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馮驥才在天津表示,中國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過去十年,中國總共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比較妥當的說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
村落,作為我國鄉(xiāng)村文化載體,孕育過中國優(yōu)良文化,正不經意間在塵世間消失。隨之而去的,不僅是簡單的村址消失,更是鄉(xiāng)村文化來源的枯竭。村落作為我國鄉(xiāng)村文化的搖籃,承載了中國悠久文化的歷史和脈絡,它們是中國文化的見證人,不是可有可無的一部分。它是我們的哲學史、宗教史、文學史、美學史、文明史、風俗史、音樂、舞蹈、藝術……的起源和根基。拋棄了鄉(xiāng)村,最終我們將失去我們的母語——漢語這種方言,失去我們的世界觀。
毀滅拋棄鄉(xiāng)土中國的結果,我們今天已經日益感覺到了,巨大的鄉(xiāng)愁正在人心深處蔓延。對原生態(tài)的呼喚、對環(huán)境的擔憂。世界最龐大的旅游團總是潮水般地朝著幸存的窮鄉(xiāng)僻壤鄉(xiāng)村涌去,朝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剩水殘山涌去……過去,我們“落葉歸根”,我們“衣錦還鄉(xiāng)”,如今我們衣錦燦爛,鄉(xiāng)卻不在了,根也不在了。西方人喜歡“在路上”,他們跟著摩西。我們也“在路上”了,我們跟著誰?
(2012年10月21日00:31中國新聞網微博)
[品 讀]
一、保住農耕文化的最后領地。二、接近自然,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三、不必為失去哀嘆。
[適 用 話 題] 熱愛家園;守護傳統(tǒng);與時俱進與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