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努力構建現代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遼寧省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4-02-12 16:27:14康爾平
      圖書館學刊 2014年11期
      關鍵詞:省圖書館古籍全省

      康爾平

      (遼寧省文化廳,遼寧 沈陽 110011)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zhàn)略任務,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擔負著重要作用。

      1 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

      近年來,在上級文化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正確指導下,在各級黨委及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遼寧省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公共設施明顯改善,文獻資源日益豐富,服務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

      1.1 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基本完善

      經過多年的努力,遼寧省已有縣以上公共圖書館128個,其中:省圖書館1個,市圖書館14個(包括沈陽、大連兩個副省級城市),市少兒圖書館9個,縣區(qū)圖書館98個,區(qū)少兒圖書館6個,平均34.8萬人擁有一個圖書館(全國為45.6萬人)。少兒圖書館事業(yè)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獨立的少兒圖書館15個,占全國獨立少兒圖書館總數(105個)的14.29%;省圖書館和無獨立少兒圖書館的市、縣(區(qū))圖書館均建起了少兒閱讀和活動場所。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遼寧省有57個參評館達到國家等級館標準,其中一級館25個,二級館24個,三級館8個。此外,全省864個鄉(xiāng)鎮(zhèn)中,已建成181個鄉(xiāng)鎮(zhèn)文化中心、640個綜合文化站;全省11609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實現了全覆蓋;4019個社區(qū)中,有社區(qū)文化室3167個。省、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五級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基本健全。

      1.2 館舍條件及現代化水平明顯改善

      一是“十五”以來,遼寧省加大了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的力度,新建圖書館18個,公共圖書館的建筑面積較“十五”末增加了18.6萬平方米,達到53.1萬平方米,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約124平方米(全國85.1平方米)。其中:省圖書館10萬平方米的新館舍已竣工,并開始籌備搬遷;各市館達17.7萬平方米,館均1.26萬平方米;市少兒圖書館達3.8萬平方米,館均4222平方米;縣區(qū)館達21.6萬平方米,館均2097平方米。全省公共圖書館閱覽座席31977個,較“十五”末增加了9317個。二是公共圖書館現代化和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有72個館實現了業(yè)務和辦公系統(tǒng)的自動化、網絡化管理,服務手段和現代化程度顯著提高。一批公共圖書館建立了館內局域網,不同渠道地接入了互聯網。遼寧省財政投入資金930萬元,采取市縣分擔的方式,建成了62個縣級公共電子閱覽室,全省縣以上公共圖書館擁有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7844臺。省財政投入資金2600萬元,建成了522個鄉(xiāng)鎮(zhèn)公共電子閱覽室,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廣大基層群眾的網絡文化權益。

      1.3 館藏文獻資源日益豐富

      2013年,遼寧省公共圖書館文獻采購經費達到6681.2萬元,其中:省圖書館2420萬元,較上一年遞增了820萬元;各市館2308.3萬元,館均164.9萬元;市少兒館628萬元,館均69.8萬元;縣區(qū)館1244.9萬元,館均12萬元。文獻總藏量3470.6萬冊(件),其中電子出版物、視聽資料、縮微制品353.1萬件,古籍150萬冊??偛亓恐?,省圖書館566萬冊(件);各市館1406.5萬冊(件),館均100.5萬冊(件);市少兒館397.8萬冊(件),館均44.2萬冊(件);縣區(qū)館1061.1萬冊(件),館均10.2萬冊(件)。全省人均擁有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藏書0.79冊(全國人均0.55冊)。

      1.4 數字圖書館建設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省圖書館陸續(xù)建設了“盛京時報全文數據庫”“東北圖錄數據庫”“解放前期刊全文數據庫”“東北日報數據庫”“東北畫報數據庫”“東北抗戰(zhàn)系列數據庫”“張學良專題數據庫”“民國文獻數據庫”等20多個數據庫,數字資源總量達到40TB。每年用于購買數字資源的經費達到650萬元,目前存儲容量已達170TB。各市圖書館也積極開展了地方特色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地方特色資源不斷豐富。2012年8月,省圖書館實現了與國家圖書館的VPN鏈接,使國家圖書館的海量數字資源能夠為遼寧讀者共享。大連市實施數字圖書館“一卡通”工程,系統(tǒng)包括13個成員館,市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1380多萬元,系統(tǒng)擁有讀者數據48.5萬余條、書目數據135萬條、館藏數據484萬余冊,共安裝客戶端147個。省圖書館、撫順市圖書館、營口市圖書館、鐵嶺市圖書館還開展了手持閱讀器、無線局域網絡、移動圖書館等新媒體閱讀體驗服務;省圖書館推出500部手持閱讀器向讀者免費借閱,受到了讀者的歡迎。2013年6月起,省圖書館與沈陽市圖書館、鞍山市圖書館、營口市圖書館、錦州市圖書館、丹東市圖書館、鐵嶺市圖書館完成了VPN虛擬網絡建設。

      1.5 服務內容及手段不斷豐富與創(chuàng)新

      一是省文化廳、省財政廳、省文聯共同下發(fā)了《關于全省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免費開放的通知》,下撥免費開放補助經費2300萬元,全省公共圖書館全部實行免費開放。二是以大型主題閱讀活動引領全省讀書活動,自2012年開始,設立了遼寧省全民讀書節(jié),已舉辦三屆;全民讀書月活動也已舉辦了兩屆。2013年5月,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省圖書館承辦了“書香遼寧·閱讀引領未來——圖書館嘉年華”系列文化活動,8月舉辦了“禮迎全運·魅力閱讀”大型系列讀書活動。三是積極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努力打通公共圖書館服務最后一公里。2013年底開始,省圖書館投入資金300萬元,購置、裝備了3臺流動圖書館,在全省率先啟動了“遼寧省圖書館百萬圖書萬里行”活動,組織流動圖書館服務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進校園、進軍營、進機關;同時,投入資金300萬元,購置了7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30臺移動電子圖書館,安裝在社區(qū)、機關及候機大廳、候車室等公共場所,方便各界讀者自助借閱。2014年4月21日,省文化廳印發(fā)《關于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流動服務的通知》,明確了4項主要任務,即:開展流動圖書館、流動博物館、流動大舞臺和流動傳習所活動。目前,全省公共圖書館年送書和科技資料下鄉(xiāng)(基層)近百萬冊(份),在農村和社區(qū)建立圖書流通站1200多個。四是推出了一批群眾喜愛的講座活動和服務品牌。如:省圖書館為盲殘人服務的“對面朗讀”“手語世界”文化志愿者服務系列活動,沈陽市圖書館的大型公益系列講座,大連圖書館的白云書院及少兒圖書館的“共創(chuàng)明天”讀書系列活動,鞍山市圖書館的“全民閱讀活動”,撫順市的“讀書節(jié)”,營口市圖書館的“市民課堂”等。

      近3年來,全省公共圖書館為社會服務,共取得服務成果2000余項,其中14項被省文化廳評為公共圖書館優(yōu)秀服務成果一等獎,35項為二等獎,41項為三等獎。評出圖書館應用科研成果56項,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1項。

      1.6 創(chuàng)新實施文化共享工程進村入戶

      從2008年12月開始,在文化部、財政部、廣電總局的大力支持下,遼寧利用已經覆蓋全省98%地區(qū)的廣電“村村通”網絡,在全省范圍實施了文化共享工程進村入戶的“廣電模式”,讓農民群眾在家里通過電視頻道和機頂盒就能收看和點播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取得了重大社會效益。2009年6月9日至10日,文化部、財政部、廣電總局在遼寧召開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進村入戶工作現場會。會議認為:遼寧省依托廣電網絡推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為這一工程進入千家萬戶找到了一條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路子,是一次理念創(chuàng)新、模式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政府減少了重復投資,農民群眾得到了實惠。

      1.7 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卓有成效

      遼寧歷來有“古籍大省”之譽。幾年來,全省古籍保護工作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多措并舉,取得了可喜成績。2007年底,省政府辦公廳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同時經省編辦批準,在省圖書館成立了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從2009年開始,省政府設立了古籍保護專項經費,每年100萬元。自2009年8月開始,在全省范圍開展了古籍普查工作,經幾年的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已進入收官階段。2010年開始,在全省范圍開展了珍貴古籍名錄和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申報及評審,有485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省圖書館、大連圖書館、遼寧大學圖書館、沈陽市圖書館、省博物館5家古籍收藏單位先后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先后開展了兩批《省級珍貴古籍名錄》和重點保護單位的申報評審工作,全省共有2073部古籍入選《遼寧省珍貴古籍名錄》,遼寧大學圖書館、沈陽市圖書館、遼寧省檔案館、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被省政府授予“遼寧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稱號。有計劃地開展古籍修復工作,全省各古籍收藏單位修復古籍數量達10萬余頁。2013年1月18日至31日,遼寧省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共同舉辦了“遼寧省珍貴古籍特展”,展出140余種珍貴古籍。2014年4月19日至5月10日,遼寧省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共同舉辦了《清宮遺珍——“天祿琳瑯”“石渠寶笈”典籍書畫展》,在全社會營造了濃郁的古籍保護氛圍,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古籍保護意識。為加強古籍人才隊伍建設,省古籍保護中心組織了多期古籍普查、編目、鑒定及修復培訓班,先后為全省公共圖書館及文博、檔案、高校系統(tǒng)培訓各類古籍保護人員400余人次。

      2 公共圖書館事業(yè)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毋庸置疑,全省公共圖書館事業(y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省公共圖書館事業(yè)與經濟發(fā)達及工作先進省份比較,還有一定的差距;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要求還有諸多方面的困難和不適應。

      2.1 事業(yè)發(fā)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均衡

      一是現行體制下,公共圖書館基本上是集中在城市。作為省會城市的沈陽市,從省圖書館到市館、區(qū)館,還有少兒圖書館,大小十幾個;各市也是如此,市館、區(qū)館相對集中,大而全,小而全,重復建設,重復投入。而農村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則與此形成強烈的反差。2012年底統(tǒng)計,全省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藏書3470.6萬冊,城市人均擁有1.35冊;而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及村文化室藏書為1117.4萬冊,農民人均僅0.52冊。還有欠發(fā)達地區(qū)與發(fā)達地區(qū)圖書館事業(yè)的強烈反差,2012年底統(tǒng)計,沈陽、大連兩市的15個涉農縣區(qū)文化館、圖書館事業(yè)經費為5441.7萬元,人均6.84元;而阜新、鐵嶺、朝陽3市18個涉農縣區(qū)文化館、圖書館事業(yè)經費為1958萬元,人均2.51元,相當于發(fā)達地區(qū)兩館人均投入的36.7%,相當于全省涉農縣區(qū)人均數(3.62元)的69.3%。

      2.2 公共圖書館覆蓋能力還有較大差距

      一是在設施建設上,全省有8個20世紀90年代前后建設的市圖書館陳舊破損,面臨新一輪改造,有34個縣區(qū)圖書館館舍建筑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需要新建或擴建。二是即便市市縣縣均有了圖書館,或是也有了達標的館舍,但按照北京大學李國新教授的觀點,也僅僅是實現了公共圖書館的“全設置”;“支撐基本服務能力的設施體系,從設施載體上來說,必須是固定設施體系、流動服務體系、數字傳播體系建設相結合,絕不僅僅是蓋房子”。因而,由“全設置”向“全覆蓋”的轉變任重而道遠。

      2.3 文獻資源配置總量偏少、重復建設

      國際圖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服務發(fā)展指南》明確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應達到1.5~2.5冊。我省即便是加上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及村農家書屋藏書,也遠低于這一標準。主要原因還是經費短缺。事實上,已有的購書經費也沒有發(fā)揮最大的效益,已有的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由于體制原因,省、市、縣各級公共圖書館在資源建設上多還是各自為戰(zhàn),沒有一個接近科學的途徑解決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問題;很多外系統(tǒng)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不能向社會開放,一段時間后相當一部分資源又會失去了實效;基層圖書館(室)資金投入及文獻資源建設還囿于行政管理體制,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等。

      2.4 數字圖書館建設進度遲緩

      首先,就全省而言,還沒開始建設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服務網絡,沒有形成快捷、暢通的文獻信息傳輸渠道,阻隔了更多的國家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傳輸到最基層的圖書館(室)。其次,除大連市外,作為全省數字圖書館網絡建設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地市(含副省級城市)圖書館,在數字化服務網絡建設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建成本地區(qū)的數字圖書館服務網,還不具備開展數字服務的能力。第三,一些區(qū)縣圖書館現代化基礎設施還沒有健全,不具備參與數字圖書館建設和提供數字資源服務的基本條件。

      2.5 圖書館內部運行機制不活

      一是在行政體制上,目前還沒有解決政事分離的問題,行業(yè)自律無從談起,圖書館缺少自主權,發(fā)展?jié)撃芤欢ǔ潭壬鲜艿搅酥萍s。二是在內部管理上缺少約束、監(jiān)督、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員工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很多圖書館制定了一整套系統(tǒng)的規(guī)章制度,但缺乏約束力,更多的流于形式。三是用人機制不適應,鐵飯碗始終沒有打破,進得來出不去,人員得不到優(yōu)化,基層圖書館超編問題比較嚴重。四是服務缺少創(chuàng)新,一些圖書館業(yè)務建設及讀者服務還停留在傳統(tǒng)圖書館的水平上,工作人員老面孔,服務方式老一套,形同一潭死水,凡此種種。

      2.6 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建設相對滯后

      從大的環(huán)境看,公共圖書館在法規(guī)建設上相對滯后于有關行業(yè),如在文物保護上,國家有《文物保護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國家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在檔案管理上,國家有《檔案法》。而《公共圖書館法》盡管呼吁了多年,國家有關部門也為之奮爭了多年,籌備了多年,但卻遲遲沒有排上日程,目前看,應該是為時不遠了。盡管《公共圖書館法》沒有出臺,但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一直沒有停止法規(guī)及標準建設步伐,先后制定了《公共圖書館用地標準》《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等標準及規(guī)范性文件,但我省公共圖書館在執(zhí)行上和落實上還有一定距離。

      3 關于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對策的思考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xié)調機制,統(tǒng)籌服務設施網絡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立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所有這些,都為構建現代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指明了方向,規(guī)劃了路徑。

      3.1 完善覆蓋全省的圖書館服務網絡

      一是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編制符合本省實際的公共圖書館建設規(guī)劃,逐步完善覆蓋城鄉(xiāng)的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在縣縣有圖書館、鄉(xiāng)鄉(xiāng)有文化站的基礎上,填平補齊村和社區(qū)圖書館服務網點。二是在完善設施建設的同時,通過加強公共圖書館流動服務體系建設和網絡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標準化、均等化的要求,加強對特定地域、貧困地區(qū)和特殊群體的服務,全面構建多級次、多元化、廣覆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努力增強全省公共圖書館的綜合服務能力,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覆蓋城鄉(xiāng)、結構合理、功能健全、便捷高效的圖書館服務網絡。

      3.2 推進全省圖書館服務的協(xié)調與整合

      一是通過建立由相關部門參與的公共文化協(xié)調機制,協(xié)調整合各系統(tǒng)圖書館資源,全部或是部分、或是定時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二是通過建立公共文化協(xié)調機制,在整合基層各部門分管的圖書館資源基礎上,可借鑒安徽“農村公共圖書一體化服務試點”經驗,以縣為基本單元,對農家書屋和基層圖書館(室)實施一體化管理;整合后的鄉(xiāng)村圖書館(室)可作為縣區(qū)圖書館的分支機構,實現經費投入、資源配置、業(yè)務管理、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從根本上改變目前農家書屋“千村一面”“萬村一律”的藏書與服務模式,還可使村與村之間的圖書漂流起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

      3.3 探索實施公共圖書館服務總分館制

      一是建設全省公共圖書館文獻服務合作網,以省圖書館為中心,對現有數字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全省圖書館數字文獻信息資源服務“一網通”。二是以大連、鞍山為試點,在全省各市逐步實現以市圖書館為總館、縣區(qū)圖書館為分館的圖書通借通還總分館服務體系,逐步建設統(tǒng)一采購、統(tǒng)一編目的圖書配送體系,改變傳統(tǒng)的條塊分割局面,緩解基層圖書館設施不足和文獻資源緊缺的問題,實現市、縣區(qū)圖書館間圖書借閱“一卡通”,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

      3.4 加快推進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

      在硬件建設方面,完成全省縣區(qū)圖書館自動化設備配置,實現縣區(qū)圖書館100%入網,大力開展網絡環(huán)境下的文獻信息服務。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整合省內圖書館多元化的數字資源,建立并完善公共圖書館間共建共享的文獻資源建設及服務機制,最大限度、寬覆蓋為基層群眾提供實時、高效的網上咨詢和文獻檢索服務。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廣電模式”、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重點惠民工程,努力提高網絡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服務能力,構建資源豐富、技術先進、服務便捷、覆蓋全媒體的數字圖書館服務網絡,力爭實現數字圖書館服務的全覆蓋。

      3.5 努力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效益

      要認真貫徹落實《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精神,逐步實現全省公共圖書館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健全,硬件配套設施全部配置到位,免費向群眾提供圖書閱覽、培訓、講座、展覽等基本服務的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努力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要大力推進流動圖書館服務,逐步配置公共圖書館流動服務車,實現固定服務、網絡服務與流動服務三結合,建立方便快捷、惠及群眾的流動服務網絡,推動圖書館服務向基層延伸。要積極為未成年人、殘疾人、農民工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務。

      3.6 不斷優(yōu)化公共圖書館服務手段和內容

      一是強化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fā)揮公共圖書館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優(yōu)化服務手段,建立全媒體數字圖書館服務平臺,利用移動通訊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等,開展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電視閱讀等服務;建立網上學習園地,通過整合網絡閱讀資源和提供閱讀服務,為公眾提供豐富的網絡閱讀資源;建立新技術體驗區(qū),跟蹤技術前沿,為讀者提供新技術的體驗服務,增強現代化服務功能;增設多媒體服務區(qū),為讀者提供電影欣賞、音樂欣賞、互聯網服務等。三是便捷服務程序,提倡公共圖書館服務采取一證多用、一證通用的方式;有條件的圖書館應設立24小時自助借還中心,為讀者提供無間斷的文獻借閱服務。四是創(chuàng)新服務內容,如讀書活動品牌化,利用世界讀書日、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組織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設立“圖書館體驗日”,讓讀者走進圖書館、了解圖書館;組織“換書大集”或“圖書交流大會”,號召廣大讀者將家中閑置書刊流動起來,倡導分享閱讀、綠色閱讀、快樂閱讀的理念。

      3.7 逐步建立古籍保護的長效機制

      繼續(xù)推進全省古籍普查工作,按照國家古籍普查相關要求完成普查數據的登錄及上報,摸清家底,針對古籍普查發(fā)現的問題制定相關保護措施。繼續(xù)開展《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申報及省級珍貴古籍的評審與命名,使珍貴古籍得到重點保護。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古籍專業(yè)人才隊伍,特別是要培養(yǎng)一批古籍修復專業(yè)人員,解決古籍修復人員短缺的問題,使更多的破損古籍得到及時修復。要定期舉辦珍貴古籍特展、古籍善本專題展、古籍保護常態(tài)展等展覽展示活動,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們走近古籍、認知古籍,增強全社會的古籍保護意識。

      3.8 深化公共圖書館管理體制與機制改革

      一是要按照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遵循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推動政府主管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的轉變;進一步理順關系,充分保障圖書館人權、財權及開展業(yè)務的自主權,使其發(fā)揮應有的決策能力、管理能力。二是建立事業(yè)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公共圖書館深化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保證圖書館能夠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三是推動公共圖書館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yè)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四是加強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建設,結合本省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公共圖書館用地標準》《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等標準及規(guī)范性文件;同時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規(guī)章制度,做到國有國法,館有館規(guī),有章可循,按章辦事。

      當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強勁東風已吹拂神州大地,公共圖書館事業(yè)正面臨著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機遇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廣大圖書館工作者應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以火熱的激情、昂揚的斗志,與時代俱進,投身改革大潮,迎接現代公共圖書館事業(yè)新紀元的曙光。

      [1]授權發(fā)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2013-11-30)[2014-04-20].http://www.news.xinhuanet.com/house/gz/2013-11-16/c_118165378.htm

      [2]巫志南.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政策走向分析[J].上海文化,2013(3):12-16.

      猜你喜歡
      省圖書館古籍全省
      中醫(yī)古籍“疒”部俗字考辨舉隅
      直播帶貨 全省第一
      關于版本學的問答——《古籍善本》修訂重版說明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06
      探尋少兒閱讀推廣的現狀與未來
      ——省圖舉行第二期“閱讀會客廳”活動
      愛尚書香(2019年6期)2019-12-15 17:12:41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表
      山西財稅(2019年1期)2019-03-01 05:31:04
      新年忙“充電”
      關于古籍保護人才培養(yǎng)的若干思考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08
      我是古籍修復師
      金橋(2017年5期)2017-07-05 08:14:41
      全省齊心協(xié)力共打抗洪搶險救災攻堅戰(zhàn)
      河北水利(2016年8期)2017-01-13 12:39:00
      《黑龍江省志·公共圖書館志》編纂工作會議在省圖書館召開
      圖書館建設(2015年9期)2015-02-12 18:32:07
      同心县| 恩施市| 广丰县| 德阳市| 宜君县| 新巴尔虎右旗| 图们市| 清流县| 嘉鱼县| 延庆县| 滁州市| 广昌县| 晋城| 五寨县| 崇明县| 灌南县| 彭阳县| 五寨县| 江安县| 蒙阴县| 米易县| 大关县| 奎屯市| 山阴县| 和顺县| 陇西县| 永靖县| 夏河县| 读书| 当涂县| 鹤岗市| 同德县| 尖扎县| 淳化县| 蛟河市| 临泉县| 永年县| 静乐县| 玉溪市| 和静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