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國志
“語文學習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蔽覀円寣W生做學習的主人,在生活中主動地學,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積累習慣,通過整理和甄別,豐富他們的語文知識,做到課堂內外相結合。
一、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文字材料引起重視,從而學得語文知識
文字材料包括書籍、報刊、廣告牌、門上貼的對聯(lián)等,這些材料中有許多對學生有利的東西。我們要引導他們一一分辨,把有用的東西積累下來。
1.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詞語,因為詞語是構成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材料,好比建一棟樓房所需要的磚一樣。光記得詞語還不行,還要弄清每個詞語的意思,每個詞語是用來描寫什么的,表達什么樣的感情色彩。這樣,用進文章里才顯得生動形象。
2.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表達方法。因為好的表達方法,能使他們表達得更加形象、具體、生動、準確,使他們的文章內容受到更多人的喜歡。表達方法主要從文章中獲得,有時,也可以從口語交際中獲得。在日常的生活中讓他們認真學習表達方法,并在實際寫作中應用,為他們的寫作打下基礎。
二、引導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的時候做有心人,從而學得語文知識
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的時候,總是被一些緊張驚險的情節(jié)所吸引,而不去充分吸收電視節(jié)目中的知識營養(yǎng)。那么,我們怎樣引導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的時候學習語文知識呢?
1.讓學生看電視節(jié)目時,學習加標點符號的方法。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可以體會人物說話的意思及語氣,考慮怎樣加標點符
號。大家都知道,電視節(jié)目上的字幕都沒有標點符號。這需要學生在看電視時,一邊看一邊想。
2.讓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培養(yǎng)想象能力。這是因為,學生可以一邊看電視節(jié)目,一邊猜想下面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節(jié),人物會說些什么,會做些什么。通過猜想,對自己的想象能力進行檢測。
3.讓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學習普通話。這是因為,電視播音員的普通話說得很標準,學生一邊看,一邊學習模仿,對他們的普通話水平提高很快。
4.讓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學習生字詞。當學生看到電視屏幕上出現(xiàn)不認識的字時,可以從人物說的話中知道讀音。如果還不明白,可以請教他人,或者查字典。這樣,他們的知識就會越學越多。
讓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積累寫作素材。因為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的時候,可以見到他們平時不能見到的景物,能認識他們在生活中很少見到的人、事、物,在寫作時,就有更多的內容可寫。
5.讓學生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可以學到許多生活常識,還可以學到許多安全健康知識,還能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
三、讓學生從與他人的口語交際中得到鍛煉,從而學得語文知識
人們在口語交際的時候,常常會說些諺語、歇后語、謎語及傳說、故事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的內容。不過,我們要引導他們學習那些有積極意義的東西,不要繼承那些不健康的、落后消極的文化知識。
就拿猜謎語來說吧,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作用就很大。這是因為,猜謎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給他們帶來樂趣,同時還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
1.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中學習生字。如,謎語“王老師,白老師,坐在石頭上講故事?!睂W生可以猜碧綠的“碧”。
2.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中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
如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猜一個動物,“鼻子像鉤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身體像房子?!敝i底是大象。又如,“紅公雞,綠尾巴,拔出它來嘗一嘗,味兒甜甜有營養(yǎng)?!敝i底是蘿卜。通過猜謎語,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3.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中學習做人的道理。如,謎語“千人萬人織錦繡,曲背彎腰汗直流,本來一片汪洋海,轉眼之間變綠洲?!边@個謎語的謎底是插秧。但是通過猜謎語,讓學生懂得愛勞動、講團結的道理。又如,謎語“一塊蛋糕盒中裝,能看能用不能嘗,專幫別人搞衛(wèi)生,不怕犧牲多榮光。”謎底是香皂。這個謎語教育學生:一是要講究衛(wèi)生,二是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4.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和想象能力。如,學生在生活中遇見了沒有學過的生字時,讓學生自己編謎語記住生字的音、形、義。通過他們大膽想象,編出許多好的謎語,就能夠在豐富字詞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讓學生在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中仔細觀察,從而學得語文知識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景物、動物、植物以及人物,讓他們抓住這些內容的特點進行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語文知識。
例如,學生在寫人物時,不能寫出人物的特點,原因是對人物沒有仔細觀察。如,讓學生去觀察一個人,就應該讓學生弄清楚這個人有什么優(yōu)點,有什么缺點,他喜歡做什么,不喜歡做什么;這個人物在做事時有什么動作、表情,甚至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學生如果對這些基本的東西都不知道,就恐怕寫不好人物的特點。
1.引導學生觀察動物和植物的時候,我們要提醒他們注意觀察的順序。觀察動物和植物,一般的順序是從整體到部分。我們讓學生首先觀察這個動物的全身是什么顏色,然后再觀察這個動物的身體各個部分是什么樣的。我們要提醒學生,觀察植物的時候,要先觀察這個植物整體是什么形狀,再分別觀察植物的葉、莖、桿、花、果、根的形狀、顏色、氣味各是什么樣的。
2.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在動態(tài)和靜態(tài)中觀察動物和植物。在動態(tài)中觀察動物,主要看動物在活動時的表情和動作特征。在靜態(tài)中觀察動物,主要看動物睡覺時、曬太陽及靜止時的樣子。在動態(tài)中觀察植物,主要觀察有風時的樣子及上面有鳥活動時的樣子。在靜態(tài)中觀察植物,主要是觀察無風時的樣子及太陽、月亮照在上面的樣子。
3.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變化中觀察動物和植物。如,觀察動物,先觀察動物很小時的樣子,再觀察動物長大后的樣子。又如,觀察植物,可以從葉、花、果的形狀、顏色變化上來觀察。
4.教師要引導學生要從動物、植物的愛好中進行觀察。如動物愛吃什么,高興時和不高興時會怎么做、怎么叫等。又如,植物是否喜歡陽光和水分等。
總之,我們要通過具體的指導,讓學生走進大自然之中,走進社會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思考生活,嘗試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去鍛煉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讓他們積累和豐富更多的語文知識,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