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重慶黔江區(qū)斜坡坡度對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率

      2014-02-28 06:04:25潘代洪靳艷彩
      關鍵詞:黔江區(qū)斜坡貢獻率

      王 歡,潘代洪,靳艷彩

      (重慶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重慶 401120)

      0 引 言

      黔江區(qū)地處重慶市東南邊陲,地理位置為東經108°28′04″~108°56′56″,北緯29°04′29″~29°52′10″。據2012年黔江地質災害排查資料顯示,區(qū)內滑坡地質災害較為發(fā)育,共計359處,占地質災害總數的67.74%。近年來,我國廣泛采用貢獻率法研究滑坡發(fā)育主要影響因素對其所起的作用,且取得良好的效果[1-3]。吳彩燕,等[4]借助GIS研究了斜坡坡向對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率情況。喬建平,等[5]研究了斜坡坡度與滑坡發(fā)育的關系,定量評價了坡度對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率大小。成永剛,等[6]研究了不同層面傾角對順層巖質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率。作者采用貢獻率法,研究黔江區(qū)斜坡坡度對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程度,為黔江區(qū)滑坡危險度區(qū)劃提供可靠的參數依據。

      1 滑坡數據庫資料

      研究分析的數據來源于2012年黔江區(qū)地質災害排查,為此建立了黔江區(qū)滑坡災害數據庫,詳細記錄了區(qū)內發(fā)育的359處滑坡的分布、規(guī)模、形態(tài)特征等地質信息。通過對滑坡數據的分析,筆者將斜坡坡度以每隔5°進行分類,具體坡度分類數值見表1。

      表1 坡度分類數值

      2 斜坡坡度對滑坡的貢獻

      2.1 滑坡數量貢獻率

      根據坡度分類表,統計9個坡度范圍發(fā)生滑坡的數量,由此得出不同斜坡坡度對滑坡數量貢獻率,如式(1):

      (1)

      式中:Q1為不同斜坡坡度的滑坡數量貢獻率,%;ni為不同斜坡坡度發(fā)生滑坡的數量,個;N為滑坡的總數,個。

      根據式(1)對359處滑坡進行統計,得出的不同坡度范圍發(fā)生的滑坡數量及貢獻率見表2。

      表2 坡度與滑坡數量關系

      不同斜坡坡度的滑坡數量貢獻率Q1可用式(2)表示:

      Q1(q5)>Q1(q4)>Q1(q3)>Q1(q6)>Q1(q2)>Q1(q7)>Q1(q1)>Q1(q8)>Q1(q9)

      (2)

      式中:Q1(q1),…,Q1(q9)分別為不同斜坡坡度對滑坡數量的貢獻值。

      由表2分析可知,黔江區(qū)內斜坡坡度25~30°之間對滑坡數量貢獻率最大,20~25°次之;斜坡坡度<10°或>40°時,對滑坡數量貢獻率最小。

      2.2 滑坡面積貢獻率

      根據坡度分類表,分別統計9個不同坡度范圍的滑坡面積,計算其對滑坡總面積的貢獻率,如式(3):

      (3)

      式中:Q2為不同斜坡坡度滑坡面積的貢獻率,%;si為不同坡度滑坡的面積,104m2;S為滑坡總面積,104m2。

      由式(3)得出的斜坡坡度與滑坡面積關系統計結果見表3。

      表3 坡度與滑坡面積關系

      (續(xù)表3)

      坡度滑坡面積/(104m2)貢獻率Q2/%q4550.6744.28q5375.0830.16q6107.118.61q766.725.37q82.040.16q90.250.02

      不同斜坡坡度的滑坡面積貢獻率Q2可用式(4)表示:

      Q2(q4)>Q2(q5)>Q2(q3)>Q2(q6)>Q2(q7)>

      Q2(q2)>Q2(q1)>Q2(q8)>Q2(q9)

      (4)

      式中:Q2(q1),…,Q2(q9)分別為不同斜坡坡度對滑坡面積的貢獻值。

      由表3分析可知,黔江區(qū)內斜坡坡度為20~25°對滑坡面積貢獻率最大;25~30°對滑坡面積貢獻率次之;斜坡坡度<10°或>40°時,對滑坡數量貢獻率最小。

      2.3 滑坡體積貢獻率

      根據坡度分類表,分別統計9個不同坡度范圍的滑坡體積,計算其對滑坡總體積的貢獻率,如式(5):

      (5)

      式中:Q3為不同斜坡坡度滑坡面積的貢獻率,%;vi為不同坡度滑坡的體積;V為滑坡總體積。

      由式(5)得出的斜坡坡度與滑坡體積關系統計結果見表4。

      表4 坡度與滑坡體積關系

      不同斜坡坡度的滑坡體積貢獻率Q3可用式(6)表示:

      Q3(q4)>Q3(q5)>Q3(q7)>Q3(q3)>Q3(q6)>Q3(q2)>Q3(q1)>Q3(q8)>Q3(q9)

      (6)

      式中:Q3(q1),…,Q3(q9)分別為不同斜坡坡度對滑坡體積的貢獻值。

      由表4分析可知,黔江區(qū)內斜坡坡度為20~25°對滑坡體積貢獻率最大;25~30°對滑坡面積貢獻率次之;斜坡坡度<10°或>40°時,對滑坡體積貢獻率最小。

      3 坡度綜合貢獻率

      通過以上分析得到坡度對滑坡數量、滑坡面積及滑坡體積的貢獻值,在此基礎上采用迭加組合評價方法,獲取各坡度對滑坡的綜合貢獻率。

      3.1 賦值方法

      將式(2)、式(4)、式(6)按順序由高到低排列,進行依次賦值,取值間隔為1,由此得到不同坡度的滑坡貢獻率賦值(表5)。

      表5 不同類型滑坡貢獻率賦值

      3.2 迭加統計

      采用均值法對表5中Q1,Q2,Q3同一坡度范圍的貢獻值進行迭加統計,得出綜合貢獻指數:

      (7)

      式中:Q(qi)為qi坡度范圍滑坡綜合貢獻指數;qi(n),qi(s),qi(v)分別為傾角范圍qi按照滑坡數量貢獻率、滑坡面積貢獻率和滑坡體積貢獻率所得的賦值。

      由式(7)得出:Q(q1)=3,Q(q2)=4.3,Q(q3)=6.67,Q(q4)=8.67,Q(q5)=8.33,Q(q6)=5.67,Q(q7)=5.33,Q(q8)=2,Q(q9)=1。

      因此,不同坡度滑坡的綜合貢獻指數關系為:

      Q(q4)>Q(q5)>Q(q3)>Q(q6)>Q(q7)>Q(q2)>Q(q1)>Q(q8)>Q(q9)

      (8)

      3.3 貢獻率分析

      根據已得出的各坡度范圍滑坡綜合貢獻率指數,進行滑坡綜合貢獻率計算,公式為:

      Q0(qi)=Q(qi)

      (9)

      式中:Q0(qi)為不同坡度范圍滑坡綜合貢獻率,%;Q(qi)為不同坡度范圍滑坡綜合貢獻指數,%。

      M為滑坡綜合貢獻指數總和,即:

      (10)

      由式(9)、式(10)得出:

      Q0(q1)=6.67%,Q0(q2)=9.56%,Q0(q3) =14.83%,Q0(q4) =19.28%,Q0(q5)=18.52%,Q0(q6)=12.61%,Q0(q7)=11.85%,Q0(q8)=4.45%,Q0(q9)=2.22%。

      由此得出不同坡度范圍對滑坡綜合貢獻率Q0分布見圖1。

      圖1 不同斜坡坡度對滑坡發(fā)育的綜合貢獻率Fig.1 The integrative contributing rate of different slope gradientto landslide growth

      筆者采用等距法將滑坡綜合貢獻率劃分為高、中、低3個等級,以便分析不同坡度范圍對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程度。其等距為:

      (11)

      由式(11)求得d=5.69%,3級劃分區(qū)間為:

      (12)

      式中:x1為高貢獻率,%;x2為中貢獻率,%;x3為低貢獻率,%;k1=Q0(qi)max;k2=k1-d;k3=Q0(qi)min+d;k4=Q0(qi)min。

      將貢獻率值代入式(12),得出

      (13)

      式(13)為不同斜坡坡度對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程度,其評價見表6[7-8]。

      表6 坡度貢獻程度評價

      4 結 論

      1)研究表明,黔江區(qū)內斜坡坡度為15~30°對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程度最高,共計309處,占滑坡總數的86.07%;發(fā)育滑坡的面積為1 041.67×104m2,占滑坡總面積的83.76%;發(fā)育滑坡的體積為17 434.23×104m3,占滑坡總體積的90.06%。斜坡坡度為30~40°及10~15°范圍對滑坡發(fā)育貢獻程度為中等,共計44處,占滑坡總數的12.26%;面積為188.42×104m2,占滑坡總面積的15.15%;體積為1 862.54×104m3,占滑坡總體積的9.62%。斜坡坡度<10°和>40°范圍對滑坡發(fā)育貢獻程度最低,僅6處,占滑坡總數1.67%;面積為13.56×104m2,占滑坡總面積1.09%;體積為61.92×104m3,占滑坡總體積0.32%。

      2)采用貢獻率法研究斜坡坡度與滑坡發(fā)育的關系,將二者的相關性進行定量化分析,其方法和結果具有較高可靠性,可應用于影響滑坡發(fā)育的其它因素中,從而為滑坡危險性評價提供重要依據。

      [1] 徐茂其,付瓦利,林致遠,等.三峽庫區(qū)開縣坡地穩(wěn)定性綜合評價 [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8(1):134-138.

      Xu Maoqi,Fu Wali,Lin Zhiyuan,et al.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lope stability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Kaixian county [J].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3,28(1):134-138.

      [2] 吳彩燕,喬建平.基于GIS與信息量模型的地層因素對三峽庫區(qū)滑坡發(fā)育的影響關系 [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29(6):138-142.

      Wu Caiyan,Qiao Jianping.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lide and lith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based on GIS and information value model [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7,29(6):138-142.

      [3] 成永剛.山西省高速公路不同滑坡類型的貢獻率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5(1):188-191.

      Cheng Yonggang.Contribution rate research of landslide type of Shanxi expressway [J].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2009,5(1):188-191.

      [4] 吳彩燕,喬建平.三峽庫區(qū)云陽-巫山段坡向因素對滑坡發(fā)育的貢獻率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5,37(4):25-29.

      Wu Caiyan,Qiao Jianping.The contributing rate research of slope aspect to landslide growth from Yunyang to Wushan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2005,37(4):25-29.

      [5] 喬建平,吳彩燕,田宏嶺.長江三峽庫區(qū)云陽-巫山段斜坡坡度對滑坡的貢獻率[J].山地學報,2007,25(2):207-211.

      Qiao Jianping,Wu Caiyan,Tian Hongling.The contributing rate of slop gradient to landslide growth from Yunyang to Wushan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7,25(2):207-211.

      [6] 成永剛,王玉峰.層面傾角對順層巖質滑坡貢獻率研究[J].巖土力學,2011,32(12):3708-3712.

      Cheng Yonggang,Wang Yufeng.Research on contribution rate for dip angle of bedding landslide [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11,32(12):3708-3712.

      [7] 陳劍,楊志法,劉衡秋.滑坡的易發(fā)度分區(qū)及其概率預報模式 [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24(13):2392-2396.

      Chen Jian,Yang Zhifa,Liu Hengqiu.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zoning and its probabilistic forecast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4(13):2392-2396.

      [8] 阮沈勇,黃潤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質災害危險性區(qū)劃中的應用 [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2001,28(1):89-92.

      Ruan Shenrong,Huang Runqiu.Application of GIS based information model on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s risk [J].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1,28(1):89-92.

      猜你喜歡
      黔江區(qū)斜坡貢獻率
      黔江區(qū)繭絲綢全產業(yè)鏈建設發(fā)展
      一種通用的裝備體系貢獻率評估框架
      黔江區(qū)蠶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路徑探索
      信仰的“斜坡”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0
      黔江區(qū)多措并舉打好鄉(xiāng)村振興開局之戰(zhàn)——專訪重慶市黔江區(qū)農委主任楊澤遷
      關于裝備體系貢獻率研究的幾點思考
      夢是長長的斜坡(外一首)
      天津詩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2
      黔江區(qū)教育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中亞信息(2016年10期)2016-02-13 02:32:45
      無軌斜坡道在大紅山鐵礦中的應用
      武穴市| 托克逊县| 阳东县| 定襄县| 临洮县| 陇西县| 白朗县| 南安市| 阳泉市| 武城县| 龙山县| 绥阳县| 崇州市| 修武县| 黄石市| 离岛区| 茶陵县| 龙山县| 广西| 江口县| 胶南市| 昌吉市| 民县| 邹平县| 九龙县| 麻城市| 赤壁市| 永州市| 邢台市| 临沂市| 高碑店市| 谢通门县| 忻城县| 海口市| 安龙县| 高邑县| 安丘市| 商水县| 海原县| 清镇市|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