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方方+孔麗婭+張婷
問題導向式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教學方法,也是國內醫(yī)學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趨勢。PBL教學是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教師輔導下進行的教學模式,由美國神經(jīng)病學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次創(chuàng)立[1]。如何靈活地運用PBL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積極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已經(jīng)學習到的知識,進行主動學習,是進行該課程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在本校2012級藥物制劑專業(yè)《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中開展PBL教學,現(xiàn)將教學過程及初步探索的經(jīng)驗總結如下。
一專業(yè)背景分析
1開展優(yōu)勢
2012級藥物制劑正值大學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思維比較活躍,利于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進行部分PBL教學?!睹庖邔W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對2012級藥物制劑專業(yè)而言,包括免疫學和病原生物學兩門學科,聯(lián)系緊密,適合以一種病毒或細菌致病引發(fā)免疫致病機理及用藥的探討,符合專業(yè)培養(yǎng)目的。
2面臨困難
對2012級藥物制劑專業(yè)而言,《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是非主流必修課,特別是免疫又比較抽象較難理解,學生們認為此課不是重要的專業(yè)課而興趣不高。其次,藥劑專業(yè)學過的醫(yī)學基礎課較少,對病例做出診斷和鑒別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這都促使我們思考并認真研究,在教學實踐中只有充分尊重和反映這些規(guī)律,才能真正搞好教學。
二PBL教學實施過程
1學習分組
PBL教學采取分組討論形式進行,28人隨機分成2組,每組自選1位組長和1名記錄員。
2案例編寫
PBL案例的編寫是影響PBL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主要原則有:問題難易適中,符合學生專業(yè)背景和認知水平;設計結構不良性案例,可更多地引起學生們對解決問題的吸引力;從貼近臨床實際面臨的常見案例中提取,讓學生愿意去思考、提問,并進而查閱相關資料??紤]到本門課程免疫學和病原生物學兩門課程整合的現(xiàn)實情況和大綱中必須重點掌握的內容,我們就肝炎病毒一節(jié),結合了抗原、抗體、免疫應答、超敏反應等內容,組織了微生物老師、免疫學老師、傳染科醫(yī)生、統(tǒng)計學老師、病理老師等參考宋國杰等編寫的《基礎醫(yī)學PBL教學案例》[2],修改形成了適合本專業(yè)學生的《肝炎病毒是禍首》PBL案例,共三幕。教師在教案中還列出主要問題和關鍵詞。
3集中討論
這一案例每組有2次集中討論機會。在每次討論前學生根據(jù)案例各幕材料提出的問題,由記錄員記錄,然后集中合并類似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自我認領,通過教科書、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等途徑去查閱問題相關的材料做好準備。集中討論時,組長鼓勵每個組員提出各自的觀點,讓大家相互合作使問題在探討的過程中得到解決。教師不回答任何問題,及時肯定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與優(yōu)點,引導其踴躍發(fā)言,拓展其思維過程,并使問題的探討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在集中討論時,學生們暴露出的知識短板讓教師們深思和反省。期間第二小組主動就提出的問題和找到的解決方案進行匯編打印,學習氣氛濃厚,學習效果明顯優(yōu)于另一組。
4評量反饋
PBL教學結束后,參考臺灣中山大學PBL教學評量表進行生對師、師對生、學生自評與互評、學生對課程等4方面的評價。生對師的6點評價中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分別占62.5%和32.7%,其中得分最高是“教學目標清楚”,得分最低是“教師會適當引導學員邏輯思考與判斷”適當?;ピu的11點評價中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分別占51.9%和39.6%,其中得分最高是“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高昂”,得分最低是“本組同學均很認真的收集資料”。學生對課程的12點評價中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分別占59.3%和36.0%,其中得分最高是“教師引導PBL的進行方式適當”,得分最低是“PBL教師設備充足”??磥韺W生們對這種教學方法非常感興趣,能夠達到預定的目標并有良好的互動,對這種教師退居二線但引導的方式表示理解和贊同,但仍有少數(shù)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強,在收集資料方面、參與討論方面等不夠認真。
三PBL教學實施體會
1提升教師業(yè)務能力
PBL教學法中,集體討論和查找資料時教師雖然處于輔助地位,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3]。PBL教學前必須首先要轉變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從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成長出來的教師,若非真正意識到PBL教學的精髓,恐怕會處于“恐慌”中,怕學生不會主動學,怕學生學得不夠深刻,流于形式,在討論時不自覺得“長篇大論”。在集體討論,教師應該放手,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并積極思考,循序漸進并抽絲剝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拓展其深入思考,并最終推動其產(chǎn)生主動學習,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掌控局面的能力。在設計教案時,必須聚集多方面的專家進行反復討論,反復修改,設計出一個經(jīng)得起推敲、與臨床實際相符、與教學目的吻合的案例。同時,設計教案也是對教師自身知識的補充和提升。我們參考了多本公開出版的PBL案例,但是沒有一本是與本專業(yè)、本年級層次相關的案例,或者有一些案例由于對象、時間等原因尚未考慮到其他一些問題,所以我們根據(jù)本校本專業(yè)的具體情況,又組織專家進行了多次討論和修改。
2調動主觀能動性
在集中討論和資料收集階段,我們發(fā)現(xiàn),任何學習方式成功的關鍵,最重要的是能否激發(fā)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問題。主觀能動性是學生個人問題,但是教師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如何用PBL教學的優(yōu)點更多地吸引并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一點是PBL教學能夠順利實施的關鍵,也是讓Problem-based Learning進而成為一個學習思維,融入到學生一生的學習習慣中的關鍵。這些跟教案的吸引程度、教師的引導能力都有莫大的關系。所以學生互評中得分最高的是“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高昂”,即是此次PBL教學成功了一半。endprint
3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學生要解決案例中的問題,不像以往會有教師來解惑,如果學生沒有經(jīng)過思考根本連疑惑都產(chǎn)生不了;在PBL教學中必須小組成員互相合作、相互溝通、達成共識,如果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需要提煉問題,然后通過圖書館、網(wǎng)絡資源等手段獲取大量資料,在魚目混雜去偽存真地獲取正確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協(xié)作共贏的團隊精神、敢于表達的溝通能力和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此次PBL過程中,96.4%的學生認為“此次小組學習對自己知識的增進很多”,82.1%的學生認為“此次小組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影響很大”。
4促進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習過程的指導和改進,強調評價信息的及時反饋,旨在通過經(jīng)常性的測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改進教師的教學水平[4]。我們認為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所以在本課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我們形成性評價由實驗課情況、課堂提問表現(xiàn)和PBL表現(xiàn)共同構成,PBL表現(xiàn)占總評價的20%。有意思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期末成績與PBL表現(xiàn)沒有特別的相關性。有些學生思維敏捷,能夠提出很好的問題,但是期末的應試成績處于中等水平;有些學生討論中表現(xiàn)不突出,但是期末成績中上。其實這正是表明了PBL教學在形成性評價和最終總體評價中的價值和重要性,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客觀情況,擺脫了唯考試論的導向,也向學生們傳達了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以培養(yǎng)綜合素質人才為目標的信息。同時,在討論中學生們體現(xiàn)出的知識弱點也一覽無余,有利于教師重新審視如何深入淺出地講解某些重點、難點問題。
綜上所述,本項目擬通過在藥劑學專業(yè)微免課程中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探討PBL教學理念的具體運行模式,嘗試建立符合我校校情和專業(yè)特點的PBL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著力培養(yǎng)具有良好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澤生,冼利青.麥克瑪斯特大學“問題學習法”[J].復旦教育論壇,2003,1(3):85-88.
[2]宋國杰,梁強.基礎醫(yī)學PBL教學案例[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3]俞穎,李曉,黃麗麗,黃荷鳳.淺談PBL教學模式下教師的重要性[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2,20(20):116-118.
[4]姚蘭芝.試論形成性評價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高教,2012(2):95-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