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瑾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做到教子而不管子:管是用脾氣,任自己性子找其錯處,拂逆孩子的長處;教子則是以身作則,把孩子領在道上,并時常講述長輩的優(yōu)點、恩德,培養(yǎng)孩子的德根。目前,這項工作不少是由社會上熱愛教育的母親代勞。
劉秋歌:“好媽媽”是一首柳暗花明的歌
“好媽媽”叫劉秋歌,是一名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一天傍晚,劉秋歌來到兒子同學家。那是個老師不敢管、同學不敢惹的孩子,剛讀初一的兒子已屢次被他勒索。劉秋歌以了解兒子情況為由,約他單聊,男孩心知肚明,走向樓道,擰著頭不說話。
“孩子,阿姨之所以叫你出來,是怕家長知道了打你,阿姨也不想去學校,怕對你影響不好……”輕柔的語調成功扯破男孩滿臉的倔強不屑。
劉秋歌常受邀到各地講家庭教育課,所有人都以為她家很有錢。當?shù)弥獎⑶锔璧恼n,可以幫無數(shù)家長接納自家孩子,且從不收費時,男孩頗受觸動……“阿姨有點冷,你幫阿姨暖一下手好嗎?”被那雙細長顫抖的手握住時,劉秋歌知道自己又多了個朋友。
劉秋歌的感恩課,連附近的肉販子都喜歡:只要她開講,那天的生意保準好!課后,家長們個個鼻紅眼腫,總會割上二斤肉、提上一條大魚,奔往父母公婆家。
“只有承擔起一個好媳婦、好女兒、好妻子的責任,你才可能成為一個好母親?!焙芏嗄赣H對孩子抱怨不止,聽完這些,都不吭聲了。
曾經的劉秋歌和她們一樣。往事歷歷在目:公婆疼孩子,買來愛吃的,她總一把奪去,邊扔邊數(shù)落,垃圾食品,別喂我兒子;她脾氣大,講究多,趁她不在家,公婆才敢一把抱住孫子,好好親熱一番;她對丈夫一見鐘情,后來卻越看越不順眼;家“戰(zhàn)”頻發(fā),連桌椅也不能幸免,踢踢打打,心里不順氣時總用得上……
兒子漸漸長大,問題也越來越多——她的教育徹底失靈了。懷孕后她就辭職在家教子、翻遍中外典籍,到處咨詢教育專家……教育出問題?不應該呀!
要不是北京之行,她永遠意識不到是自己出了問題。其實,那為期一周的家庭教育學習,劉秋歌就學會了一句話:找別人的好處。
找別人的好處?婆婆、丈夫嗎?
從北京回來,劉秋歌覓屋另住。一天,婆婆做了饅頭,讓她去拿,一進廚房,劉秋歌就吃開了。“媽,您做的饅頭真好吃!又甜又筋道,有時間教教我啊。”婆婆一聽,疲態(tài)盡褪,笑容大綻!沒隔兩天,又調餡和面蒸饃煮餃,不顧嚴寒,騎著三輪車送到劉秋歌手里,看著滿筐的包子、花卷、窩頭,再看看累得氣喘吁吁的婆婆,劉秋歌落了淚。
城東開了家牛肉湯館,湯濃色白,爽滑鮮香。一大早,劉秋歌和兒子還沒起床,丈夫就提了三碗回來?!敖o爸媽送沒……老公你真好,把我們娘倆看得比爹媽還重要。”她語柔聲軟,丈夫的臉卻紅了。
老實善良,勤儉持家……她越來越發(fā)現(xiàn)婆婆的優(yōu)點,丈夫也越來越關心她,孩子也變得越來越好。
因為曾經傷痛,所以悲憫。一天,又一對夫妻淚流滿面找她幫忙,據(jù)說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們跑遍了整個中國。那是個患重度抑郁癥的孩子,停學兩年、嚴重幻覺、眼神呆直,且不時發(fā)出刺耳的尖叫……第一次看到時,劉秋歌嚇出冷顫,心生退意。
然而第二天,她就“上工”了。孩子從小被父母扔在爺爺家,成績拔尖卻不擅于與人溝通,同學孤立,老師不理解,父母苛責……是爺爺?shù)娜ナ雷罱K折斷了他所有的希望。
緊閉的窗簾成功鎖住一室黑暗,連劉秋歌,也似乎完全沉浸到他的世界里。他躺在陽光未曾到過的地方,她亦半躺著,和著《愛和樂》之旋律,不時撫摸下他的頭和手;她每天朗讀他最愛的《老人與海》,書中那深愛著爺爺?shù)穆Z林,多像這個躺在身邊的病孩子啊,這認知常讓她忍不住輕聲啜泣。
有時,她會輕聲呢喃:不知怎么回事,阿姨特別喜歡你,覺得你就是我兒子,如果你能做我干兒子就好了……不久后的一天,劉秋歌正準備出門,那孩子跑過來,清晰無比地叫了聲:干媽。
得到肯定后,劉秋歌開始“自作主張”:先是引陽光入室,光線透過窗欞,灑在孩子身上,她抱住他,陪他一起適應;她還常騎單車帶他回老家、一路唱歌、說話、聽鳥鳴。三個月后,在爺爺墓前,他終于宣泄出滿腔的“愛恨情仇”。
多年過去了,那孩子已完全從那場噩夢中走出,現(xiàn)在已高三在讀,對她的稱呼,又由“干媽”變成了“娘”。
紀利霞:給貧困孩子一份有尊嚴的愛
聽到自己需高位截癱的消息時,紀利霞只有24歲。她開始交代父母,存折放哪了,誰誰欠了自己多少錢,父母一聽就哭開了,生怕女兒活不下去。
剛下海創(chuàng)業(yè)就出了嚴重車禍,別說賺錢養(yǎng)家了,到頭來還成了父母的累贅,紀利霞躺在父親購來的海綿墊上,懊惱了半年。床頭,懸著個一二十斤的砣,她脖子粉碎性骨折,需要用砣吊著,一天24小時持續(xù)牽引。
可能是沖著孝心吧,后來上天又把健康還給了她,還附帶贈了她一份“女漢子”的俠氣:無論在哪工作,同事們都戲稱她為“拼命紀郎”。最忙的時候,剛放下手頭的活兒,就要一路加急,去趕晚上11點從北京返濟寧的車,時間就如嚴絲密合的齒輪,不出意外的話,第二天,她會準點出現(xiàn)在公司的例會上。洗臉刷牙、吃飯補覺?哎,忙起來,她哪還顧得上這些!開完會,又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地方,饅頭咸菜等,均需隨身攜帶。
紀利霞現(xiàn)在是山東鄒城哈佛連鎖幼兒園園長,孩子們都叫她“紀媽媽”。她資助著好多個貧困孩子,雖說工作忙,在這事上卻不含糊:必定親自去孩子家實地考察,還要與孩子談談心。她資助的那個曾蹲在地上,用木板、磚頭搭建寫字臺的孩子,現(xiàn)在已經讀大學了。
每到寒暑假,紀利霞會邀請孩子們來幼兒園勤工儉學,末了還要發(fā)實習工資,但紀利霞樂此不彼,說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自尊;買來的新衣服她會先剪掉標簽,洗洗再送給孩子們,只說是半舊衣服,不想讓他們覺得欠她太多。
紀利霞常給幼兒園小朋友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yè),比如幫父母捶捶背、洗洗腳……有時則是說一句溫暖的話??上驳氖?,很多父母也因此學會了感恩、報恩。endprint
紀利霞的婆婆患有甲癬,腳趾甲有一兩厘米厚,每隔一個多月,紀利霞就要像削鉛筆一樣,仔細幫婆婆削薄它,這一削就是十幾年,婆媳關系勝似母女。
之所以說勝似母女,是因為十幾年后的一天,紀利霞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從未給媽媽洗過腳。那天,她執(zhí)意為媽媽洗了腳,媽媽看起來很害羞、不知所措,也就是那一次,紀利霞終于知道,她的媽媽,原來也和婆婆一樣,有一兩厘米厚的腳趾甲。
王麗芹:社區(qū)領導客串“間諜媽媽”
王麗芹有時覺得自己像個間諜,這不,一接到信號,便將手中活計一扔,火急火燎出了門。遠遠看到那人,她便慢了下來,踱起方步,一臉的輕松愉悅,絲毫看不出是故意來“邂逅”某人的。她費盡心思要遇到的,其實并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她所管轄社區(qū)的一個孩子;給她通風報信的也不是別人,是那孩子他媽。
王麗芹是山東蓬萊武霖社區(qū)黨支部副書記,頗有威信,每次選舉都是高票通過,這可不是吹牛,單看每天這么多人找她幫忙就知道了。婚喪嫁娶、家長里短就不說了,連孩子不喝奶,紅燒肉做不好吃都找她請教??粗焙鸷鸬膩碚?,王麗芹總是先避重就輕,穩(wěn)定住對方情緒,再分析問題,提綱挈領,輕輕一拽,準能一針見血,指出癥結所在。來找她的人越來越多,連社區(qū)的孩子也喜歡親近她,遇到時總親切地喚聲“王媽媽”。
她懂得迂回作戰(zhàn)的好處。那孩子走到跟前,她先是找優(yōu)點夸贊一番,待對方面露喜色,她便話鋒一轉,言歸正傳,她謹記自己是來驗收“成果”的。
這孩子正讀初中,帥氣又懂事,卻突然厭學,已在家呆了半個多月。他母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慌忙去搬王麗芹。上周,王麗芹假裝買茶來到他家店鋪。當時,男孩正斜躺在沙發(fā)上看武俠小說。“喜歡看小說的孩子都是有理想的孩子,不僅如此,還有狹義心腸、仗義。”兩句話沒說完,他撲騰就坐了起來,趕忙給王麗芹讓座??茨泻⒛赣H已借故外出,王麗芹才如發(fā)現(xiàn)新大陸般,問他為啥沒去學校,男孩羞澀地告訴她,班里不少女生給他寫信,他不勝其擾。
她經常幫家長勸解孩子,也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只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將心比心,有時甚至不需要去想辦法,孩子的問題就自動化解了。之后再多強調下周圍的正面能量,比如家庭條件好、聰明有個性、將來必定會有個好前途之類的,雖都是鼓勵的話,但足以幫孩子們對抗負面情緒。
聊完,王麗芹喜上眉梢,原來孩子是出來買學習用品的,準備明天回學校呢!之后,她趕緊向孩子母親“匯報”詳情,不忘提醒她多發(fā)現(xiàn)孩子優(yōu)點,當講到孩子向她表態(tài),以后不會再讓母親擔心時,孩子的母親哭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