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土報》3月4日文章,原題:為什么以色列應歡迎中國的投資 我們參加聚會遲到了,卻還在徘徊。中國是慷慨的主人,以數(shù)十億美元外國投資的形式示好,但客人們低聲耳語,勸我們接受款待前三思。 主人的好意難以拒絕,但他也是名暴發(fā)戶——野心勃勃,貪婪,不可信賴。我們說,這些指控只是種族主義偏見。就像美歐暴富那會也不討人喜歡,憑什么中國就該有所不同?但另一面,我們又有點擔心跟中國太過接近,畢竟這個國家正在無可爭議地崛起,但到底是朋友伙伴,還是仗勢欺人者? 過去9年來中國人對外投資7800多億美元,涉及從石油開采、水壩修建到電影院線的各個領域。但是,盡管中以關系迅速發(fā)展的說法被一再提及,以色列只占其中的0.2%。以色列創(chuàng)新能力與中國制造業(yè)的新聯(lián)姻備受關注,奇怪的是,實際行動卻一直限于舊經(jīng)濟領域。中國光明食品公司看中以最大食品生產(chǎn)商Tnuva。另一個中國集團正等待批準,收購以最大保險商之一Clal約1/3的股權。此類交易大多并非為購買以色列的技術,而是收購企業(yè)。這令人費解。因為外國投資者通常避免以色列市場——既小又擁擠。 但歡迎中國投資的理由不少。中國必然會更深度地涉足中東,把北京拉入我們的帳篷在政治上更為有利,即便他們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朗的利益要大得多。與美歐不同,我們與中國人并不直接競爭大商品制造,如汽車、飛機、機械等。我們應樂于分享自己的技術。 令人意外的是,中國涉足以企業(yè)居然引發(fā)很大反對。拿Tnuva的出售來說,有人稱這危及以食品安全,還有人擔心光明把生產(chǎn)轉移到中國國內(nèi)。的確,中國的食品藥品安全記錄有問題,但Tnuva仍是向以色列而非北京的監(jiān)管機構負責。中國也不會把生產(chǎn)轉至廣東,將Tnuva的數(shù)千員工和供應商丟到大街上,原因很簡單,其產(chǎn)品不是那種能在遙遠工廠制造、然后廉價銷往以色列的。英國公司控股Tnuva時,以色列沒人反對,Osem公司為瑞士雀巢公司所有,Telma公司屬于聯(lián)合利華已多年。若中國人認為其中有種族因素作怪,完全有理由。 還有種錯誤觀點,認為應張開雙臂歡迎中國,讓北京充當制衡美歐的力量。這是胡說。美國仍是我們最大的靠山,歐洲是我們最大貿(mào)易伙伴,其多年來對以投入要比中國迄今的投資多得多。明智做法是,熱情對待中國,但不要太過熱情。我們?nèi)允敲绹宿k的聚會的客人,但與中國人一樣,首先要關照好自己?!ㄗ髡叽骶S·羅森伯格,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