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啟敏
在法國歷史上,路易十六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國王。這位優(yōu)柔寡斷、有些木訥的男人是法國王室里的另類,他不貪戀錢財,也不迷戀女色,卻整天將自己關(guān)在鐵匠房中,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制鎖。
1774年5月,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法蘭西的王座,他面對的是已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帝國。此時的法國債臺高筑,每年僅償還利息就要消耗國庫一半以上的收入。然而,面對國內(nèi)日趨緊張的形勢,路易十六卻依然沉迷于自己的“老本行”。
其實,早在他還是王儲時,就已顯露出在鎖具研究方面的天賦。他曾在凡爾賽宮專門建造了一間全法國最高級的五金作坊,在這間面積近百平方米的房間內(nèi),掛滿了各種工具。為制造最復(fù)雜、最精美的鎖,他特意高薪聘請民間著名的銅匠,允許他們自由出入他的寢宮。要知道,當(dāng)時的普通大臣也享受不到如此待遇。
當(dāng)上國王后,路易十六更是無心朝政,他經(jīng)常在自己的五金作坊里與各式各樣的鎖為伍。路易十六制鎖的水平的確很高,他制的鎖極富創(chuàng)意且形狀各異,幾乎每一把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他曾把鎖制成活潑可愛的鯉魚、松鼠或鴨子形狀,扭動“松鼠”的鑰匙,“松鼠”會頻頻點頭,搖尾乞憐。有一把“蠑螈”鎖,把鑰匙插進去后轉(zhuǎn)三圈,“蠑螈”的嘴中就會噴出水來。
為迎合路易十六嗜“鎖”如命的愛好,人們紛紛用各種各樣的鎖來巴結(jié)他。在一次慶祝王子出生的游行中,有人甚至抬出了一把特制的大鎖,當(dāng)人們打開大鎖時,竟從里面走出一位可愛的“小王子”。路易十六十分滿意,命令手下將自己制作的鎖賞賜給游行者。
然而高超的制鎖技巧卻無法挽救他的王國。隨著法國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終于在1789年7月14日拉開序幕。路易十六出逃未遂,被扣押在巴黎的杜伊勒里宮。即便是在被看押期間,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愛好。他偷偷地在墻板后面藏了一個保險箱,裝上了一把自認為世界上最難打開的鎖,將執(zhí)政期間企圖勾結(jié)國內(nèi)外復(fù)辟勢力、陰謀絞殺法國大革命的許多密函鎖在里面。但這把鎖最后卻被他當(dāng)初高薪請來的鎖匠打開了。
當(dāng)人們看到這些罪證后,一致要求國會宣布路易十六為法國的賣國賊、人類的罪人,立即以革命的名義判處死刑。結(jié)果,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斷頭臺。極富戲劇性的是,路易十六當(dāng)年曾親自參與了斷頭臺的設(shè)計,為加速斷頭臺的殺人效率,他命人將鍘刀改成三角形,沒想到自己卻成了這件殺人利器的刀下鬼。
如今,仍有十幾把由路易十六親手制作的精美鎖具保存在法國的博物館中,敘述著這位古怪國王的高超技藝和昏庸的治國之道。
編輯 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