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學
秦始皇的人生其實很簡單:先是不怕死,后來不想死,最后不敢死。
公元前219年以前,秦始皇并沒把生死看得多么功利,因為他既然把自己稱作“始皇帝”,必是打算給子孫留下點生存空間的,不想耍賴不死。他的想法很樸素,只想以后做鬼能舒服一些,所以把陵墓修得很壯闊。
但是在這一年,40周歲的秦始皇從瑯琊山上下來,和陪著他一塊公費旅游的11個大臣到海上開了一個臨時會議,事情就起了變化。會上,大家為這次出行作了總結,覺得皇上“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表態(tài)說這簡直不是人,是神啊,對皇上的功德要大書特書,同時還要加強宣傳力度。
這次會議之后,秦始皇的心基本飄起來了,但還是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是神??墒呛芸?,這個難題就被徐福等人攻克了。他們上書說,皇上暫時不是神,但可以請神仙幫忙。秦始皇就讓徐福做了項目總監(jiān),劃給他大量科研經(jīng)費,還撥給他童男女數(shù)千人,成立了一支頗具規(guī)模的科研隊伍。后來又有好多達人參與進來,似乎要把這項事業(yè)做大做強。
但是,不要以為秦始皇真的傻,他并沒有完全相信自己可以成仙,因為他的陵墓一直沒有停工。他一邊求仙藥,一邊修陵墓,看似矛盾,其實是兩手準備,兩不耽誤:瀟灑的神做不成,還能做舒服的鬼。他成仙和做鬼的路,都在施工中。當然一旦有機會,他還是優(yōu)先考慮成仙的。
可是從公元前211年開始,48歲的秦始皇陷入了糾結。他突然有點不敢死了!
這一年,東郡有一塊隕石從天而降,地方官員的勘察報告上說,石頭上有幾個字很詭異,說“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看了報告,覺得頭皮有些發(fā)麻,立即派御史立案偵查,想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刻上的,但沒有一個人肯招認。秦始皇只好相信這是附近居民的集體創(chuàng)作,然后把他們殺掉,并將可憐的隕石敲碎燒爛,直至化為齏粉,因為它見證了不該見證的事情。
這年秋天的一個夜里,更詭異的事情發(fā)生了。秦始皇派出的一個使者從關東經(jīng)過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拿著一塊玉璧攔住他,打啞謎似的說:“替我送給‘滴池君?!边€說:“今年祖龍死?!本驮谑拐呋秀敝g,那個神秘人物就消失了,只留下一塊玉璧在地上。
使者的匯報有些夸張,只能說明那人閃得快,且是晚上,夜色是最好的偽裝。但那個神秘人物顯然認真研究過秦始皇的個人資料:秦始皇自稱以水德統(tǒng)一天下,他就搞個水神“滴池君”出來;秦始皇自稱始皇帝,他就弄個祖龍出來。祖者,始也;龍者,帝王也。他相信,秦始皇懂的。
“隕石門”和“玉璧門”都很神秘,但性質(zhì)和目的一樣,都盼著秦始皇早點死,也許就是同一個組織所為。
秦始皇拿著那塊不祥的玉璧,沉默良久,然后貌似想明白似的說:“山鬼也就知道一年的事吧?”說這話,秦始皇自己都有點心虛。他曾經(jīng)規(guī)定,把每年的十月作為第一個月。如今已是秋天,這一年馬上就結束了,怕啥嗎!下了班,他又琢磨了半天說,誰說祖龍就一定是我?拜托,“祖龍”就是“人的祖先”好不好!
秦始皇也有很可愛的時候,明明心里挺害怕,挺在意,還想拼命把自己摘出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他回頭就讓專業(yè)人員鑒定了這塊玉,結論是,這竟然是他八年前出巡渡江時沉入水中的那塊。于是他找人算卦,先生說要做兩件事才能破解這個預言,一是出游,一是移民。秦始皇馬上下令,遷三萬戶到北河、榆中地區(qū),每戶授給爵位一級,算是“被福利”了。但秦始皇做這事,簡直是欲蓋彌彰,想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好怕喲!
當公元前210年終于到來的時候,秦始皇很是松了口氣,他安全度過了他的“末日”,用實際行動粉碎了“玉璧門”的預言。保險起見,他還是出游了,只有李斯、趙高、胡亥隨行。他到南方轉悠一圈,回來時在黃河渡口平原津病倒了,但“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秦始皇真是可憐,連死都不敢了,如果他能坦然面對死亡,就會很從容地安排好后事,不會被趙高、胡亥這樣的人有機可乘。因為不敢死,大臣不敢說,消息也封鎖,公子扶蘇完全被蒙在鼓里,最終秦二世即位,最后秦朝亡了。所以,秦朝其實是亡于秦始皇的不敢死。
編輯/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