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夷
2014年,將是澳大利亞大放異彩的一年,這一年,澳大利亞將是G20的輪值主席國。由澳大利亞主導的2014年G20,將散發(fā)怎樣的光芒?2014年,中國與澳大利亞的合作重點為何?《經濟》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芳安(Frances Adamson)。
積極籌備 議程務實
孫芳安告訴《經濟》記者,相比起以往各年的輪值主席國,澳大利亞主導的2014年G20將更加務實。
在2月14日舉行的澳大利亞駐華使館新聞發(fā)布會上,孫芳安向媒體表達了澳大利亞擔任2014年G20輪值主席國的信心:“二十國集團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表現(xiàn),反映出其具備采取果斷行動令人民生活發(fā)生切實和積極改變的能力,而澳大利亞的歷史和地理位置決定了我們應該擔任的角色及我們該如何參與全球事務?!?/p>
據了解,二十國集團成員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85%,貿易額占全球的75%,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澳大利亞的輪值主席年給了澳大利亞一個寶貴機會來影響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政策,為健康、持續(xù)增長和強韌的世界經濟做出貢獻。實現(xiàn)這些目標,不僅能促進全球經濟社會共同發(fā)展,還能夠促進澳大利亞本國的就業(yè)、生活和長期繁榮。
2014年的G20領導人峰會將于11月15日-16日在布里斯班會展中心舉行。2012年12月1日,澳大利亞加入了二十國集團“三駕馬車”(成員還有2013年主席國俄羅斯與2015年主席國土耳其)。2014年,“三駕馬車”也將通力合作,確保二十國集團日程的延續(xù)性。
關于G20峰會之前的各項籌備會議議程,孫芳安透露:“2014年,澳大利亞國庫部部長將主持一系列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間關于金融及宏觀經濟問題的討論,其中2月22日至23日期間的會議在悉尼,9月20日至21日在凱恩斯還有另外一次會議。此外,他們還將在美國舉行的國際會議間進行至少兩次會晤,財政部和中央銀行的高級官員也將舉行多次會議,其中一次將在巴西阿拉戈斯州的卡佩拉召開。”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還將加強與其他國際組織及非二十國集團成員的國家間的交流。昆士蘭工商界、社區(qū)和政府機構的高層代表組成了昆士蘭集團,將在澳大利亞擔任G20輪值主席期間推介昆士蘭的風采。
為協(xié)助落實各項議程,澳大利亞總理辦公廳和內閣成立了二十國集團工作組,與其他聯(lián)邦、州和地區(qū)政府機構攜手協(xié)調政府的政策議程,為會議運行安全提供保障,而國庫部則負責組織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
提倡民營主導的增長和就業(yè)
孫芳安表示,作為輪值主席國,澳大利亞將堅決奉行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原則,并將重點放在國際行動能夠發(fā)揮作用的領域。
一是貿易領域。2013年世界貿易增長額為2.5%,而經濟危機前平均水平都有6%。經濟穩(wěn)步復蘇的同時,世界貿易拖了后腿。澳大利亞鼓勵G20集團成員實施改革,促進貿易增長,具體來說,就是減少貿易壁壘、降低貿易成本,更好地將服務業(yè)整合進全球經濟,完成與貿易相關的結構改革。澳大利亞也將于2014年7月專門舉辦一次貿易部長會議,也將盡快簽署在巴厘島達成的貿易便利化協(xié)定。
二是基礎設施。強勁可持續(xù)的經濟需要強健的基礎設施。發(fā)展中國家需要新的基礎設施,而發(fā)達國家需要重建基礎設施,幾乎所有國家都面臨著為所需基礎設施融資的困難。作為會議主辦國,澳大利亞將把政策制定者、金融家和建造商匯集在一起,共同商討提高長期基礎設施融資的切實可行的辦法。
三是稅收。全球化對稅收的影響越來越突出。一些國家的稅收政策與服務發(fā)展和數字技術普及明顯不配套,企業(yè)利用稅收而不是市場獲利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公司在其獲利的國家繳稅常常得不到落實。孫芳安希望各國領導人在布里斯班的峰會上就此展開開誠布公地討論。
四是銀行與金融業(yè)。國際銀行與金融體系的改革是2014年二十國集團會議的重要議程之一。相關議程的目標在于幫助加強金融行業(yè)的適應能力,確保IMF和其他國際金融機構更好地反映21世紀的現(xiàn)實。
五是發(fā)展。對許多非二十國集團成員國來說,發(fā)展工作也是一項重要內容。發(fā)展是二十國集團總體目標的核心訴求,而其總體目標是實現(xiàn)讓所有國家受益的全球增長。2014年,二十國集團的發(fā)展議程將聚焦于增加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協(xié)助發(fā)展中國家加強稅收系統(tǒng)以及擴大正式金融服務的應用和降低轉賬匯款的成本。
G20今年對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視也值得一提。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伯特撰文描述2014年G20議程,文中提道:“沒有強大經濟的支撐,就不可能有強大的社會,沒有盈利的民營企業(yè),也不可能有強大的經濟體。世界面臨同樣的挑戰(zhàn),我們提倡可持續(xù)的由民營主導的增長和就業(yè)?!?/p>
澳大利亞政府財政部駐中國高級代表、公使銜參贊麥燁明(Adam McKissack)也提出:“為實現(xiàn)強勁、可持續(xù)和平衡的經濟增長,我們要通過民營經濟促進經濟發(fā)展,建立全球經濟復原力?!?/p>
中澳農業(yè)合作前景廣闊
2014年,澳大利亞與中國將分別主辦二十國集團會議和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孫芳安認為,在通過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配額改革形成的更具代表性的全球經濟管理框架中,兩國具有共同的國家利益、積極而有成效的雙邊關系,更何況,兩國的自貿(FTA)談判正在穩(wěn)步推進中,對于貿易自由化有著共同的承諾。在二十國集團關鍵事務中,澳中兩國也有著同樣看法——會議內容必須聚焦于其最初的使命,促進強健可持續(xù)的經濟增長。
孫芳安認為澳中兩國尋找機會實現(xiàn)亞太經合組織和二十國集團間的協(xié)同互補有著重要意義,首先在基礎設施融資和地區(qū)貿易協(xié)定領域兩國可以協(xié)同合作。另外,兩國的會議內容也應盡可能互相加強和支持。
“我們各自的籌備工作正在進行中,兩國已經展現(xiàn)了密切合作的意愿,兩國官員正在準備一次討論會,探討我們能夠做出聯(lián)合貢獻的領域。成功舉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這將為世界經濟與國際合作注入新的動力?!?/p>
中澳兩國的經貿合作一直在穩(wěn)步前進。2013年11月20日,澳大利亞貿易與投資部長安德魯·羅布在訪華期間接受《經濟》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正向可持續(xù)經濟轉型之中,與澳大利亞的服務業(yè)交流將會對中國的經濟轉型有極大裨益。為發(fā)展農業(yè),澳大利亞的許多農場也需要來自中國的投資。這個世紀,水安全、食品安全與保障變得尤其重要,我們需要大力發(fā)展農業(yè),以應對不斷增長的對高質量、清潔、綠色食品的需求。為得到投資,我們看到了加速FTA談判的重要性。FTA達成對中國的長足利益、滿足中國政府對投資的需求也有幫助?!?/p>
談到中澳兩國在農業(yè)方面的合作,孫芳安重點提到了澳大利亞的牛肉出口:“雖然中國是僅次于美國、巴西的世界第三大牛肉出產地,但需求的增加也導致了進口的增加。因為可持續(xù)的收入增加與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總體的蛋白質消費需求上漲了?!?/p>
傳統(tǒng)意義而言,中國并不是澳大利亞牛肉的主要市場。2011年到2012年,澳大利亞全部出口額為94.83萬噸,而出口到中國的只有0.77萬噸。但孫芳安告訴記者:“2012年到2013年,情況出現(xiàn)變化,澳大利亞牛肉出口世界總量是101.39萬噸,而出口到中國的總量達到了9.23萬噸。澳大利亞有利的動物健康狀態(tài)促進澳大利亞健康、高質量牛肉供給地形象的形成。”
孫芳安透露,澳大利亞農業(yè)和經濟資源統(tǒng)計局(ABARES)預測由于新興市場國家對牛肉不斷增長的需求,澳大利亞2013年至2014年度的牛肉出口將增長7%,達到110萬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