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
在村莊里,水有許多自己的房子。它們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有的深些,有的淺些,有的樣子規(guī)整些,有的則不成形狀。水無論是在哪些房子里,都顯得非常寧靜,非常愜意,入鄉(xiāng)隨俗,隨遇而安,趴著、仰著、躺著,總要一房水端平,把一面平展展的鏡子罩在房子上。這讓許多不會行走的樹木、小草、野花都喜歡長在水房子邊,彎下柔韌的身子,探頭探腦地照鏡子,不時對著鏡子里的自己傻笑。許多會走路的羊啊牛啊毛驢啊什么的更不用說了,一有機會就會跑到水房子邊上,把自己的嘴巴伸進水里,攪皺那面水鏡,想看一看水房子里是種什么樣子,但嘴巴卻往往觸到了一片濕泥,只好抽出嘴巴來,喘著粗氣站在那里好奇地看著逐步恢復如初的鏡面和有些扭曲的自己。至于鏡子里的藍天呢?其實那是水自己,或許不久之前水就是從天空而來,水明白天和自己一樣清澈無色,只是深邃了才讓人感到有了色彩,不過水還是很喜歡這種藍色,因此只要太陽在,只要月亮在,就讓自己沉醉在這種虛幻的藍色夢幻里。
村莊是一個小村莊,小得在地圖上是要忽略不計的,小得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會被淹沒在那些綠樹稼禾中。村莊或許是有些不甘于這種淹沒的,便會在秋冬季節(jié)百草枯萎之時努力沖破綠色植物的包圍,但最終卻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又陷入到另一種土黃色的掩映之下,而且這種掩映或者要更徹底。村莊是個土村莊,黃土圍砌的村莊在周圍裸露的廣闊黃土地間更顯得微不足道,像一池水融入了另一片大水中。
村莊是個旱村莊,三面環(huán)溝,村莊就位于四十里長坡的褶皺間。說是旱村莊,自然因為村莊少水。十年九旱是村莊人常掛在口頭上的話,他們往往會站在村頭看著那些焦渴的土地,心中的希望和種子一樣漫長而執(zhí)著。于是,他們對給水修建房子比較熱心。他們會在村子外按布局打下好幾眼深井,收集那些流失散落在土地里的水的淚滴;他們會在村后的前溝里打起一個土壩,讓那些雨水、洪水住在里邊;他們還會在村堡前的低洼處,挖出一個池塘來,收留那些從村莊各家各戶房檐口流下來穿過水道和街巷的雨水,然后他們還在這池塘邊上栽上楊柳,染綠一村人的目光。村莊人卻并不稱之為池塘,而是喚作“堡壕”,同樣是兩個字,卻透露著村人在水上的一種不自信。
在村莊里,要說還就是數(shù)這幾處房子最令水滿意,因為水也喜歡大房子。在水眼里,只有在大房子里睡覺才安穩(wěn),想躺就躺,想靠就靠,趴著、仰著都隨你,只要你做到一房水端平,很少有人會怎么干涉你。而小房子就不同了,盡管水總是那樣小心翼翼地保持著一種平衡,但卻總有人使壞,要么從腳底下拽,要么從頭頂上烤,沒幾天的工夫這里便會水去房空。但在村莊里,水這樣的小房子還是數(shù)不勝數(shù),村前屋后,犄角旮旯,到處都有水的小房子。往往在一場大雨過后,水便會在村莊里輕而易舉地找到許多大大小小的住所。水永遠不愁沒有房子住,它絕對不會有現(xiàn)代人的房屋焦慮癥。懶散一些的水,可以就近而居。那些勤快的水,則會穿街過衢越陌度阡,住到村后前溝里的水庫里去,或者住到村頭的堡壕里去。
這些水們,大都性情溫順,寧靜詳和。當然也是有區(qū)別的,硬要說的話我以為那些住在井里的水內(nèi)心要更安詳些。如果說村莊地面的水是打坐參禪的高僧,那么井里的水便可說是菩提樹下晃然悟道的佛祖了。井是深水井,深達五六七八丈,站在井邊看井底,是一方非臺的明鏡。因為深,這明鏡大部分時光里是寧靜的,沒有風來拂拭,沒有鳥聲鼓噪,只是偶爾有幾只水桶晃晃悠悠地探下身子,“撲通”一聲鉆進水里,然后再晃晃悠悠地提上井去,明鏡于是依然還是明鏡。這些井里的水,大都經(jīng)過了千萬層的阻隔才能到達井底,在它們行進的路途中,絕不像地面的水那樣輕松地穿行在空氣中,它們要穿越的則是土和石的縫隙,千米萬米,路途漫漫。因此,井里的水大都有一種飽經(jīng)滄桑的味道,有一種參透世事的味道,有一種苦盡甘來的味道。這種水才是能供人飲用的水,村莊的人飲用了這樣的井水,想必也定會在心中保留一些佛性吧!不信你看村莊里的人,哪個不是面龐安詳波瀾不驚呢?這個世界上,要說哪里的人最開豁、最曠達,還就得數(shù)村莊里的人。有誰能象他們那樣安于簡陋易足樂觀呢?這一點浮躁的城里人是永遠也比不了的。因為城市人喝的那些個大江大河里的水再怎么凈化也很難擁有佛性的。
村莊人并不對這些水們厚此薄彼。在他們眼中,井水是水,那些住在前溝里、池塘里、水坑里的水也是水。他們不會因為水住的房子的高矮貧奢而對水區(qū)別看待。是水就無高低貴賤之分,關(guān)鍵要看你如何去對待這些水。井里的水他們用來蕩滌他們的身心,而那些前溝里、池塘里、水坑里的水他們則用于漿洗,用于滿足那些花草樹木稼禾的渴意,讓那些牛羊雞狗、蟲子小鳥都同來分享。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井水的房子是有些“低處不勝寒”的意味了。由于離地面太遠,便只有水桶才會偶爾去看一看,其它的時間恐怕也只能夠“坐井觀天”了。而前溝、池塘、水坑則不同,由于就在地面上,所以只要是和土地有關(guān)的物事都可能在身邊發(fā)生,村莊的人們許多時候會以自己的方式進入水的房子里。比如,村里人那些年農(nóng)閑做掃帚的,總會先將一捆捆的高粱秸稈泡在池塘的水里。比如,村里的女人們會常常在池塘邊漿洗衣服,偶爾還會不小心把一件小衣跌入水中,也懶得撈了,這衣服便能夠進入了水房子的內(nèi)堂。比如,村里那些調(diào)皮的小子們會在盛夏時節(jié)脫光衣服“撲通”一聲跳入水的房子里,游泳嬉戲,甚至扎一個猛子到最深處。更多的還有,那些小動物們,像青蛙什么的水生動物,會把水的房子當作自己的房子,繁衍后代,讓一只只小蝌蚪在這里完成“化蝶成蛹”的飛躍……因此可以說這些水的房子要更世俗些。
一個村莊無論如何是離不開水的,而水也是無論如何離不開房子的。在北方的眾多村莊里,你大都可以看到許許多多這樣或大或小的水的房子,可以說,正是由于這些水的房子的存在,也才有了人的房子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村莊的歷史也就是水的歷史。
因此,我們有理由向村莊這些大大小小的水的房子致敬,感恩這些水帶給我們的滋養(yǎng)與精神!
(責任編輯/孫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