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弘
李侃如,英文名Kenneth Lieberthal,是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美國外交政策、全球經(jīng)濟與發(fā)展資深研究員。2013年9月底,南方周末“美國總統(tǒng)圖書館里的中國故事”電視項目組在華盛頓拜會了李侃如先生,應我們的要求,他聊起他眼中的中美關系、中美領導人。
美國對中國的觀點不全是積極的
南方周末:美國政府對華外交是不是有這樣一個規(guī)律——新總統(tǒng)上任之初,都會對中國比較強硬,而到了任期后期,相對比較溫和?
李侃如:并不總是如此,但確實有這樣的例子,比如里根總統(tǒng)、小布什總統(tǒng)任內都是這樣的,尼克松總統(tǒng)就不是。
克林頓總統(tǒng)開始的確也對中國政府態(tài)度強硬。
老布什總統(tǒng)在上任之前,也一直表示中美關系會是他外交政策中的重點,他是中國的老朋友,曾任北京聯(lián)絡處主任,他感受到了一個新中國,他了解鄧小平,他覺得他可以推進中美關系的發(fā)展,但結果很可惜。
現(xiàn)在的奧巴馬總統(tǒng),從一開始就避免與中國在任期第一年搞僵關系。他上任的2008年,中美關系并不好。奧巴馬一直在尋找與中國緩和關系的機會,如果我們回顧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之后,奧巴馬政府開始和中國交好。
南方周末:美國政府對中國的看法是一個變化的過程,還是恒定的?
李侃如:在1950-1960年代,美國眼中的中國就是與蘇聯(lián)極親近的一個國家。到了1960年代,中國強烈抵制美國。在美國眼中,中國激進而革命,是國際關系中的不穩(wěn)定因素。在那時,美國視中國為一個共產主義敵人。建交后,尼克松、卡特政府,都把中國看成一個戰(zhàn)略性伙伴,以此來降低來自蘇聯(lián)的威脅。到了1980年代,在蘇聯(lián)解體之前,中美關系得到擴展。在1990年代,中國進行了脫胎換骨式的體制改革,同時蘇聯(lián)解體了。美國開始用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看待中國即將扮演的角色。中國會成為世界的主要力量。美國希望中國的改革穩(wěn)定、成功,中國會成為與美國高效合作的一個國家。以上,我表述的是白宮的觀點。
領導人之間的個人關系十分重要
南方周末:美國歷屆總統(tǒng)跟中國國家領導人能夠建立比較親近的個人關系么?
李侃如:鄧小平與卡特總統(tǒng)有很好的個人關系。里根總統(tǒng)和中國領導人的關系比較復雜。克林頓總統(tǒng)與江澤民(主席)有很好的私人關系。小布什最后和胡錦濤有很好的個人關系。
奧巴馬跟胡錦濤有官方往來,沒有個人關系。但能看到奧巴馬已經(jīng)開始跟習近平發(fā)展良好的個人關系了。事實上,每一任美國總統(tǒng)都意識到,與對方國家領導人發(fā)展良好的個人關系,了解對方是十分可取的,如果可以做到的話。
領導人之間的個人關系十分重要。兩國領導人如果關系好,對推進兩國關系會十分有效。
南方周末:就你個人的親身經(jīng)歷,國家領導人之間的個人關系可以密切到什么程度?
李侃如:政治家會考慮到自己的國家的狀況,他們是其國內體制的產物。所以他們會在乎,對方是可以合作、信任的人么?當對方說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時,我可以信任他么?所以一個國家領導人決定跟對方建立個人關系時,他們覺得自己可以了解對方,不僅了解對方想要什么,還了解對方害怕什么。
就我個人觀察,習近平主席更加個人化一些。他會跟你開玩笑、聊天,他喜歡表達。在會議中,他表達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談話要點、正式的外交政策聲明,他同時還是在做交流。
美國政府不可能支持G2
南方周末:中美關系是世界各國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可以這么說么?
李侃如:中美關系是全球雙邊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中美關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解決一些更長期的問題,它們是主要力量。比如全球變暖問題。有些科學家說,人類已經(jīng)開始面臨一些全球性的危機。這樣的問題如果沒有中美兩國的共同合作,將無法實現(xiàn)。還有一些非傳統(tǒng)問題,比如核擴散問題、恐怖主義,這些都需要中美通力合作去解決。還有,亞洲作為全球最重要的一片區(qū)域,中美關系的質量會決定亞洲地區(qū)未來的繁榮和人民福祉。所以中美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關系。
但是,我們不能僅僅狹隘地用雙邊關系去看待中美關系,中美關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兩國的國際地位。只有兩國通力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南方周末:您覺得G2這個概念是學者、媒體造出來的,美國政府會擁有類似觀點嗎?
李侃如:G2?美國政府?這是不可能的。
我覺得G2這個概念本身就是錯誤的。這是因為:第一,中美之間存在著太多的分歧與不信任,以至于他們不會去考慮G2;第二,當中國與美國討論G2提議時,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反對這一提議,美國的盟國,中國的盟友,都不會支持這個提議。當中美兩國就主要世界問題要尋求支持時,就沒有國家會支持他們了。所以,更現(xiàn)實的做法是,中美兩國需拓展可以合作的領域,同時在不能合作的領域盡量減少分歧。兩國不僅要關注雙邊問題,還要關注未來長期的問題。我想,坦誠地說,這也是白宮的觀點。
陰謀論確實存在
南方周末:就您個人的觀察,不是期望,而是判斷,中美兩國之間這種親密卻相互懷疑的關系,會在未來有所改變么?
李侃如:其實,中美兩國有不同的利益,所以,兩國之間沒有完全的信任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令我擔心的是,從中國的角度,有很多人認為:美國正在有部署地、戰(zhàn)略性地實施陰謀來遏制甚至阻止中國的發(fā)展;美國希望中國在社會與經(jīng)濟上都無法達到目標。我參與過政府有關對華政策的會議很多年,從來沒聽過有人討論如何遏制中國發(fā)展,如何拖中國后腿。當然了,美國對中國有軍事上、貿易上、信息安全方面的顧慮,但這是建立在美國希望中國取得相對的成功,并且可以進一步和美國合作的基礎上。
陰謀論是個大問題,因為兩個理由。第一,我們無法證明陰謀論是假的。當我跟我的中國朋友解釋,美國把中國最優(yōu)秀的學生接到美國接受教育,當這些學生學成之后是回國的,而不是留在美國幫助美國的,他們是幫助中國的?;蛘呤钦f美國幫助中國進入WTO,還有其他很多事情。如果美國不想讓中國發(fā)展,美國的做法會完全不一樣。
第二,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我們想幫助中國在未來取得成功,但當中國人爭論說,你的目標不是這個,你們的目的是遏制中國。于是,從我們的邏輯看,這些人將會試圖削弱美國的實力。因為如果他們認為美國在遏制中國,那么,當中國發(fā)展起來了,他們也會開始削弱美國。所以,美國要為此做好準備,防止這一目的得逞。
所以,陰謀論是非常有害的,它并不是構筑我們之間關系的正確渠道。但是它確實存在。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