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
裘剛,1984年畢業(yè)于上海市第二醫(yī)科大學(現(xiàn)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現(xiàn)任上海市兒童醫(yī)院新生兒科主任,兒內科主任。兼任中華醫(yī)學會成人危重病學委員、中華醫(yī)學會上海新生兒學委員、小兒急救學雜志編輯。擅長對新生兒的各種疾病及兒內科常見病的診治,對新生兒急救、缺氧缺血性腦病及早產兒疾病有獨到的研究。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二、四、五上午。
寶寶在出生的頭幾個月,有時候會出現(xiàn)嘔吐。當突然發(fā)生嘔吐時,新手父母的心情一定既擔心又無助,因為不知道該做什么。為了減緩這樣的焦慮,請和我們一起學習有關嘔吐的知識,了解當寶寶發(fā)生嘔吐時你可以采取的措施。
為什么新生兒容易發(fā)生嘔吐?
嘔吐是指胃內容物和一部分小腸內容物在消化道內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射性動作,是消化道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xiàn)。
新生兒由于其生理結構及功能的特點,食管較松弛、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幽門括約肌發(fā)育較好而賁門括約肌發(fā)育差、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jié)功能較差、腹腔壓力較高等特點,故容易發(fā)生嘔吐。
新生兒的嘔吐物常從口鼻同時噴出,易導致窒息,甚至死亡,所以需要父母高度重視。
導致新生兒嘔吐的常見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感染
感染引起的嘔吐是新生兒內科最常遇到的情況,感染可以來自胃腸道內或胃腸道外,以胃腸道內感染多見,而胃腸道外感染引起的嘔吐也很常見。胃腸道內的幾乎所有感染都可以引起新生兒腸炎,嘔吐為新生兒腸炎的早期癥狀,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少數(shù)含有膽汁。隨后出現(xiàn)腹瀉,容易合并水、電解質紊亂。
2.喂養(yǎng)不當
約占新生兒嘔吐的1/4。喂奶前奶具或乳房消毒不嚴格;喂奶過多過頻;奶嘴孔過大,致使吸入大量空氣;奶頭放入口腔過多,刺激咽部;配方奶太熱、太涼或太濃,頻繁更換配方奶品牌;喂奶后過多過早翻動寶寶等,都容易引起新生兒嘔吐。嘔吐時輕時重,并非每次喂奶后都吐。嘔吐物為奶水或奶塊,不含膽汁。
3.消化道畸形
胚胎時期各臟器分化和發(fā)育的異常,尤其是前、中、后腸的異常,容易造成消化道的畸形,使攝入的食物或消化道分泌物不能順利通過腸道,逆行后從口腔排出,形成嘔吐。如食道閉鎖、先天性腸閉鎖、十二指腸隔膜、腸狹窄、腸旋轉不良、肥厚性幽門狹窄、幽門痙攣、先天性巨結腸、膈疝、食道裂孔疝、迷走血管壓迫食管、環(huán)形胰腺、消化道重復癥等均可有嘔吐表現(xiàn)。
4.消化道功能發(fā)育不全
如胃食道反流等,一般不伴有病理性的異常,出生后數(shù)月至1歲可以自愈。
5.新生兒嘔吐中樞發(fā)育不完善
容易受全身炎癥或代謝障礙產生的毒素刺激,引起嘔吐,這主要可見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或遺傳代謝性疾病。
6.咽下綜合征
約占新生兒嘔吐的1/6。胎兒吞咽羊水到胃腸道,對胎兒胃黏膜沒有明顯的刺激。在分娩過程中,如有過期產、難產、宮內窘迫或窒息,胎兒吞入過多的羊水、污染的羊水、產道中的分泌物或血液,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嘔吐可以表現(xiàn)為出生后即吐,喂奶后嘔吐加重,為非噴射性嘔吐。嘔吐物為泡沫黏液樣,含血液者則為咖啡色液體。
7.其他急癥
如嵌頓疝、腸套疊、顱內壓升高等。
新生兒嘔吐中有相當部分不需要到醫(yī)院就診,家長可以根據不同原因自己進行預防或簡單的處理。
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就醫(yī):如果遇到嘔吐物中含膽汁(嘔吐物中含黃綠色液體),嘔吐量較大、較頻繁,或同時合并有腹脹、腹瀉等表現(xiàn)的,應該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新生兒嘔吐的治療要點:
1.改善喂養(yǎng)方法
(1)喂奶前:不要讓寶寶過于哭鬧;不要頻繁更換配方奶品牌;選擇孔大小適當?shù)哪套欤⒁饽讨臐舛燃皽囟?;注意奶具及乳房消毒?/p>
(2)喂奶時:奶瓶要有一定的傾斜,讓奶充滿奶嘴;防止寶寶吸奶過急。不要讓寶寶吸吮帶孔的空奶嘴,以防吸入空氣。
(3)喂奶后:不要過早地翻動寶寶;將寶寶抱起伏在肩上,輕拍其背部,使空氣通過打嗝排出來;之后將寶寶上部墊高,右側平臥。
2.禁食
對于一些喂養(yǎng)不當及輕度的胃腸道感染所致的嘔吐,一般禁奶1~2頓即可,但應注意越小的新生兒禁奶時間要越短,以防發(fā)生低血糖。
3.對因治療
對于有感染者給予合適的抗生素治療;對于顱高壓者(顱高壓的嘔吐,常呈噴射性,且多伴有劇烈頭痛、頭昏)予以降顱壓治療;對于消化道畸形者予以手術治療。
4.藥物治療
對于絕大多數(shù)新生兒嘔吐,并沒有十分有效的藥物治療。但胃食管反流的寶寶除了喂養(yǎng)調整外可用胃動力制劑(嗎丁啉)或解痙劑(阿托品)治療;而幽門痙攣除手術外還可嘗試用解痙劑(阿托品)治療。當然前提是遵醫(yī)囑用藥,切不可自行用藥。
5.對癥治療
對于咽下綜合征可予洗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