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被譽為“全國水果第一縣(市)”,全市水果實有面積134.24萬畝。大規(guī)模水果生產也必須不斷改造創(chuàng)新發(fā)展,才能適應市場需求,真正成為廣大果農的“綠色銀行”。茂名市、縣(市、區(qū))兩級老促會在兩級水果、林業(yè)等部門配合下,于1997年底開始開展“老區(qū)科技興果”活動,至今已有17個年頭,一直為廣大果農拍手叫好。
2003年以來,高州市開展“老區(qū)科技興果”活動共投入資金215.466萬元,其中茂名市老促會103.216萬元,高州市財政60萬元,高州市老促會52.25萬元,年均投入資金近20萬元?!袄蠀^(qū)科技興果”獲獎項目共有12項。這是“老區(qū)科技興果”成果的突出體現,是對資金投入的最好回報。茂名市、高州市老促會還分別對獲獎項目和有功人員給予獎勵。
示范項目是“老區(qū)科技興果”活動的載體。2003年以來,高州市年均確定的示范項目在15個左右,除了香蕉高產栽培、老蕉園改造、枯萎病防控、應用酵素菌、低微噴灌;荔枝嫁接換種(黑葉改為雞嘴荔、妃子笑)、間伐回縮;龍眼高產栽培、產期調節(jié)(改為正季早)、間伐回縮;黃欖改良換種等4大傳統水果的示范項目外,還開展了枇杷、蜜柚、大果牛心黃皮、優(yōu)質大果三華李、無核砂糖桔、四季木菠蘿以及鷹嘴桃、紅花桃、油桃、甜桃等引進試種和早結豐產示范項目。
為了確?!袄蠀^(qū)科技興果”示范項目達到預期目標,高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主動請示、匯報“老區(qū)科技興果”工作;成立“老區(qū)科技興果”指導小組;重視學習各地水果生產的先進技術和引進優(yōu)質品種;舉辦技術培訓班、召開示范現場會、印發(fā)技術資料和開展電話技術咨詢服務活動;打造“老區(qū)科技興果”示范村、示范園、示范點;組織“果王爭霸賽”。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參與“老區(qū)科技興果”示范項目的果農都從中嘗到了甜頭,增加了收入,看到了實現夢想的希望。2011年曹江鎮(zhèn)羅平村委會果農鄭耀明種的20畝350株石硤龍眼,經產期調節(jié)科學管理,生產正季早龍眼,取得顯著成效,上市早20多天,共收果3.3萬斤,產值21萬元,純收入18.5萬元,畝均純收入9250元,獲得了茂名市正季早龍眼純收入第一名。作為“老區(qū)科技興果示范村”的沙田鎮(zhèn)桃欄村委會,全村原來種植的荔枝90%以上為黑葉品種,2003年開始試點換冠嫁接雞嘴荔,至2013年全村共嫁接雞嘴荔48000株,事實表明效益很明顯。平山鎮(zhèn)田坪村委會360畝黃欖,過去結果少被稱為“黃欖公”。2003年進行品種改良,2004年驗收,平均株產15公斤,高產株達30公斤,比改良前增產8至10倍。
開展“老區(qū)科技興果”示范項目的最終目的,是發(fā)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加大輻射推廣,促進茂名市、縣(市、區(qū))的水果生產上新水平,建設水果強市。高州市正積極采取措施,促使科技興果從老區(qū)擴展到非老區(qū),從西北部輻射至東南部。2013年6月,高州市李德市長到沙田鎮(zhèn)考察雞嘴荔產銷情況后表示,老促會和老區(qū)果農創(chuàng)造了科技興果的成功經驗,難能可貴。
據高州市水果局提供的資料,至2013年9月,全市荔枝已嫁接換種13萬株,間伐回縮20多萬畝;龍眼已間伐回縮10多萬畝,每年產期調節(jié)2萬多畝,失管果園恢復3萬多畝;香蕉老蕉園改造10萬畝;黃欖改良換種3萬多株。高州市老促會新一屆理事會決心繼續(xù)抓好科技興果示范項目,進一步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