老師的聲音如此有震撼力,能夠把先進的教育理念用自己鮮活的話語表達得如此有思想力。當震撼像潮水般退去,細細想來,“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這句話里蘊涵了太多的教育理解、課程理念和教學觀點。
語文究竟是什么?最普遍的認識就是語文是語言文學、語文是聽說讀寫,但語文的含義絕不僅限于此?!对娊?jīng)》《論語》《史記》……是語文,《安徒生童話》《愛的教育》《飄》……也是語文;金戈鐵馬、大江東去的豪情萬丈是語文,曉風殘月、小橋流水的婉約清麗也是語文;古代的文化是語文,現(xiàn)代的文化也是語文;人和社會是語文,自然與萬物也是語文……
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區(qū)別在于,語文教學需要教師涉獵的知識范圍遠遠超出語言文字本身。所以,我深知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的職責更重大。在課堂上,語文不再是單一的知識教學,而是融入了語文的靈魂:價值觀的教育思維方式的培育和人文素養(yǎng)的萌發(fā)。我們要教會學生真正使用好人與人交流的工具;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讓孩子擁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要讓孩子體會到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塑造學生完整的人格……
因為意識到語文承載責任的艱巨,所以渴求自己能成為一名這樣的老師;因為渴求,所以一直在實踐。讀《親近母語》上的《城南舊事》節(jié)選時,我把自己讀過的《城南舊事》精彩篇章與孩子們共享,很快《城南舊事》就風靡全班。閱讀課上,和孩子們一起隨著馬克·吐溫去歷險,一起走進《愛的教育》感動其中,一起感受《佐賀的超級阿嬤》的人生哲理……教學語文時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快樂讀書的種子。我陶醉于和孩子們穿梭在書聲瑯瑯、詩意蕩漾的語文課堂上,就這樣默默實踐著。
因為追求,所以擁有了“站在講臺,我就是語文”的定格記憶,多么希冀。但我并不是“胸中溝壑有無數(shù)傳奇,眼角眉梢浸染唐詩宋詞”的語文教師。我將不斷努力,期待著今后,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