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波
1947年《晉綏日報》發(fā)起的反“客里空”運動,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報系統(tǒng)內開展的一次反對虛假報道的思想教育運動,通常被視為中國新聞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這場運動采取了發(fā)動讀者揭發(fā)“客里空”和報社工作人員檢查“客里空”、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成為我黨媒體進行群眾路線教育的一次嘗試。
話劇《前線》中的客里空
客里空是蘇聯劇作家科爾內楚克的話劇《前線》中的一個戰(zhàn)地特派記者的名字,中文音譯為“客里空”,俄文意為“亂嚷的人”、“好吹噓的人”或“饒舌者”。
1942年9月29日,蘇聯三家報紙《真理報》、《消息報》、《少年真理報》同時刊出《前線》。劇本通過對前線總指揮官戈爾洛夫、米朗、歐格涅夫、客里空等不同藝術形象的刻畫,反映了“人民歡喜和要求內行的和聰明的領導”的主題。其中,筆墨較多的兩個角色是戈爾洛夫和歐格涅夫,歐格涅夫被褒獎,戈爾洛夫作為后者的反面存在,是貶斥的對象。而劇本中自負、不愛學習的戈爾洛夫并不是孤立的。
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客里空得知前線總指揮的兒子在戰(zhàn)場上犧牲了。為了報道這件事,他坐在指揮部里就擬好了稿子。在稿子發(fā)出之前,客里空為了加上幾句“漂亮”的話,又到前線總指揮部辦公室找總指揮戈爾洛夫。戈爾洛夫不在,只見到一個副官。副官問客里空:“在電話里你怎么能看得見總指揮的眼睛呢?你卻描寫得那樣逼真?!笨屠锟栈卮鹫f:“哎喲,我的天呀,假如我只寫我所看見的,那我就不能每天寫文章了。我就一輩子也休想這樣出名了?!本瓦@樣,客里空將他“創(chuàng)造”的這篇報道總指揮兒子犧牲的稿子發(fā)了出去。在劇中,客里空被塑造成一個阿諛奉承、不到實地采訪、編造新聞的記者形象??屠锟丈朴诓讹L捉影、弄虛作假,他不調查了解,坐在指揮部擬稿。他根據聽來的消息,就編造了總指揮的兒子在犧牲前如何發(fā)誓、總指揮聽說兒子犧牲后如何痛哭流涕等情節(jié)。
《前線》最早由從蘇聯回國的詩人蕭三翻譯,1944年春,毛澤東看過中譯本后,推薦給《解放日報》。該報于1944年5月19日至26日全文連載。6月1日,《解放日報》發(fā)表由毛澤東親自定稿的社論《我們從科爾內楚克的〈前線〉里可以學到些什么》。文章指出:發(fā)表這個劇本的目的在于“以直接的尖銳的批評來指導實際,它成為轉換戰(zhàn)局的因素之一,因而它的價值無可比擬”?!皩W會贊揚好的,這是很重要的,學會批評不好的,這也同樣重要。像《前線》中的新聞記者客里空那樣,倒是不好的。”
1944年9月29日晚,毛澤東和劉少奇、朱德、任弼時觀看中央社會部文工團排演的話劇《前線》。據在場的人回憶,毛澤東不時與坐在身邊的劉少奇議論劇中人物。演出結束后,毛澤東提出這部話劇要“到處演”。
后來,“客里空”就成了新聞中虛構胡編的代名詞。人們在寫文章時把那些歪曲事實的報道消息稱為“客里空”。
《晉綏日報》反“客里空”運動的發(fā)起
《晉綏日報》反“客里空”運動的發(fā)生,是中國共產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工作方法運用于新聞媒體自身的一次嘗試,有著清晰的歷史脈絡和強烈的內在動因。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內就廣泛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報告中第一次把它概括為黨的三大作風之一。1946年6月19日晉綏分局高干會提出要有“從上而下的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并很快在《晉綏日報》上得到落實。9月18日,《晉綏日報》紀念創(chuàng)刊六周年之際,晉綏軍區(qū)司令員賀龍表揚“最近幾個月來報紙有很大進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副書記張稼夫更明確地說:“高干會后,報紙轉變很快,如揭發(fā)缺點,進行批評,替群眾講了話?!?/p>
盡管如此,《晉綏日報》還是由于工作上的疏忽,引起農民群眾的不滿。1947年春,中共中央新組成的工作委員會到晉綏解放區(qū)深入了解土地改革的情況,發(fā)現農民對黨報有不大信任的現象,原因是黨報存在嚴重的失實現象。《晉綏日報》在中共中央晉綏分局的指導下,開始檢討新聞報道失實的問題,發(fā)起了反對“客里空”的運動。從更深的層面來看,不真實新聞不僅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土改政策不能準確傳達和落實,而且農民因不真實新聞,導致對黨報的不信任將進一步發(fā)展為對黨的不信任,這是事關革命戰(zhàn)爭成敗的關鍵,也是決定《晉綏日報》發(fā)動反“客里空”運動的深層次原因。
1947年6月15日,《晉綏日報》第四版刊載了《前線》劇本的一部分。編輯部在編者按中指出:“這里特將劇本中關于客里空的描寫原文節(jié)錄刊登,希望我們的讀者、記者、通訊員、編者都能夠很好的讀一讀?!薄拔覀兊木幷咦髡邞摳泳瑁⒂赂业貒栏駲z討與揭露自己不正確的采訪編寫的思想作風,更希望我們每一個讀者都起來認真、負責、大膽的揭發(fā)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壞的新聞通訊及其作者”,“在我們的新聞陣營中,肅清客里空。這便是我們轉載這個節(jié)錄的用意所在”。
《晉綏日報》對“客里空”的解釋是:“他的新聞報道是不忠實于人民的,說他新聞通訊的寫作特點是捕風捉影,憑空臆造,毫不過分?!?/p>
《晉綏日報》為什么要讓“客里空”從一個小角色而成為典型呢?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當時,大規(guī)模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解放區(qū)土改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選擇在這個時候開展反“客里空”運動,有其特殊意義。《晉綏日報》社和新華社晉綏總分社認為,要奪取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必須實現土地制度的徹底改革,并且把廣大農民充分發(fā)動起來,以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是消滅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同盟者及其統(tǒng)治的基礎。為了適應解放戰(zhàn)爭和減租減息政策,為了適應這種新的形勢的發(fā)展,全黨的各項工作包括新聞工作者的思想作風和立場,都需要有新的轉變。
在這個關鍵時刻,《晉綏日報》通過對報紙工作的檢查,除肯定新聞報道對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政黨運動所起的推動作用以外,同時發(fā)現少數記者不注意對客觀存在的事實和斗爭實際進行宣傳報道,不注意嚴格按照黨的方針政策和事物本身的面貌去反映客觀現實,在采寫和編輯工作中帶有主觀隨意性,造成了一些新聞報道的失實和夸大。endprint
在土地改革前期的報道上,個別記者沒有真正理解土地改革政策的意義或偏聽偏信,采訪不深入,宣傳了一些地主“獻地”、“擁護土地改革”的右傾觀點,發(fā)生了袒護地主和讓農民退還土地改革成果等違背當時黨的政策的報道。有的報道因為采訪不深入,捕風捉影、道聽途說,錯誤地把壞人寫成英雄模范。有的編輯、校對責任心不強,把真實的新聞改成了失實的報道?!稌x綏日報》編輯部和新華社晉綏總分社對這些不真實的報道,沒有采取文過飾非、大事化小和草率收兵的態(tài)度,而是以對革命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發(fā)動了一場以檢查新聞是否真實為中心的反“客里空”運動。
《晉綏日報》反“客里空”運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47年6月15日轉載《前線》中“客里空”出場的部分到9月1日記者節(jié),是《晉綏日報》反“客里空”運動的初始階段。運動的目的是在新聞陣營中,肅清客里空;對象是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壞的新聞通訊及其作者;方式是編者、作者自己的檢討與揭露和讀者的揭發(fā)。在編輯部的介紹文章中,“客里空”被描寫為“大膽的謊言家和阿諛者,拍馬屁、會鉆營、卑鄙的家伙”。
6月25日與26日,《晉綏日報》第四版以《不真實新聞與“客里空”之揭露》為題,整版刊出報社自我檢查出的或群眾檢舉出的11條不真實新聞。6月27日,《晉綏日報》第四版以《一個不真實報道的典型》為題,集中批評記者宏流寫的新聞《地主剝削下的中農慘狀》,并有三封讀者來信,從不同角度指出宏流文章的疏漏之處。還有一篇編輯部的文章《刊載經過與編者檢討》。報社工作人員以及通訊員響應報社的號召,對自己采寫的報道失實之處作自我檢查與批評。一些縣區(qū)的基層政權組織還幫助報社開展運動,發(fā)動群眾檢舉“客里空”。在反“客里空”運動中揭露出來的失實新聞包括:單憑領導和本人的一面之詞寫作的《李宏瑞和他的武工隊》,子虛烏有的《吃糕的故事》,以及與事實不符的《河曲縣曲峪村村長張保宏幫六個復員軍人成家》等等?!稌x綏日報》勇于自我批評的精神,受到了廣大讀者的贊揚。此后,報紙上陸續(xù)出現了由讀者和作者揭露出的“客里空”。但多停留在揭露1946年土改宣傳以來“不真實新聞”以及寫不真實新聞過程的層面上。
第二個階段是反“客里空”運動的新階段,時間從1947年9月1日到1948年4月2日。反“客里空”運動在9月1日記者節(jié)后,在空間上由晉綏解放區(qū)拓展到全國各解放區(qū),內容上轉變?yōu)榱龊妥黠L的檢查,才真正成為一場群眾性的有組織的媒體思想教育運動。
《晉綏日報》開展反“客里空”運動的歷史意義正在于第一次將中國共產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工作作風運用于新聞媒體自身,不僅號召讀者、作者揭露和批評黨報的錯誤,并且在自己的報紙上展開嚴肅的自我批評。這些大膽、直率、尖銳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都在媒體上公開,顯示出黨報的勇氣和自信。
全國性的反“客里空”運動熱潮
1947年8月15日,《晉綏日報》反“客里空”運動開展不久,新華社晉冀魯豫總分社即向各分社發(fā)出通知,“號召在‘九一前掀起學習熱潮”。1947年9月1日是記者節(jié)。這天,新華社發(fā)出社論《學習晉綏日報的自我批評》,指出:“晉綏日報此次的自我批評是很好的。最近一時期,晉綏與其他解放區(qū)一樣,正在進行土地改革,晉綏日報的自我批評,是土地改革中的一個收獲,它必將使新聞工作更加向前推進一步。這種自我批評,不僅各解放區(qū)的新聞工作者要學習,而且一切工作部門都應當向他學習,以便更加改進自己的工作。在這個意義上,晉綏日報的這一倡導,是非常有意義的?!毙氯A社還發(fā)出總編輯部的文章《鍛煉我們的立場作風——學習〈晉綏日報〉檢查工作》。文章強調:“像晉綏日報這次的反對‘客里空運動,在人民新聞事業(yè)建設過程中,是有歷史意義的,而且不但對晉綏一地有意義,對其他解放區(qū)同樣有意義?!?/p>
《晉綏日報》原來是一個知名度并不高的報紙,在反“客里空”事件后,一時間在全國引起高度關注。新華總社寫社論來表揚一個地方報紙是前所未有的。
9月1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書記、晉綏軍區(qū)政委李井泉在晉綏解放區(qū)“九一”記者節(jié)晚會上發(fā)表講話,號召開展反“客里空”。他說:“最近晉綏日報辦得不錯,大家發(fā)揚了自我批評精神,揭露了客里空。報紙在各方面受到歡迎,陜甘寧的軍民很歡迎。報社也寫了社論,號召各解放區(qū)學習。這些獎勵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p>
9月4日,《晉綏日報》就此第一版發(fā)表消息《李政委在“九一”晚會上(肩題)號召全黨開展反“客里空”(主題)“戈爾洛夫”和“客里空”是分不開的,也要公開揭露(副題)》。9月18日,在《晉綏日報》創(chuàng)刊7周年之際,報紙編輯部和新華社晉綏總分社聯合發(fā)表《關于“客里空”的檢查》,連載4天。
當反“客里空”運動如火如荼之時,中共中央宣傳部專文下發(fā)的指示明確宣稱“由晉綏發(fā)動的反客里空運動,是土改中的一個重要收獲”。11月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fā)出指示說:《晉綏日報》發(fā)動的反“客里空”運動,中央已號召將此種自我批評精神應用到各種工作中去。不僅是緊鄰晉綏解放區(qū)的晉察冀解放區(qū),各個解放區(qū)都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客里空”運動。《人民日報》(晉冀魯豫)、《晉察冀日報》、山東《大眾日報》、陜甘寧《邊區(qū)群眾報》、《新黑龍江報》等各解放區(qū)報紙和新華社各分社迅速響應,在各解放區(qū)的新聞工作者當中掀起了一場反對“客里空”的運動。
反“客里空”運動維護了新聞必須真實的原則,發(fā)揚了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提高了新聞隊伍的素質,贏得了讀者對黨的新聞事業(yè)的信任和支持。這一運動不僅奠定了《晉綏日報》在中國新聞史上的地位,還使“客里空”一詞成為中國假新聞的代名詞延續(xù)至今。這場反“客里空”運動最主要的價值,是最充分地體現了黨和黨的報刊實事求是勇于批評和自我批評、以群眾利益為重的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報刊應有的作風和品格。
毛澤東、劉少奇眼中的反“客里空”運動
1948年3月下旬,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離開陜北,途經晉綏地區(qū)赴河北。毛澤東一直關注著《晉綏日報》的反“客里空”運動。4月2日,毛澤東接見了《晉綏日報》編輯部人員,發(fā)表了著名的《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談話中,滿腔熱情地鼓勵報社,表揚報紙的內容豐富,尖銳潑辣,有朝氣,反映了偉大的群眾斗爭,為群眾講了話。毛澤東贊賞地說:“我很愿意看它。”他稱贊編者按的形式,對于報紙發(fā)表的材料加以批注。后來的批注雖然有缺點,但是那種負責精神是好的。毛澤東說:“金圣嘆批注《三國演義》,有人看不好,我看是好的,使人看時有個頭緒,當然,批注得不完全對?!泵珴蓶|指出,《晉綏日報》編者按語的主要缺點是把弦拉得太緊了。毛澤東說:“拉得太緊,弓弦就會斷。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F在‘弛一下,同志們會清醒起來?!眅ndprint
說到這里,毛澤東一面微笑著在屋子里慢慢踱步,一面舉起兩只手臂,比劃拉弓的姿態(tài),在胸前一拉一合。大家都高興地笑了起來。
毛澤東指出,“《晉綏日報》在去年六月以后進行的反對右傾的斗爭,是完全正確的”,后來出現的缺點,“主要是‘左的偏向”。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特別強調了黨報工作者的學習與修養(yǎng)問題。毛澤東認為:“報紙工作人員為了教育群眾,首先要向群眾學習?!薄耙共欢米兂啥?,就要去做去看,這就是學習?!?/p>
毛澤東聽了報社領導總結經驗、檢查工作的匯報。他說,過去的工作有成績,但也有缺點,主要是“左”的偏向?,F在作一次全面總結,發(fā)揚成績,糾正缺點,剪了頭發(fā),洗了臉,修了指甲,就會做出更大的成績,把報紙辦得更好起來。
當時在場的《晉綏日報》編輯紀希晨后來回憶說:“從不明白到明白,從沒有經驗到有經驗,要有一個過程。從1947年6月以后進行的反右傾斗爭,到1948年1月開始的反‘左斗爭,雖然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斗爭卻使大家很快知道了反‘右反‘左是怎么回事。我們的編輯記者在革命的大風雨中,既受到了一次無產階級立場和作風的鍛煉,又受到了一次黨的路線和政策的深刻教育,經歷了嚴重的考驗。”
1948年10月2日,劉少奇發(fā)表了《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這是一篇黨的新聞思想的重要文獻。在這篇講話中,劉少奇對于一年多來的反“客里空”運動也作了總結。他說:“在我們黨內,有沒有喜歡別人吹拍的戈爾洛夫呢?有的。你批評他,他不高興,你給他吹吹拍拍,他高興了。因此,‘客里空還有點地位……不過這不可靠,哪一天一說整黨,就糟糕了。”“報道一定要真實,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鏡?!薄叭ピL問,不論訪問什么人,要得到群眾的真心話,是很不容易的……工作做好了,黨和群眾會報答你們的。但是,這是結果,不能當作目的去追求。如果你著急,馬上想搞一個全國出名,那只能是‘客里空?!?/p>
劉少奇特別強調了報紙在落實黨的群眾路線中的作用:“報紙要能夠密切聯系群眾,那是很好的;但是,如果給群眾以錯誤的東西,散布壞影響,散布錯誤思想、錯誤的理論、錯誤的政策,把群眾的消極因素、落后因素、破壞因素鼓動起來,就要犯大的錯誤。因此,報紙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是最厲害的脫離群眾,就會發(fā)生很危險的情況。”劉少奇對媒體人在溝通群眾與黨中央的聯系過程中的特殊作用方面認為:“你們記者是要到各地去的,人民依靠你們把他們的呼聲、要求、困難、經驗以至我們工作中的錯誤反映上來,變成新聞、通訊,反映給各級黨委,反映給中央,這就把黨和群眾聯系起來了?!眲⑸倨娴闹v話,成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重要參考文獻。
(責任編輯:巫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