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男主角,武當張翠山與天鷹教殷素素之子,自幼跟張翠山、殷素素和謝遜在冰火島生活,秉承三人教導,善良淳樸。幼失怙恃,中寒毒命危,帶病習醫(yī),義送孤兒。忍受寒毒煎熬七年,福緣際會,融合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三大蓋世武功為一體。在群雄的擁護之下,當上天下第一大教派明教的教主。在金庸創(chuàng)作的長篇武俠小說的主人公中,他是一個比較獨特、性格復雜的人物形象。他沒有郭靖的誠樸質實、楊過的深情狂放,也沒有蕭峰的鄰袖魄力,更沒有韋小寶的市井無賴。他最鮮明的性格特色是“博愛”, 來到人間的第一聲啼哭,就治好了謝遜遭創(chuàng)后的多年頑疾“失心癥”。自此,他便帶著寬容、俠義和智慧揮動著“愛”的翅膀到處撒播善的種子,到處化解那些無休無止的仇恨。
[品 讀]
古希臘詩人薩福說:“有人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騎兵、步兵和艦隊,在我看來最好的東西是心中的愛。”人性的根本應當是愛?!昂<{百川,有容乃大”。張無忌的一生只重視別人的好處,寬?。ㄉ踔粮就耍﹦e人的缺點。如果沒有寬廣的胸襟、容納萬物的心海,怎么可能體現“博愛”的偉大?墨子說:“運用智慧的人,一般很難知道他的功勞,愛耍小聰明的人,反倒為世人所知。真正聰明者,是個大智若愚的人,而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卻愛耍些小把戲,嘩眾取寵,成了世人的笑料。真正聰明的人,是使自己不聰明?!比?、墨、道等諸子百家思想源出于《周易》。在金庸創(chuàng)作的《倚天屠龍記》中,他們在“博愛”二字上殊途同歸。
[適 用 話 題] 博愛;寬容;智慧;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