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作為詩意表達的文人書法

      2014-02-11 14:59:58葉建明
      天中學刊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大寫意文人詩意

      葉建明

      ?

      作為詩意表達的文人書法

      葉建明

      (福建警察學院 基礎(chǔ)部,福建 福州 350007)

      文人書法是以文人的詩意棲居為表達對象、以文人趣味作為書法優(yōu)劣的評判標準、以意象表達為審美策略的書法。率性而為的大寫意書法是文人書法詩意表達的極致。

      文人書法;詩意;意象;大寫意

      傳統(tǒng)文人寫作之余尚有書法寫意的雅好。當中國文人把書畫納入文人的話語體系之后,書法就與文人有著天然不可分開的關(guān)系,從而成為中國文人話語的另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從王羲之的蘭亭雅集到顏筋柳骨、顛張狂素,從蘇黃米蔡到江南四大才子、揚州八怪,書法是傳統(tǒng)文人的門面。字如其人,書法是文人揮灑才情的重要方式。漢代揚雄稱言為心聲,書為心畫:“言不能達其心,書不能達其言,難矣哉……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1]67當然,文人書法不僅指文人所寫的書法,而且泛指以文人的詩意棲居為表達對象、以文人趣味作為書法優(yōu)劣的評判標準、以意象表達為審美策略的書法。文人書法重精神氣韻和個體生命境界的表達,體現(xiàn)文人的筆墨意趣和思想情懷,是文人氣質(zhì)的集中表現(xiàn)。文人書法往往暗示出書法形式背后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

      一、文人書法是文人詩意棲居的表達

      《說文》解“文”為“錯畫也,象交文”,意思是交錯的紋理?!段男牡颀垺窂娬{(diào)“文”的重要性:“虎豹無文,則鞟同犬羊”,虎豹之所以成為“虎豹”而不是“犬羊”,不是因為“虎豹”內(nèi)在的質(zhì),而是因為外在形式“文”(紋)的存在?!拔摹笔鞘挛镏猿善錇楸旧淼睦碛?,在劉勰看來,“文”甚至有超越“質(zhì)”的地位。而對于“文”的外在形式最為看重的莫過于書法藝術(shù)了,對于文字頂禮膜拜至于癡迷癲狂的,恐怕只有在漢字文化語境下一生與書法不離不棄“夕惕不息,仄不暇食”的中國文人了。

      書法也是文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文人書法的典型文本就是書畫題跋筆記信札,都是人生“蹤跡痕”的記錄,浸透文人的日常生活,成為有意味的形式符號。文人以筆墨為寄托,以書畫為樂,其寫字作畫在乎個人的暢神快意。書寫日常生活的詩意棲居,成為中國文人所追求的獨特的生活美學。經(jīng)過文人書畫過濾了的日常生活,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2]26,是文人對世俗的有意隔離,從而實現(xiàn)對世俗生活的文人化、意象化、個性化。

      漢字的視覺性決定了漢字書寫后掛在墻上的反復欣賞把玩的趣味。書法同時使詩詞走出書本,懸之于壁,從而實現(xiàn)書法與日常生活很好的對接,成為日常生活環(huán)境的一部分,也成為文人影響大眾審美趣味的最好方式。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論及漢字之美,稱“今之文字,形聲轉(zhuǎn)多,而察其締構(gòu),什九以象形為本柢”,“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3]354。從書法的審美程序來看,審美的第一直覺是線條所組成的視覺形象,第二是文字的讀音所構(gòu)成的聽覺感受,第三則是對于書法通體之意象美的領(lǐng)略。

      文人熱衷于日常生活樂此不疲的書寫,以此集中了全部的精神愿望和對日常生活的樂趣,表達了對自由境界的向往和對所獲得的小小自由的欣喜。只有通過對日常生活不厭其煩的書寫,才能證明“我還活著”“我在表達”“我在”。文人書法也充分體現(xiàn)了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充滿日常生活趣味的漢字哲學。儒家思想就是日常生活的哲學,注重的是人與人的關(guān)系。所以,長期以來,歷代文人的生活情調(diào)能夠引領(lǐng)所有儒道背景下中國人的生活情調(diào),即使是魏晉時期那些富得流油的顯貴也未嘗不以文人生活格調(diào)為時尚指南。所以,文人書法始終是中國書法的主流,中國書法史當然就是文人書法史。

      二、文人趣味是書法優(yōu)劣的評判標準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詩(文)書畫三位一體構(gòu)成文人話語的綜合表達,而且缺一不可。陳獨秀初見沈尹默,大聲說:“我叫陳仲甫,昨天在劉三家看到你寫的詩,詩做得很好,字其俗入骨?!笔艽税艉?,沈開始發(fā)憤鉆研書法[4]26。文人極其重視文學修養(yǎng),詩跋、書法和印章往往互相補充,成為有機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整體。畫上題詩不僅是形式和構(gòu)圖的需要,而且被視為品評畫家藝術(shù)修養(yǎng)、學識和作品格調(diào)高低的依據(jù)。詩、書、畫、印相結(jié)合的這種特殊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也標志著文人書法的評判必然是在文人話語語境中作出的。

      文人話語語境下的趣味就是講求書卷氣,講究脫俗。黃山谷認為“惟俗不可醫(yī)”。蘇東坡所說“天真爛漫是吾師”,天真不做作,不刻意,就是最好的文人趣味所推崇的人品文品。所以,文人書法絕不簡單等同于文人的書法,而是指一種普遍的審美趣味。因為不是每一個文人都能脫俗。文人書法不同于沒有章法技巧的普通書寫,也不同于館閣體的工整甜俗。文人書法體現(xiàn)的是文人的學識、格調(diào)、境界、雅趣,與文人的文字表達是融為一體的。

      文人之趣味相投,形成了自古以來的知音傳統(tǒng)。知音的感覺一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所描寫的“忽逢幽人,如見道心。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泠然希音”。因此后世文人得到前世文人的字畫,往往喜歡在后面續(xù)上跋語蓋上收藏印章,表達知音之感,由此從古到今就形成了一個連串的“蹤跡痕”。所以,文人書法不僅是一種空間分割藝術(shù),而且還是時間參與的視覺藝術(shù)。經(jīng)過歲月滄桑所謂消磨火氣,加上后人的參與如蓋章題跋和與此相關(guān)的人文故事等,足夠激發(fā)觀者無盡的聯(lián)想。

      當然,文人書法體現(xiàn)了不同時代文人不同的趣味特點。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tài):王羲之清逸優(yōu)雅的趣味,是東晉社會風氣的折射;明代個性解放,草書名家輩出,尤其晚明狂草風行;清乾嘉以來,金石考據(jù)學大興,在文人中間漸起“篆書熱”。

      三、文人書法以意象為審美策略

      中國藝術(shù)最具符號性,如京劇、詩詞,莫不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意象符號。漢字本身作為象形記事的圖畫文字即取法于星云、山川、草木、獸蹄、鳥跡各種形象而成,這就為書法藝術(shù)以漢字為載體創(chuàng)造意象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因此,字的造形雖然是在紙上,而它的神情、意趣卻與紙墨以外的自然相契合。漢字是象形的、表意的,是意象的漢字、引人遐想的漢字、詩意的漢字,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如二人為“仁”,以手取月為“有”。幾個漢字的堆砌就可以形成美麗的意境,如“楊柳岸曉風殘月”,就是一幅文人畫。文人書法看似以日常生活為表達對象,以漢字作為表現(xiàn)形式,但實質(zhì)是觀物取象盡意,以達到主客觀的融合,如詩詞等其他藝術(shù)形式一樣,表情達意借助于象,所謂立象盡意。通過線條在宣紙上運行所造成的深淺濃淡阻力等形成的筆墨趣味,用漢字構(gòu)成的象(書法作品)超越了單純的漢字本身所具有的意義。意是思想觀念,象為表意而存在,意是象的主宰,象顯意匿,象一意多。意象有別于具象,所以文人筆下的意象無法去比附實際生活中的具象,也無法比擬單純的漢字具象。文人書法中一再強調(diào)“超以象外”,也就是指明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藝術(shù)的真正“內(nèi)容”必須求諸所描摹自然物——漢字這一“具象”之外,其意象是象(漢字)與意的結(jié)合。

      書法藝術(shù)是從字到字的一套審美系統(tǒng)。書法的構(gòu)成元素主要是抽象的線條和筆墨的濃淡,線條本身和線條組合構(gòu)成的意象成為有意味的形式,具有豐富的超越漢字本身的言外之意,在抒發(fā)個人性情之外,含有極強的象征意義。文人書法實質(zhì)是從線條到線條、從符號到符號、從意象到意象?!吧乒P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5]22,“骨”“肉”“筋”等象征力量、生命的字眼在書法批評語匯中比比皆是。

      歷代文人積累了大量有意味的書法意象:“凡作一字,或類篆籀,或似鵠頭;或如散隸,或近八分;或如蟲食木葉,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壯士佩劍,或似婦女纖麗。欲書先構(gòu)筋力,然后裝束,必注意詳雅起發(fā),綿密疏闊相間。每作一點,必須懸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每作一字,須用數(shù)種意,或橫畫似八分,而發(fā)如篆籀;或豎牽如深林之喬木,而屈折如鋼鉤;或上尖如枯稈,或下細若針芒;或轉(zhuǎn)側(cè)之勢似飛鳥空墜,或棱側(cè)之形如流水激來”[6]28。其他如老樹盤藤、風掃殘荷、劍雨飛蘭、亂草游絲等,逐漸成為文人筆下被固化的意象,形成了豐富的文化“蹤跡痕”庫。當然,這種意象的承襲極易與藝術(shù)創(chuàng)新的陌生化原則背道而馳,而陳舊的書法系統(tǒng)非常頑固,所以文人書法的創(chuàng)新就是不斷地從這些傳統(tǒng)的文化“蹤跡痕”中尋求突破,通過意象的組合,創(chuàng)造更新奇的符號形式。象同意新,語境的不同形成新意,從而形成各自的書法風格,如米芾的蟹爪勾、黃庭堅的內(nèi)緊外拓、徐青藤的扭結(jié)、鄭板橋的亂石鋪街等。

      四、文人書法的極致是大寫意

      “寫意”是中國藝術(shù)區(qū)別于西方藝術(shù)的本質(zhì)特征。寫意重在寫神,“神似”比之于“形似”更為重要。書法是中國寫意藝術(shù)的最高體現(xiàn)。相對于純粹的書寫,文人書法更崇尚“意似”,講求意味。文人對漢字的癡迷,對于線條、筆墨趣味的把玩,更是講究“大寫意”。大寫意不等于草書,闊筆大墨也不盡是大寫意。

      首先,大寫意書法以獨特的個人趣味表達為最重要的目的,“縱使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7]7。其次,大寫意通過書法這種形式藝術(shù)來表達彼時彼境的主體情緒,無形之中超越了通常士大夫的書法雅玩,具有了更勝一籌的藝術(shù)特色。同時這種主體情緒表達還在于作者注重書寫過程中的痛快淋漓,順乎筆墨的自然天性,順乎作者的天性和心境。文人書寫是文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常生活也是自然天性的一部分。寫即瀉,是情緒的自然流露,大寫意書法是文人情緒的詩意表達。中國文人的日常書寫工具和書畫工具是相同的,毛筆宣紙水墨這些書寫工具的特殊性給大寫意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毛筆的柔軟、宣紙的洇染、水墨的濃淡,結(jié)合書家的精神氣質(zhì)、心境等,造就了書法的諸多不可預(yù)見性。再次,大寫意往往被文人視為生命目標與歸結(jié)。大寫意把書法推向了強烈抒寫內(nèi)心情感強調(diào)主體意識的至高境界。從有為到無為,從無法到有法,再從有法到無法,從而進入一種隨心所欲、物我兩忘的自由狀態(tài),即便一筆一畫,都是生動有生命的。大寫意書法的典型代表是張旭的狂草、米芾的刷字、徐青藤的病態(tài)與不平。唐代張旭狂草既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浪漫氣質(zhì),也代表了本人全部的精神生活狀態(tài):“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zhàn)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盵8]292宋代米芾書法“八面出鋒,風檣陣馬”“天馬脫銜,追風逐電”[9]135,通過某種墨戲的態(tài)度實現(xiàn)他認可的文人趣味。明代天才徐渭書法“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當起放意,平疇千里,偶爾幽峭,鬼語幽墳”[10]1343,不拘于傳統(tǒng)技巧,達到了自由駕馭筆墨、隨心所欲、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蔣勛說他偶然路過一家裱褙店,看見臺靜農(nóng)的一副對聯(lián):“燕子來時,更能消幾番風雨;夕陽無語,最可惜一片江山?!痹谑Y眼里:“臺先生的字體盤曲扭轉(zhuǎn),仿佛受極大阻壓的線條,努力反抗這阻壓而向四邊反彈出一種驚人的張力,筆畫如刀,銳利地切割茫然虛無的一片空白?!笔Y因此震動:“書法在中國已經(jīng)不是為了視覺享受的藝術(shù),書法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生命美學。”[4]181

      文人書法是文人寄托人生的重要話語方式之一。率性而為的大寫意書法既服從高超的技巧又超越技巧本身,通過表面上的筆墨游戲,將書法藝術(shù)徹底抽象化符號化,完全摒棄了書法的實用性,重意輕形,忽略了漢字的形似,夸張了書法的形式美,甚至可以完全不考慮字結(jié)構(gòu),而僅考慮每一點畫的出現(xiàn)與作品構(gòu)成不斷生長的關(guān)系。大寫意書法在有限的空間里對漢字龍飛鳳舞的揮灑,既是對漢字的崇拜又是對漢字的戲弄,在崇拜和戲弄的交織中完成一種線條藝術(shù),是文人書法詩意表達的極致。

      [1] 李守奎.揚子法言譯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2] 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3] 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4] 余世存.非常道——1840―1999的中國話語[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5] 衛(wèi)夫人.筆陣圖[M]//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6] 王羲之.書論[M]//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7] 道濟.石濤畫語錄[M].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2.

      [8] 韓愈.送高閑上人序[M]//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9] 馬宗霍.書林藻鑒書林記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0] 徐渭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3.

      葉建明(1967―),男,湖北鄂州人,副教授,碩士。

      J292.1

      A

      1006?5261(2014)02?0085?03

      2013-08-11

      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JA11294S)

      〔責任編輯 趙賀〕

      猜你喜歡
      大寫意文人詩意
      詩意地棲居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4
      冬日浪漫
      文人與酒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愛睡覺
      海派繪畫中的金石重彩大寫意
      文人與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3
      被耽擱的詩意
      中國三峽(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6
      大寫吾意
      春日詩意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1
      齐齐哈尔市| 河北区| 顺义区| 合作市| 县级市| 洞口县| 额尔古纳市| 盘锦市| 武定县| 页游| 错那县| 贞丰县| 祁门县| 阜新市| 宜州市| 佳木斯市| 上思县| 平乐县| 新密市| 花垣县| 六枝特区| 松原市| 永德县| 海南省| 云浮市| 武功县| 精河县| 浦东新区| 环江| 忻城县| 共和县| 祁东县| 申扎县| 奉化市| 曲阳县| 德江县| 社会| 中江县| 临沧市| 信阳市|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