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河南藝術家陳天然的版畫,不懂藝術的我很快被版畫所描繪的內(nèi)容吸引了:桃花春水詩意盎然,碧草間休憩的牛兒悠然自得,田間聊天的農(nóng)人熟悉親切,積雪覆蓋的鄉(xiāng)間小路似曾相識,春風春種,夏云夏收,秋葉秋藏,冬雪冬播在藝術家的畫筆之下是那么親切自然,又是那么美不可言。在藝術家的視角之下,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所熟悉的那些草木河流,田間農(nóng)人,羊腸小道,這些平日里被自己視若空氣一樣呼吸的東西都是妙不可言的風景。我再次去打量,去審視這片生養(yǎng)自己的,有著厚重歷史的黃土地。
畫家的家在豫西鞏義的一個小山村里,在中岳、伏牛、太行群山環(huán)抱中,靜臥著連綿裸露的黃土脊背,黃河蜿蜒東馳,這里屬于黃河中游東部。再往東走百余里,過滎陽桃花峪,就進入了黃河下游地段。這里地勢比較復雜,有丘陵也有高原,有沃土也有荒山。在窯洞棋布的大山深處,聚居著與黃土疙瘩相依為命的山民。
黃河在這里拐了個彎,黃河沖積而成的這片土地有著舉世聞名的奇異與豐饒:河圖洛書、北魏石窟、杜甫故里、宋王朝的七帝八陵、五千年前的文化遺址等都在這里誕生。 據(jù)《竹書紀年》所載,黃帝東巡至此,受龍馬負圖于黃河,并有神龜馱書出洛水,洛口是河圖洛書顯跡的地方。附近洛口村畔的八卦臺,傳說伏羲在此仰觀俯察,受黃河、洛河清濁相激的水紋啟示而制太極八卦。這里是上古帝王祭天的圣地,堯、舜、禹的禪讓大典,成湯伐夏桀的誓師大會,都在這里舉行。
沿著波光如鏡的洛河西行數(shù)里,就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故里,一孔寒窯,誕育了一代詩圣。再往西,就是連綿一片的宋代皇陵。在距畫家的家10里開外的邙山南麓,露出地外的面積不大的石壁上,早在公元五世紀的北魏,就雕出藝術水平很高的鞏縣石窟,它和云岡、龍門年代蟬聯(lián),一脈相承,其中的帝后禮佛圖,是現(xiàn)存北魏最完整的禮佛圖浮雕。
這片黃土高原,遠觀如斧削峭石,摩天直劈而下;臨近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皆厚實細膩的黃土凝聚的立土,任憑風吹雨打,永不頹敗。從地質(zhì)歷史上來說,黃土高原泥沙下瀉,多少萬年一直在自然演變著。在畫家住的小山村,村民習慣在山墻上開大門,進去挖成天井院,打一圈窯洞。然后,在院內(nèi)外和窯洞周圍,栽下許多樹,有棗樹、杏樹、桃樹、石榴、核桃、沙果、槐樹、桐樹、椿樹和榆樹。大門外,路壕兩邊地堰高處,長滿柿樹,春天的柿林,嫩芽點染,生機勃勃;盛夏,是濃郁密蔽的綠色長廊;陰歷八九月,紅葉夾道,碩果欲墜;嚴冬季節(jié),寒林傲霜于綠色的原野麥地上,這些四季景色后來都出現(xiàn)在了畫家的版畫里。
豫西平原有祭祀月仙奶奶的習俗,小孩跟著大人敬仰神仙,虔誠地祈禱,要慈悲為懷、濟困扶危,讓我們豐衣足食,合家平安,吉慶有余。為著同樣的目的,逢年過節(jié),敬神是頭等大事,對木版年畫上的灶王、財神、玉皇大帝、火帝真君,都要竭盡綿薄,敬獻誠意。兩扇大門,貼上秦瓊、敬德的威武畫像,門后再敬個鐘馗,門衛(wèi)森嚴,緊防魔鬼的破壞搗亂。那些時俗年畫多數(shù)卻取材于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都是北宋年間已位居我國年畫要津的開封朱仙鎮(zhèn)所刻的民間木版年畫,構圖緊湊、形象生動、線條粗獷、手法簡練、色彩單純渾厚、風格樸實古拙,深受群眾喜愛,后來成為了農(nóng)村必不可缺的家庭生活裝飾品。這些習俗也都給畫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靈感。
畫家畫的最多的是塬上景色,單純、樸厚、宏偉而神秘的黃土高原是他畫不盡的對象。他說:“我平時隨手畫出來的,多是故鄉(xiāng)的山川土地、人物動態(tài)、牲畜農(nóng)具以及窯洞和柿樹,等等。播種小麥季節(jié)的山地秋色,抗旱搶種的山坳水潭,打谷場邊的累累草垛,曠野飽臥的集體牛群,深壑回音的電力提灌,畫不完我神魂縈繞的景象,掂起畫筆,就想到故鄉(xiāng)。如果沒有土地,就感覺畫面沒精打彩;如果撇開土地,往往不知構圖該如何下筆?!?/p>
故鄉(xiāng)總是能給人最豐富的滋養(yǎng),也最能讓人魂牽夢繞,豫西的這片高原黃牽絆著畫家的心。平日里人們司空見慣的鄉(xiāng)村風景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每一筆都飽含著畫家對于家鄉(xiāng)最真摯的情感。畫家多次講到自己在家鄉(xiāng)看黃河的經(jīng)歷,這條穿境而過的大河給了這片土地太多的滋養(yǎng),也出現(xiàn)在太多人的夢里。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看過李凖的小說《黃河東流去》,書中描述黃河的雄偉、浩瀚與決口時的咆哮、兇險,三門峽行船時的險惡,關帝廟大廟會,白馬寺的狀況,洛陽城市的變遷及各種娛樂生活,洛陽人民居住的窯洞和堅固的防洞,豫東平原的氣候和農(nóng)作物的耕種,中原人民的飲食習慣、起名根據(jù)、婚喪嫁娶、求雨祈禱和處事經(jīng)驗等。當時看的時候?qū)τ诤芏囡L俗和生活狀況不是很了解,現(xiàn)在回想起來才知道作家是在用另一種形式來表述自己對故鄉(xiāng)的牽掛和熱愛,他的文字描述同樣達到了栩栩如生的畫面感。
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故鄉(xiāng),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戀出現(xiàn)在不同類型的作品里。一首歌曲,幾句短詩,一幅畫面,一句鄉(xiāng)音都可能勾起一個人的鄉(xiāng)愁,也能讓人憶起自己家鄉(xiāng)的獨特之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