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擁軍
寫這篇關于手機攝影的文字時,正好看到一條消息:iPhone毫無爭議地入圍一家著名雜志評出的史上最重要的數(shù)碼相機Top 30名單,也是這個名單里唯一一款智能手機。本人是個地地道道的蘋果粉絲,自從買了iPhone手機,終于戒掉了走到哪里相機背到哪里的習慣。以前不拿相機生怕會錯過什么,可是整天背著相機其實按快門的次數(shù)并不多?,F(xiàn)在就不一樣了,手機常常拍到存儲不下。更讓自己吃驚的是,很多時候隨身帶了相機,見到想拍的東西,潛意識里肯定是先拿手機拍,拍完才考慮要不要用相機拍,而且往往就不再動用相機——手機已經(jīng)完全滿足了我對攝影的興趣。
西湖是我一直堅持在拍的內容,一是因為我喜歡它想給它拍點照片,二是因為順便到西湖放松心情,當作鍛煉身體,根本沒有遠大的創(chuàng)作計劃,這可是大實話哦。如果沒有以上兩點,怎么可能堅持這么多年拍西湖的一棵樹呢?背著相機走西湖,走遠了,覺得相機好重,干脆就只帶手機逛西湖,輕松。不知不覺,手機里積累了很多很多“那么西湖”。去年挑了一些組成《樹語》,到大理國際影會做展覽,被收藏了30多張,沒有人覺得是用手機拍的,也沒有人問我用什么拍的。
雖然iPhone有很多拍照軟件,各種效果輕松可得,但是我一直對這些保持距離,喜歡原汁原味的紀實風格。拍照軟件總是讓我覺得大家拍出來的照片是一樣的,千篇一律的調調讓人分不清是誰拍的,我極度不喜歡。
好的照片并不需要千方百計去尋找好的角度,去刻意經(jīng)營。心向往之,鏡頭向往之。我越來越覺得我的手機真的很懂我的心,有時候根本不需多想便選擇了角度按下了快門。這樣得到的照片,又真誠又自然。這正是我一直主張和追求的照片。
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離不開手機,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問題便會有攝影。我的生活體驗以及怎樣面對這些問題都成為我拍照的動力。從2013年元旦那天開始,我參加了“365天每天拍一張計劃”,很快就堅持到了最后,回過頭去看,這些用手機拍下來的照片就是我最想與人分享,與人述說的東西。真的很有意思,明年后年大后年……因為有了手機我肯定還能繼續(xù)堅持每天拍一張。
我越來越喜歡用手機拍攝的那些小照片,雖然它不是最好的照片,也不是最漂亮的照片,但是對于我來說一定是最重要的照片。它們曾經(jīng)讓我莫名喜歡和感動,或者曾經(jīng)無意刺痛過我的某個神經(jīng)。這些非刻意而得的照片比我那些為工作而拍的照片要來得更加真誠。
想起有一天,受邀請到寧波參加一個攝影活動,雖然也帶了相機,但始終沒有從包包里拿出來拍照,看到感興趣的畫面我就用手機拍照。一位半生不熟的領導見了問我“你怎么用手機拍照了?”看他吃驚的表情,也許眼前的攝影師是一個“冒牌貨”。事實上,就在那天我用手機拍到一張讓自己得意的照片,要是當時拿著大相機拍,也許沒舉起來,眼前的有意思就會立馬消失。
傳統(tǒng)相機有種莊重感儀式感,手機雖不及,但正是消減了這個儀式感才有了更多可能和發(fā)現(xiàn)。手機也能產生偉大的作品,這個時代,也一定會產生一些手機攝影大家。這是一個趨勢,不可逆轉!
我越來越喜歡手機,正如十多年前愛上攝影而離不開相機一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