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美榮
1940年8月,八路軍在華北地區(qū)發(fā)動了“百團大戰(zhàn)”。消息傳到日本,朝野震驚,他們紛紛指責華北駐屯軍總司令多田駿失職,沒能遏制住華北抗日部隊的發(fā)展。多田駿上書日本天皇為自己辯解,聲稱八路軍的進攻只是暫時性的,并且已遭到了遏制,華北局面已經穩(wěn)定,請日本天皇派員到華北視察。由于多田駿以往的戰(zhàn)功,日本天皇不僅沒指責他,還派了兩名特使前往中國華北“宣撫”,以示勉勵。
兩名特使來到北平后,多田駿對他們照顧得非常周到,讓他們居住在當年孫中山在北平的行轅——和敬公主府。因他們兩個都有遛馬的習慣,每次遛馬,日軍司令部都派騎自行車的警衛(wèi)人員隨行。
1940年11月29日中午,兩名特使騎著兩匹高頭東洋馬,路經東皇城胡同時,緊隨其后的一個騎自行車的中國人突然向他們連開七槍,兩人從馬上摔了下來,一人當場斃命,一人重傷。
刺殺事件發(fā)生后,日偽當局非常震驚,下令北平各城門全部關閉,不許任何人出城,全面搜捕殺手。一時間,城內的汪偽軍、警察、憲兵傾巢出動,四處盤查搜捕。但無論日偽當局怎么折騰,結果還是一無所獲。這時,不知誰說了一句:開槍的是個麻子。之后,憲兵、特務、警察到處抓麻子。凡是臉上有麻子的人都要一一進行審查,嚴刑拷問。
那么,日偽當局為什么把目標鎖定在抓捕麻子上呢?
原來,日本特使被刺殺后不久,北平又發(fā)生了一起行刺大漢奸的行動,刺殺的對象是汪偽華北儲備銀行總裁,而殺手是國民黨軍統(tǒng)局派去的麻克敵等人。刺殺當晚,麻克敵等人翻墻而人,結果在翻越第二道院墻時被警衛(wèi)人員發(fā)現,雙方發(fā)生了槍戰(zhàn)。麻克敵等人見得不了手,便迅速撤離,當時他的一個搭檔喊了一聲“老麻”,被對方手下聽到。事后,日本憲兵隊和偽警察局特務偵緝隊勘查現場時發(fā)現了一些彈殼,這些彈殼和刺殺日本天皇特使所留下的彈殼完全一樣,因此,日軍判斷兩次作案可能是同一人所為。再加上那一聲“老麻”,日偽當局認為作案者是個麻子。這樣,就引發(fā)了滿街“抓麻子”的風潮。
不久,和麻克敵一起策劃刺殺行動的軍統(tǒng)北平情報站站長被抓,此人不堪日本人酷刑的折磨,將麻克敵供了出來。就這樣,麻克敵被日偽軍抓獲,于1941年2月15日,被日偽當局槍殺于北平天橋刑場。
編輯/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