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鋒
最近在在學習中石化和周邊企業(yè)的的各類事故通報時反思:為什么一次次的事故,一次次的學習,一次次的反思,然而事故仍然再一次次的發(fā)生。是管理不到位?是員工的安全意識淡薄?是員工的業(yè)務素質不高?是設備不夠先進?
大部分事故原因都不是很復雜,而且造成事故的直接責任者的業(yè)務素質也不低,有的還是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老職工,能說他們安全意識不強嗎?能說他們業(yè)務技能不高嗎?學過的、聽過的、見過的事故不可謂不多,為什么還會這樣?
“違章、麻痹、不負責任”是決大部分事故的根源所在,那么跟這三大敵人的斗爭我們?yōu)槭裁纯偸菙∠玛噥恚?/p>
當然,一次事故跟一次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不盡相同,但不外乎人、機、環(huán)境、管理四個方面的因素。而解決起來效果最明顯的應該是針對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來采取措施,我們可以從設備方面進行更新改造,使設備達到本質安全,這樣既便發(fā)生了人的不安全行為,也不容易導致事故。但設備的更新改造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兩年就能完全解決的,這要根據企業(yè)財力、物力和人力情況逐步推進。對于工作環(huán)境來說,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容易去改變的,我們只能針對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來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從發(fā)生的這些事故來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故是人的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人的因素非常復雜,人的文化素質、業(yè)務技能、家庭背景、成長環(huán)境、心理狀態(tài)等等復雜多變的因素是最活躍的最不易控制的因素,需要進行長期的、不間斷的、認真細致的工作。從管理的因素來說,企業(yè)的安全管理制度雖然逐步建立健全了,但制度的執(zhí)行是個很關鍵的問題。執(zhí)行力的問題不光是一線員工的問題,各級管理人員執(zhí)行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我這里重點要說的是就是管理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要以身作則,做遵章守紀的模范。一線員工在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許多問題,各級管理人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據了解,大部分情況下,員工是能夠按規(guī)程制度、按規(guī)定程序開展工作的,但如果是在特殊情況下,面對人員少、任務重,為了趕勁度,搶時間,搶速度,于是就“靈活”一點,“特事特辦”了。有時,一些習慣性違章行為的發(fā)生,管理人員也在現場,卻見怪不怪,似乎習以為常,并不予以制止。沒有制止,沒有提醒,就是默認,就是縱容。管理人員在現場,可以不按規(guī)程制度辦,管理人員不在現場,習慣性違章就更肆無忌憚了。
各級管理人員要帶頭執(zhí)行規(guī)程制度,不要只是在會上講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到生產、工作現場就忘了自已會上講的和要求的,看到違章情況不聞不問,在工作現玚不配戴安全帽、甚或隨意表態(tài)、違章指揮,這給現場的員工造成較壞的影響。我們的員工對安全生產工作跟著走形式、走過長,檢查匯報時夸夸其談,實際工作敷衍了事。特別嚴重的是,管理人員群體出現的違章行為,就更使我們的員工產生一些心理定式,找到了不遵章守紀的救命稻草,從而大家就不再是習慣性遵章,而是習慣性違章。所以,對于安全生產工作,管理人員一定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員到一線工作,對一線員工進行指導幫助,大家是非常歡迎的,但經常會出現說法不一,要求不同的情況,這說來也比較正常,對一些問題的看法,站的角度不同,觀點也會不同,我們的一線員工若工作認真負責,集思廣益,總結歸納,可能會使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圓滿,是件好事。怕就怕我們有的管理人員,不問青紅皂白,具體情況不清楚、不了解,想當然,信口開河,隨意下指示,做決論,提要求,搞得一線員工無所適從,大家不清楚到底誰說的對,應該按誰的要求辦。于是乎管理人員的要求在一線員工心目中的份量大打折扣,隨之安排的工作任務也大打折扣。形成一線員工工作懈怠,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對安全生產工作走形式,走過長,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致事故的發(fā)生。所以,強化各級管理人員的執(zhí)行力工和工作責任心,改變各級管理人員的工作作風,讓管理人員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起模范帶頭作用,起表率作用,上梁正,下梁才不會歪,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才會越來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