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放
柳宗元的“人民公仆論”
■ 高 放
高放,政治學(xué)家。中國人民大學(xué)國際關(guān)系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中國人民大學(xué)榮譽一級教授。
迄今人們大都以為“人民公仆”這個概念是近代中國從西方引進、翻譯過來的。其實不然,早在唐朝,我國著名文豪和政治家柳宗元(公元773—公元819年)就明確提出了“為民役”的思想,用現(xiàn)代語言表述,就是“官員是人民公仆”,比意大利詩人但?。?265—1321年)于1311年提出“人民公仆”約早五百年。
柳宗元祖籍河?xùn)|解(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zhèn))。據(jù)《柳宗元年譜》(施子瑜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記載,他出身小官吏世家,公元773年生于長安(今西安)。20歲(793年)中進士,曾經(jīng)官至禮部員外郎(副部長級)。據(jù)考證,他是在813年40歲時撰寫的《送薛存義序》這篇短文中提出“官員是人民公仆”。他說:“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边@句話的意思是:凡是在地方上當(dāng)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職責(zé)是什么嗎?應(yīng)該是人民的仆役,而不能反過來去奴役人民。人民是我國古代早已有之的詞語。如《孟子·盡心篇》說:“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蔽覈糯小八郊抑汀焙汀肮抑汀钡恼f法??梢?,柳宗元所說的“吏,民之役”,即官員是人民公仆。
柳宗元并非僅在這篇短文中偶爾談及官員是人民公仆。他還在多篇詩文中直接或間接談及清官良吏和貪官污吏。他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表彰郭某人種樹得法時暗含著把忍辱負(fù)重、默默奉獻的駱駝比喻為勤勤懇懇甘為人民公仆的好官員。他又在《蝜蝂傳》這篇寓言雜文中,借描寫蝜蝂這種小爬蟲貪欲無度又好爬高的奇性,譏諷貪求高官厚祿的官場小人,指出這些小人一定與小爬蟲一樣自取滅亡。
柳宗元為什么能夠超越眾人提出“為民役”的思想?我認(rèn)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他深受我國儒家民本思想和古代詩詞中人文精神的影響。他從四歲起就受到母親家教,能背誦辭賦。他自學(xué)成才,為考進士埋頭讀書上千卷。齊國名相管仲、晏嬰先后提出的“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孔子推崇的“仁政”,孟子倡導(dǎo)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詩經(jīng)》歌頌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屈原憂患的“哀民生之多艱,長太息以掩涕兮”等等,哺育了柳宗元濃厚的愛民、為民思想和情懷。
第二,他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萌發(fā)了親民、為民的夙志。柳宗元20歲中進士后在官場平步青云,由秘書省校書郎到藍(lán)田縣尉(相當(dāng)科級),再到督察御史里行(相當(dāng)處級),逐級高升至禮部員外郎(副部級)。后來他參加以翰林學(xué)士、重臣王叔文為首的改革弊政派??上Ц母锱筛锍澒傥劾舻鹊刃抡粚嵭?46天就被保守派反撲擊敗。王叔文后來于806年被貶逐賜死。柳宗元由京官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縣)司馬。到了唐朝,司馬已是虛設(shè)的州郡輔佐之官,專用以安置貶逐之官。他放逐到永州十年之久,接觸下臣民眾,了解地方實情,更深感為官理應(yīng)為人民服役,甘當(dāng)公仆。
第三,他是從友人薛存義的表率中感悟到官員是人民公仆。薛某與他原是河?xùn)|同鄉(xiāng),又是好友。他在零陵縣擔(dān)任代理縣長兩年,政績有口皆碑??墒菦]有補正就被調(diào)離。薛某感到不夠光彩,所以獨自上路,沒有向柳宗元辭別。柳宗元得知后趕緊備好酒肉,追到江邊為之寬慰送別。所以才在這篇《送薛存義序》中盛贊他踐行官員的職責(zé)乃人民公仆的表率,同時字里行間斥責(zé)貪官污吏是竊取敲詐民財?shù)谋I賊,如果他們不知存所畏懼,那么必將受到人民的懲罰。
那么,柳宗元談及的官員是人民公仆,究竟包含哪些具體的內(nèi)容呢?從他自己一生的認(rèn)知和踐行,以及他的好友薛存義的所作所為,我想可以概括出以下七點:第一,要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確認(rèn)人民是主人、雇主,官員是仆人、傭人。柳宗元是樸素唯物主義者,他能認(rèn)識到人民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官員只是人民雇用來為之服務(wù)的仆人。文中說:“民‘出其十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奔慈嗣裼闷涫杖氲氖种粊砉陀霉賳T為其服務(wù)。當(dāng)代公務(wù)員更應(yīng)該認(rèn)清官員是靠納稅人養(yǎng)活的,更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第二,作為人民公仆的官員要像薛存義那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也就是要早起上班,白天勤于處理,夜晚還要用心思考,今天做得怎樣,明天該做什么。第三,作為人民公仆的官員,要像薛存義那樣做到向政府提出訴訟打官司的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判決。古代行政權(quán)與司法權(quán)統(tǒng)一,縣令既是行政長官,又是司法審判官。要做到司法公平,符合正義,實屬難得。第四,作為人民公仆的官員,要像薛存義那樣做到“賦者均”,也就是要使繳納賦稅的人能夠按照政府規(guī)定依財力和勞力合理公平負(fù)擔(dān),絕不另派苛捐雜稅,增加人民額外負(fù)擔(dān)。第五,作為人民公仆的官員,要像薛存義那樣做到“老弱無懷詐暴憎”,即重教育、重教化,使老百姓對老者弱者都不會內(nèi)懷欺詐之心,外行憎惡暴虐之舉。也就是使人人尊老愛幼,達到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和諧。第六,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講到當(dāng)官與種樹是同樣的道理,必須順應(yīng)客觀規(guī)律,不可憑借主觀亂來。他說:“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奔此姷浇y(tǒng)治人民的長官好不厭其煩地亂發(fā)號令,終究還是給人民造成禍害。他認(rèn)為做官的一定要順應(yīng)人民的要求,為人民做好事,切不可亂發(fā)號令,倒行逆施。第七,作為人民公仆的官員必須清正廉潔,不奢不靡,不巴結(jié)上司以求高升。柳宗元在柳州主政兩年,勤政為民,大力植樹造林,改天換地,變荒野為綠洲,他在增加人民收入、減少人民疾苦方面采取了多項新策,被譽為柳州新政。柳宗元作為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有良知的官員思想家,能夠于公元813年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官員是人民公仆”的理念,誠屬難能可貴。
《送薛存義序》
河?xùn)|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豈惟怠之,又從而盜之。向使傭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盜若貨器,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以今天下多類此,而民莫敢肆其怒與黜罰者,何哉?勢不同也。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義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訟者平,賦者均,老弱無懷詐暴憎。其為不虛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審矣。
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于其往也,故賞以酒肉而重之以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