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仁
近幾年青少年犯罪屢見報端,且年齡越來越小化。已經(jīng)演變成一個令全社會關注的社會問題。驚聞一個個花季少年只因一念之差一時沖動釀成大禍,作為教師作為班主任我們無論如何心情都不可能平靜,要知道他們完全可以不必那樣他們完全可以像所有人一樣擁有一個燦爛的前程。假如在他們犯錯之前他們身邊有一個人能及時提醒開導,幫他們打開心結(jié),相信他們一定可以走出魔障。每每聽到這樣痛心的事,作為教師的我清楚那不是孩子的錯,那是大人的過,他們走到那一步我們?nèi)鐣加胁豢赏菩兜呢熑巍C鎸窈筮€有可能的慘劇,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資格坐視。古語說,立國先立本,立人先立德。立德具體要從愛人(儒家倡導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的思想)說起,我認為我們的教育應該是愛的教育。下面就個人班主任工作的實際談一點膚淺的認識。
一、愛心澆灌未來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向善的種子,也有一個為惡的念頭。是用愛心澆灌還是惡語相加,其結(jié)果會有天壤之別。這世上不存在十惡的壞人也不會有完全的好人,好人是因為在他們?nèi)松哪承r候有人在他們心中種了一顆愛的種子,壞人是因為在某些時候開啟了惡念。一個在充滿關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后一定會用愛來回報社會,感動中國的叢飛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一個在歧視和侮辱中長大的孩子,如若不給于何時正確的干預他長大之后一定很可怕,馬加爵殘忍殺害舍友的悲劇就是一例。而每一個孩子情感性格上都是有缺陷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育中配合家長結(jié)合社會實際用愛心彌補,塑造其人格和靈魂。
初中生情感趨于成熟,對情感有著一定程度的需求,這時如果家長教師疏于理會漠視他們的情感需求,他們就會從身邊其他人那里尋求以期填補這種情感空缺。走入早戀也就在所難免,而此時的他們心智身體都已經(jīng)半生不熟,簡單粗暴的方式只會是治標不治本。只要我們放下偏見,誠以待“生”,在尊重保護他們情感的前提下平等交流,就會讓學生敞開心扉教師家長只要加以引導,讓他明白老師家長更加愛他,現(xiàn)在的愛很容易造成傷害。我想有獨立判斷和思考的他們會有正確的選擇。
二、相信學生“信”本善
河流里沒有一滴多余的水,每一個學生都市可造之材。青少年的情感體驗極為敏感,稍微一點懷疑就可能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明明可以輕松解決的問題會變得十分棘手。而信任卻會拉近師生距離。
我班有一位學生,兩歲時父母離異,在祖父身邊長大,上小學時常受人欺負只能忍氣吞聲,后來長大一點他覺得唯一不讓人欺負的方法就是自己也站在欺負人的隊伍里去欺負別人,于是他抽煙,打架 染上了很多不良習慣。加上家長從小對她實施的帶有偏見的教育耳濡目染,使得該生對女性有種與“生”俱來的仇恨(這是他寫信告訴我的)。一次進教室我問到他身上滿身煙味(之前學生反映他在抽煙)便就此追究,沒收了煙之后我照常上課,注意到課上他一直坐立不安,顯然這樣輕描淡寫的處理他沒“享受”過。課后我單獨找他,開門見山問他能不能把煙給戒了,等以后長大了如果還想抽那就由他。面對這意外的處理他稍加由于便答應了。于是,我“得寸進尺”告訴他男子漢說話應該算數(shù)。之后有一段日子我知道他一直遵守約定沒再抽煙,好景不長,堅持了一段時間后他又開始抽煙了。找他,他也爽快承認我肯定了他對我的信任,也告訴他我依然相信他能改過來,這一回沒關系我相信他會聽我話,并且我還告訴他對某些問題的理解正像我們在生活中搬運重物,有些重物以他目前的身體條件沒法搬動但可以等自己長大了身體強壯了再去搬。有些問題我們暫時理解不了,但可以先放一放等自己長大了有了足夠閱歷后再去想。作為大人做出一個決定絕不會是草率的。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為班主任對學生要求嚴格是好的,是負責任的。但有些時候班主任的要求往往是嚴于律人,寬以待己。言傳身教不一致總是難以服人,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獨立的價值體系,加上人性固有的惰性他們很容易就會顛覆了老師口頭的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所以作為老師自己暫時沒辦法做到的也同樣不能要求學生去做,這既體現(xiàn)為師生平等也會是老師的教育更具有說服力。強制的教育方式只能是適得其反。所以,要求學生使用文明語言,自己就要注意平時的言行。要讓學生注意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就要自己不亂扔垃圾。要讓學生注意衣著得體,老師平時也要注意自己衣著。要讓學生有組織觀念時間觀念珍惜集體榮譽,老師也應該以身作則熱心關注集體用心關愛集體中每個成員的成長。別讓那些要求成為空洞的管理工具,這樣教師才有可能融入集體成為一個集體的核心。
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對某些道德問題,學生都有自己答案,只是在具體實際中都不會按老師或書本上的要求選擇取舍。像某些問題學生他們的思想理論考試一定不會很差一樣。這就是說他們對為人處事的道理只是明白卻不懂,并沒有把那些理論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作為一種準則在實際生活中嘗試和踐行。嘴上常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實際中卻不愿意伸手助人。知道待人要寬容,卻總為一點小事錙銖必較難以釋懷。他們的所學和實踐完全脫節(jié)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jié),說一套做一套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尷尬局面。
我認為在平時要注重學生實際表現(xiàn),多一些關懷和鼓勵少一些指責和謾罵,少一些空洞的理論多一些實際的例子正面引導。班里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都應該隨時反饋給大家并給予表揚,社會上感動人的故事也可以與學生一起分享,讓學生明白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價值的,哪怕它是一件小事,哪怕那件小事并沒有人看到,因為真正的行善是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同樣對一些因一時沖動犯錯的學生也應該給予及時的警醒,通過一些反面的例子打消他們的僥幸心理。于平時的小事細節(jié)注重學生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總之,知識分子是一個民族的良心,學生就代表這個民族未來的良心。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立竿見影,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而作為身處一線的老師和班主任則應該是其中的中堅力量。其間還有可能出現(xiàn)反復,但應該肯定的是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學生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一定是放在所有教育之前的。
(作者單位:青海省大通縣第二完全中學8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