釧助嬌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人民醫(yī)院,云南盈江 679300)
心臟病合并妊娠不同心功能狀態(tài)對圍生兒預后的影響
釧助嬌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人民醫(yī)院,云南盈江 679300)
目的探討不同心功能狀態(tài)的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對圍生兒預后的影響。方法本次選取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100例,就不同心功能不全妊娠方式、終止妊娠時機、母兒結局等行回顧分析。結果本組病例中,62例心功能Ⅰ級,18例Ⅱ級,9例Ⅲ級,11例Ⅳ級。剖宮產88例,陰道分娩12例。心功能Ⅲ-Ⅳ級20例,19例剖宮產,占95%,高于心功能Ⅰ-Ⅱ級,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統(tǒng)計圍產兒死亡率,為2%,無孕婦死亡。結論妊娠合并心臟病在臨床屬高危妊娠,易有嚴重心功能低下發(fā)生,在心功能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明顯增加了低出生體重兒和孕婦剖宮產概率,采用介入和手術治療,可明顯改善心功能,顯著降低了妊娠風險。減輕心臟負荷,使心肌耗氧量降低,應用持續(xù)硬膜外麻醉,并加強術后鎮(zhèn)痛,對心臟保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妊娠合并心臟??;不同心功能;圍生兒預后
臨床高危妊娠人群中,妊娠合并心臟病占一定病發(fā)比例,以結構異常性心臟病較常見,如心肌病變、心臟瓣膜病變、先天性心臟病等,功能異常性疾病也居較高發(fā)生水平,如各種心律失常等,肺源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較少見[1]。近年來,社會衛(wèi)生保健增強,在妊娠前,結構異常性心臟病部分病例已采用手術的方式矯正,但仍有病例孕期心功能下降時才對病情確診,使妊娠和分娩危險性明顯加重,是主要造成產婦死亡的間接原因[2]。故對不同心功能狀態(tài)對圍生兒預后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針對性處理,是獲得良好預后的關鍵。本次選取相關病例,就上述內容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100例,年齡20-42歲,平均(27.8±1.9)歲,其中貧血性心臟病1例,風濕性心臟病35例,擴張性心肌病1例,先天性心臟病26例,肥厚性心肌病3例,心律失常23例,圍產期心肌病2例,妊娠高血壓性心臟病9例。包括妊娠前即有的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經產婦30例,初產婦70例,孕周平均(37.9±0.2)周。患者均自愿簽署本次實驗知情同意書,排除意識障礙及溝通障礙者。
1.2 方法
本組23例孕前診斷,77例孕期診斷,并結合妊娠期臨床表現(xiàn)、解剖特點、生理改變、內科會診、輔助檢查確診。分析診斷技巧,產前檢查時,應用非侵入性診斷方法和詢問病史,對心臟代償功能進行評估,確定瓣膜損害程度及心臟病類型。密切監(jiān)護,對心衰先兆早期發(fā)現(xiàn)并診斷。有心悸、心臟病史者,需提高警惕,但妊娠中期,癥狀多有加重表現(xiàn),以勞累性呼吸困難、疲勞、咳血、胸痛、小腿浮腫等為主要表現(xiàn)。分析體征特性,需重視心前區(qū)是否存在雜音,并觀察雜音的部位及性質,以對心臟病的類型進行確定,評估心功能是否惡化[3]。
心臟病類型不同,定義也存有差異,在廣譜抗生素廣泛應用的情況下,風濕性心臟病率有所下降,但邊遠地區(qū)和貧困落后地區(qū),仍受風濕病影響[4]。先天性心臟包括右向左分流型、左向右分流型和無分流型。妊娠期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無心臟病史,有以左心衰竭為表現(xiàn)的全心衰竭發(fā)生。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時心肌缺血、冠狀動脈痙攣、心臟后負荷過重相關,是誘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病因在產后消除,多無心臟病遺留。圍生期心臟病,屬妊娠期3個月至胎兒出生后6個月出現(xiàn)的擴張性心肌病類型[5]。擴張型心肌病及心肌炎一旦妊娠,有較大心力衰竭危險性,通常不適合妊娠。妊娠合并心臟病者,均需行心臟彩超、心電圖等檢查,若有心臟手術史,需由心外科醫(yī)師會診,完善相關術前準備,依據(jù)需要,明確診斷。
1.3 指標觀察
心功能分級:依據(jù)心功能分級法(美國心臟病學會制定)評估。Ⅰ級:日常活動未引起心悸、呼吸困難、乏力,體力活動不受限,即心功能代償期;Ⅱ級:日常活動可引起呼吸困難、心悸、乏力或心絞痛,輕息時無癥狀,輕度體力活動受限。Ⅲ級:輕于日?;顒蛹凑T發(fā)上棕癥狀,休息時無癥狀,體力活動明顯受限;Ⅳ級:休息時有心絞痛或充血性心衰癥狀,無法從事體力活動。
1.4 臨床治療
妊娠合并心臟病類型不同,需依據(jù)不同類型行初期治療,治療重點也存有差異,如風濕性心臟病,若在二尖瓣置換術后,需請心外科醫(yī)生會診,對是否行抗凝治療進行明確。若患者心功能不全,向急性左心衰竭進展,需高濃度吸氧,依據(jù)需要取50%葡萄糖液20ml+西地蘭0.2-0.4mg靜注,依據(jù)需要重復。妊娠高血壓性心臟病在應用強心利尿劑基礎上,行降壓解痙治療,并取硝普鈉25-50mg、酚妥拉明10min靜脈維持降低,滴速依據(jù)血壓情況調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速尿20mg,口服,2次/d,地高辛0.25mg,3次/d。并重視維持電解質平衡,特別是血鉀濃度。>34周心力衰竭,取藥物積極治療,對妊娠終止,多應用剖宮產。若<34周,取地塞米松對胎肺成熟進行促進,以使新生兒成活率提高。
本組病例中,62例心功能Ⅰ級,18例Ⅱ級,9例Ⅲ級,11例Ⅳ級。剖宮產88例,陰道分娩12例。心功能Ⅲ-Ⅳ級20例,19例剖宮產,占95%,高于心功能Ⅰ-Ⅱ級,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統(tǒng)計圍產兒死亡率,為2%,無孕婦死亡。
分析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特性,以心力衰竭為主要危害,是重要誘導孕產婦死亡的原因。心臟負荷在妊娠32-34周、產褥期最初3d,呈最重顯示,患者心臟病嚴重時,因對上述變化無法承受,有嚴重心力衰竭發(fā)生,進而對母兒生命構成威脅。故心臟病與重度心功能不全合并發(fā)生者,臨床定義為妊娠禁忌證,重度心功能不全者,主張不適合妊娠[6-7]。但實際上,心臟病患者多缺乏對自身疾病的認識,部分病例無典型臨床癥狀,對自身所患心臟病不清楚,少部分擅自妊娠,后因心功能異常而到院就診,且有病例在產前檢查時檢出。本組100例患者中,多對自身患心臟病無知覺,發(fā)生心衰或產前檢查才得知患病,因疾病的嚴重性不同,妊娠后有程度不等的心功能異常。其中明確心臟病史的患者,心功能在術后良好恢復,在無孕前咨詢的情況下,自行妊娠,且未規(guī)律產檢,有心功能不全明顯癥狀后,到院就診,提前終止妊娠時機已失去。
綜上,妊娠合并心臟病在臨床屬高危妊娠,易有嚴重心功能低下發(fā)生,在心功能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明顯增加了低出生體重兒和孕婦剖宮產概率,采用介入和手術治療,可明顯改善心功能,顯著降低了妊娠風險。減輕心臟負荷,使心肌耗氧量降低,應用持續(xù)硬膜外麻醉,并加強術后鎮(zhèn)痛,對心臟保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周曉瑞,盧家凱,李強,等.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心臟不良事件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13,52(11):966-967.
[2]Vahanian A,Baumgartner H,Bax J,et al.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ofvalvularheartdisease:theTaskForceon the Management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 Heart J,2007,28:230-268.
[3]林莉,趙旭東.妊娠合并心臟病伴肺動脈高壓85例的圍生結局[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5):358-359.
[4]Cornette J,Ruys TP,Rossi A,et al.Hemodynamic adaptation to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J].Int J Cardiol,2012,11:325.
[5]王虹,李斌.妊娠合并心臟病72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9):4113-4115.
[6]Nakanishi N.ESC/ERS pulmonary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and connectivetissuedisease[J].AllergolInt,2011,60(4): 419-424.
[7]孟媛,黃引平,劉小利,等.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臟病伴肺動脈高血壓患者的圍產結局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10):66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