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軍+張相寧+趙金星+范樂天+李明高
摘要:在列車運行中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瞭望條件,對列車的安全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影響瞭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和照明設備兩個方面,文章以動車組司機室前照燈照明為例,闡述了基于DIALux軟件的列車司機室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校核分析方法。
關鍵詞:列車司機室;前照燈;DIALux;列車照明
中圖分類號:U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6-0156-03
在列車運行過程中,乘務員主要依賴于機車燈光照明來瞭望,以此方式來獲知道路前方的信息,若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乘務員立即采取措施,以保證列車安全。因此,在列車運行中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瞭望條件,對列車的安全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影響瞭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和照明設備兩個方面,其中,選擇合適的照明設施是提高瞭望效果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徑之一。
列車夜晚前方照明設施有前照燈和副前照燈,而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直接影響乘務員在夜間瞭望的距離和效果。校核動車組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及照射效果的最佳方式是實際測量,但是在設計階段,無法對實車進行實測校核,只有依據(jù)列車前照燈的配光特性,進行前照燈照明仿真校核分析。而DIALux是一款由德國軟件公司開發(fā)的、著名的、免費的專業(yè)照明設計軟件,用此軟件對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分析,不但可以大幅提高前照燈照明參數(shù)合理性,而且可以減少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
1 校核分析標準
根據(jù)前照燈中對光照性能的規(guī)定,前照燈基準軸上的光強度及照射距離(參考值)不應低于表1中的
規(guī)定。
2 校核分析原理
2.1 照射距離校核
首先根據(jù)列車前照燈配光特性,建立燈具模擬文件,并建立列車前照燈模擬場景,對前照燈照明情況進行模擬;在軌道正前方建立校核平面,平面尺寸選為0.6m*0.6m,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由于眼睛能夠感知的最小照度為10-12Lux,一般以照度12Lux為可見標準,判斷動車組前照燈的最遠照射距離。
2.2 發(fā)光強度校核
首先根據(jù)列車前照燈配光特性,建立燈具模擬文件;并建立列車前照燈模擬場景,對前照燈照明情況進行模擬;在軌道正前方,按照參考距離,建立校核平面,平面尺寸選為0.6m*0.6m,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根據(jù)照明相關公式,可計算光軸方向的發(fā)光強度:
I=E*S2
式中:
I——發(fā)光強度,單位為坎德拉(cd)
E——光照度,單位為勒克斯(Lux)
S——發(fā)光面至測試面的距離,單位為米(m)
3 校核分析步驟
圖1 列車前照燈燈具配光曲線
以某動車組為例,對其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
首先需要根據(jù)動車組司機室情況,建立列車前照燈校核模型,根據(jù)動車組車頭特點,確定高速列車前照燈燈具裝配位置及投射角度。根據(jù)前照燈的裝配關系,確定前照燈燈具裝配位置和投射方向,并對模擬中其他不影響前照燈的部件進行了簡化,對于模擬外環(huán)境,模擬為無外界照明其他照明條件的全黑環(huán)境。對于地面及路況情況的模擬,設定鐵軌為直線,模擬長度為500米。根據(jù)以上要求,建立列車前照燈模型效果如圖1所示:
3.1 燈具文件建立
為了精確的計算列車前照燈的照明情況,需要對列車所采用的前照燈具進行模擬,編制出專業(yè)照明軟件的燈具插件,以便于照明模擬計算。燈具文件采用北美照明工程師協(xié)會提出的IES推薦配光資料電子版轉(zhuǎn)換標準格式,并按照動車組前照燈配光曲線和燈具功率編制列車前照燈燈具文件。其燈具文件的配光曲線及相關參數(shù)如圖2所示:
圖2 列車前照燈燈具配光曲線
圖3 列車前照燈照明效果模擬圖
燈具位置及投射角度的確定是依據(jù)當前列車模型的燈孔位置及方向來確定。根據(jù)當前列車模型中燈具的裝配關系,車前照燈位置及投射角度如表2所示,其計算模擬圖如圖4所示。
3.2 照射距離校核
對動車頭等的測試方法為:前照燈的照射距離采用目視法試驗,至少視覺正常的3人為觀察者,被觀察者為身穿白色衣服的行人或邊長為0.6m的正方形白色標
志板。
圖4 列車前照燈照明模擬圖
由于此處未標明被觀察者的高度或正方形白色標志板的高度,因此在仿真模型構(gòu)建時,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并且其最高位置為中國成年人第50百分位人身高的位置。即在車體正前方1.636m處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分布規(guī)則為,在可能出現(xiàn)最大照度值處按每隔5米分布一個計算平面,其余按10米或50米或100米進行分布??偣卜胖?6個計算平面。通過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并根據(jù)其平均照度值,確定可視距離。在確定最遠可視距離中,以照度12Lux為可見標準,判斷動車組前照燈的最遠照射距離。
由于動車組前照燈采用氣體放電光源,同時車型結(jié)構(gòu)可能會對燈的照射情況產(chǎn)生影響,因此根據(jù)之前提出的校核原理及步驟,將燈具安裝到車體模型上,校核前照燈照明的情況。過程如下:
根據(jù)之前建立的校核模型,對照射距離平面進行模擬計算,將燈具裝配到車體模型進行照明時,正前方測試平面照度值如表3所示,其趨勢圖如圖5所示。
由表3與圖5可知,以12Lux為判斷眼睛能夠感知的最小照度,可以得出:在裸燈進行照明情況下,其照射直線距離約為130m,在40米處列車照明平均照度最大。
圖5 列車前照燈照明趨勢圖
3.3 發(fā)光強度校核
對動車組前照燈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在燈具正前方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其測試面距燈具距離為表1所列出的參照值,并模擬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根據(jù)照明相關公式,可計算光軸方向的發(fā)光強度:
I=E*S2
式中:
I——發(fā)光強度,單位為坎德拉(cd)
E——光照度,單位為勒克斯(Lux)
S——發(fā)光面至測試面的距離,單位為米(m)
由于動車組采用氣體放電光源,其測試參考距離為450m根據(jù)校核模型模擬計算照度值,動車組前照燈的發(fā)光強度為:
前照燈中對光照性能的規(guī)定,氣體放電光源前照燈基準軸上的光強度不應低于5*105cd,因此,動車組在單燈照明情況下低于規(guī)定的標準,動車組應增加輻照燈具照明。
4 結(jié)語
本文以動車組司機室前照燈照明為實例提出了列車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校核分析方法:利用DIALux軟件,根據(jù)司機室特點,建立前照燈校核模型,按照動車組前照燈配光曲線和燈具功率編制列車前照燈燈具文件進行模擬計算,對前照燈提出優(yōu)化設計建議。此方法可以提高前照燈照明參數(shù)合理性,減少前照燈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當然,具體優(yōu)化效果仍需按照文獻[3][4]等標準在列車照度型式試驗中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王敬榮,尚忠偉,高軍平,孫偉.對機車前照燈
(頭燈)的改造方案[J].內(nèi)燃機車,2006,
(3):47-48.
[2] 李詡君.DIALux軟件在道路照明設計中的應用
[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2):99-108.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T2325.1-2325.2—2006
機車、動車組前照燈、輔助照明燈和標志燈技術(shù)條
件第1部分[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高速動車組整車試驗規(guī)
范(鐵運[2008]28號)[S].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
部,2008.
基金項目:本文系鐵道部科技項目(項目編號2012J003-C)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慧軍,男,湖南桃源人,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軌道車輛人機工程仿真計算。endprint
摘要:在列車運行中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瞭望條件,對列車的安全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影響瞭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和照明設備兩個方面,文章以動車組司機室前照燈照明為例,闡述了基于DIALux軟件的列車司機室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校核分析方法。
關鍵詞:列車司機室;前照燈;DIALux;列車照明
中圖分類號:U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6-0156-03
在列車運行過程中,乘務員主要依賴于機車燈光照明來瞭望,以此方式來獲知道路前方的信息,若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乘務員立即采取措施,以保證列車安全。因此,在列車運行中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瞭望條件,對列車的安全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影響瞭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和照明設備兩個方面,其中,選擇合適的照明設施是提高瞭望效果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徑之一。
列車夜晚前方照明設施有前照燈和副前照燈,而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直接影響乘務員在夜間瞭望的距離和效果。校核動車組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及照射效果的最佳方式是實際測量,但是在設計階段,無法對實車進行實測校核,只有依據(jù)列車前照燈的配光特性,進行前照燈照明仿真校核分析。而DIALux是一款由德國軟件公司開發(fā)的、著名的、免費的專業(yè)照明設計軟件,用此軟件對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分析,不但可以大幅提高前照燈照明參數(shù)合理性,而且可以減少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
1 校核分析標準
根據(jù)前照燈中對光照性能的規(guī)定,前照燈基準軸上的光強度及照射距離(參考值)不應低于表1中的
規(guī)定。
2 校核分析原理
2.1 照射距離校核
首先根據(jù)列車前照燈配光特性,建立燈具模擬文件,并建立列車前照燈模擬場景,對前照燈照明情況進行模擬;在軌道正前方建立校核平面,平面尺寸選為0.6m*0.6m,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由于眼睛能夠感知的最小照度為10-12Lux,一般以照度12Lux為可見標準,判斷動車組前照燈的最遠照射距離。
2.2 發(fā)光強度校核
首先根據(jù)列車前照燈配光特性,建立燈具模擬文件;并建立列車前照燈模擬場景,對前照燈照明情況進行模擬;在軌道正前方,按照參考距離,建立校核平面,平面尺寸選為0.6m*0.6m,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根據(jù)照明相關公式,可計算光軸方向的發(fā)光強度:
I=E*S2
式中:
I——發(fā)光強度,單位為坎德拉(cd)
E——光照度,單位為勒克斯(Lux)
S——發(fā)光面至測試面的距離,單位為米(m)
3 校核分析步驟
圖1 列車前照燈燈具配光曲線
以某動車組為例,對其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
首先需要根據(jù)動車組司機室情況,建立列車前照燈校核模型,根據(jù)動車組車頭特點,確定高速列車前照燈燈具裝配位置及投射角度。根據(jù)前照燈的裝配關系,確定前照燈燈具裝配位置和投射方向,并對模擬中其他不影響前照燈的部件進行了簡化,對于模擬外環(huán)境,模擬為無外界照明其他照明條件的全黑環(huán)境。對于地面及路況情況的模擬,設定鐵軌為直線,模擬長度為500米。根據(jù)以上要求,建立列車前照燈模型效果如圖1所示:
3.1 燈具文件建立
為了精確的計算列車前照燈的照明情況,需要對列車所采用的前照燈具進行模擬,編制出專業(yè)照明軟件的燈具插件,以便于照明模擬計算。燈具文件采用北美照明工程師協(xié)會提出的IES推薦配光資料電子版轉(zhuǎn)換標準格式,并按照動車組前照燈配光曲線和燈具功率編制列車前照燈燈具文件。其燈具文件的配光曲線及相關參數(shù)如圖2所示:
圖2 列車前照燈燈具配光曲線
圖3 列車前照燈照明效果模擬圖
燈具位置及投射角度的確定是依據(jù)當前列車模型的燈孔位置及方向來確定。根據(jù)當前列車模型中燈具的裝配關系,車前照燈位置及投射角度如表2所示,其計算模擬圖如圖4所示。
3.2 照射距離校核
對動車頭等的測試方法為:前照燈的照射距離采用目視法試驗,至少視覺正常的3人為觀察者,被觀察者為身穿白色衣服的行人或邊長為0.6m的正方形白色標
志板。
圖4 列車前照燈照明模擬圖
由于此處未標明被觀察者的高度或正方形白色標志板的高度,因此在仿真模型構(gòu)建時,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并且其最高位置為中國成年人第50百分位人身高的位置。即在車體正前方1.636m處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分布規(guī)則為,在可能出現(xiàn)最大照度值處按每隔5米分布一個計算平面,其余按10米或50米或100米進行分布??偣卜胖?6個計算平面。通過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并根據(jù)其平均照度值,確定可視距離。在確定最遠可視距離中,以照度12Lux為可見標準,判斷動車組前照燈的最遠照射距離。
由于動車組前照燈采用氣體放電光源,同時車型結(jié)構(gòu)可能會對燈的照射情況產(chǎn)生影響,因此根據(jù)之前提出的校核原理及步驟,將燈具安裝到車體模型上,校核前照燈照明的情況。過程如下:
根據(jù)之前建立的校核模型,對照射距離平面進行模擬計算,將燈具裝配到車體模型進行照明時,正前方測試平面照度值如表3所示,其趨勢圖如圖5所示。
由表3與圖5可知,以12Lux為判斷眼睛能夠感知的最小照度,可以得出:在裸燈進行照明情況下,其照射直線距離約為130m,在40米處列車照明平均照度最大。
圖5 列車前照燈照明趨勢圖
3.3 發(fā)光強度校核
對動車組前照燈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在燈具正前方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其測試面距燈具距離為表1所列出的參照值,并模擬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根據(jù)照明相關公式,可計算光軸方向的發(fā)光強度:
I=E*S2
式中:
I——發(fā)光強度,單位為坎德拉(cd)
E——光照度,單位為勒克斯(Lux)
S——發(fā)光面至測試面的距離,單位為米(m)
由于動車組采用氣體放電光源,其測試參考距離為450m根據(jù)校核模型模擬計算照度值,動車組前照燈的發(fā)光強度為:
前照燈中對光照性能的規(guī)定,氣體放電光源前照燈基準軸上的光強度不應低于5*105cd,因此,動車組在單燈照明情況下低于規(guī)定的標準,動車組應增加輻照燈具照明。
4 結(jié)語
本文以動車組司機室前照燈照明為實例提出了列車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校核分析方法:利用DIALux軟件,根據(jù)司機室特點,建立前照燈校核模型,按照動車組前照燈配光曲線和燈具功率編制列車前照燈燈具文件進行模擬計算,對前照燈提出優(yōu)化設計建議。此方法可以提高前照燈照明參數(shù)合理性,減少前照燈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當然,具體優(yōu)化效果仍需按照文獻[3][4]等標準在列車照度型式試驗中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王敬榮,尚忠偉,高軍平,孫偉.對機車前照燈
(頭燈)的改造方案[J].內(nèi)燃機車,2006,
(3):47-48.
[2] 李詡君.DIALux軟件在道路照明設計中的應用
[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2):99-108.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T2325.1-2325.2—2006
機車、動車組前照燈、輔助照明燈和標志燈技術(shù)條
件第1部分[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高速動車組整車試驗規(guī)
范(鐵運[2008]28號)[S].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
部,2008.
基金項目:本文系鐵道部科技項目(項目編號2012J003-C)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慧軍,男,湖南桃源人,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軌道車輛人機工程仿真計算。endprint
摘要:在列車運行中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瞭望條件,對列車的安全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影響瞭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和照明設備兩個方面,文章以動車組司機室前照燈照明為例,闡述了基于DIALux軟件的列車司機室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校核分析方法。
關鍵詞:列車司機室;前照燈;DIALux;列車照明
中圖分類號:U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6-0156-03
在列車運行過程中,乘務員主要依賴于機車燈光照明來瞭望,以此方式來獲知道路前方的信息,若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乘務員立即采取措施,以保證列車安全。因此,在列車運行中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瞭望條件,對列車的安全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影響瞭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和照明設備兩個方面,其中,選擇合適的照明設施是提高瞭望效果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徑之一。
列車夜晚前方照明設施有前照燈和副前照燈,而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直接影響乘務員在夜間瞭望的距離和效果。校核動車組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及照射效果的最佳方式是實際測量,但是在設計階段,無法對實車進行實測校核,只有依據(jù)列車前照燈的配光特性,進行前照燈照明仿真校核分析。而DIALux是一款由德國軟件公司開發(fā)的、著名的、免費的專業(yè)照明設計軟件,用此軟件對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分析,不但可以大幅提高前照燈照明參數(shù)合理性,而且可以減少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
1 校核分析標準
根據(jù)前照燈中對光照性能的規(guī)定,前照燈基準軸上的光強度及照射距離(參考值)不應低于表1中的
規(guī)定。
2 校核分析原理
2.1 照射距離校核
首先根據(jù)列車前照燈配光特性,建立燈具模擬文件,并建立列車前照燈模擬場景,對前照燈照明情況進行模擬;在軌道正前方建立校核平面,平面尺寸選為0.6m*0.6m,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由于眼睛能夠感知的最小照度為10-12Lux,一般以照度12Lux為可見標準,判斷動車組前照燈的最遠照射距離。
2.2 發(fā)光強度校核
首先根據(jù)列車前照燈配光特性,建立燈具模擬文件;并建立列車前照燈模擬場景,對前照燈照明情況進行模擬;在軌道正前方,按照參考距離,建立校核平面,平面尺寸選為0.6m*0.6m,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根據(jù)照明相關公式,可計算光軸方向的發(fā)光強度:
I=E*S2
式中:
I——發(fā)光強度,單位為坎德拉(cd)
E——光照度,單位為勒克斯(Lux)
S——發(fā)光面至測試面的距離,單位為米(m)
3 校核分析步驟
圖1 列車前照燈燈具配光曲線
以某動車組為例,對其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
首先需要根據(jù)動車組司機室情況,建立列車前照燈校核模型,根據(jù)動車組車頭特點,確定高速列車前照燈燈具裝配位置及投射角度。根據(jù)前照燈的裝配關系,確定前照燈燈具裝配位置和投射方向,并對模擬中其他不影響前照燈的部件進行了簡化,對于模擬外環(huán)境,模擬為無外界照明其他照明條件的全黑環(huán)境。對于地面及路況情況的模擬,設定鐵軌為直線,模擬長度為500米。根據(jù)以上要求,建立列車前照燈模型效果如圖1所示:
3.1 燈具文件建立
為了精確的計算列車前照燈的照明情況,需要對列車所采用的前照燈具進行模擬,編制出專業(yè)照明軟件的燈具插件,以便于照明模擬計算。燈具文件采用北美照明工程師協(xié)會提出的IES推薦配光資料電子版轉(zhuǎn)換標準格式,并按照動車組前照燈配光曲線和燈具功率編制列車前照燈燈具文件。其燈具文件的配光曲線及相關參數(shù)如圖2所示:
圖2 列車前照燈燈具配光曲線
圖3 列車前照燈照明效果模擬圖
燈具位置及投射角度的確定是依據(jù)當前列車模型的燈孔位置及方向來確定。根據(jù)當前列車模型中燈具的裝配關系,車前照燈位置及投射角度如表2所示,其計算模擬圖如圖4所示。
3.2 照射距離校核
對動車頭等的測試方法為:前照燈的照射距離采用目視法試驗,至少視覺正常的3人為觀察者,被觀察者為身穿白色衣服的行人或邊長為0.6m的正方形白色標
志板。
圖4 列車前照燈照明模擬圖
由于此處未標明被觀察者的高度或正方形白色標志板的高度,因此在仿真模型構(gòu)建時,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并且其最高位置為中國成年人第50百分位人身高的位置。即在車體正前方1.636m處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分布規(guī)則為,在可能出現(xiàn)最大照度值處按每隔5米分布一個計算平面,其余按10米或50米或100米進行分布??偣卜胖?6個計算平面。通過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并根據(jù)其平均照度值,確定可視距離。在確定最遠可視距離中,以照度12Lux為可見標準,判斷動車組前照燈的最遠照射距離。
由于動車組前照燈采用氣體放電光源,同時車型結(jié)構(gòu)可能會對燈的照射情況產(chǎn)生影響,因此根據(jù)之前提出的校核原理及步驟,將燈具安裝到車體模型上,校核前照燈照明的情況。過程如下:
根據(jù)之前建立的校核模型,對照射距離平面進行模擬計算,將燈具裝配到車體模型進行照明時,正前方測試平面照度值如表3所示,其趨勢圖如圖5所示。
由表3與圖5可知,以12Lux為判斷眼睛能夠感知的最小照度,可以得出:在裸燈進行照明情況下,其照射直線距離約為130m,在40米處列車照明平均照度最大。
圖5 列車前照燈照明趨勢圖
3.3 發(fā)光強度校核
對動車組前照燈發(fā)光強度進行校核,在燈具正前方建立平面尺寸為0.6m*0.6m的校核平面,其測試面距燈具距離為表1所列出的參照值,并模擬計算該平面的平均照度,根據(jù)照明相關公式,可計算光軸方向的發(fā)光強度:
I=E*S2
式中:
I——發(fā)光強度,單位為坎德拉(cd)
E——光照度,單位為勒克斯(Lux)
S——發(fā)光面至測試面的距離,單位為米(m)
由于動車組采用氣體放電光源,其測試參考距離為450m根據(jù)校核模型模擬計算照度值,動車組前照燈的發(fā)光強度為:
前照燈中對光照性能的規(guī)定,氣體放電光源前照燈基準軸上的光強度不應低于5*105cd,因此,動車組在單燈照明情況下低于規(guī)定的標準,動車組應增加輻照燈具照明。
4 結(jié)語
本文以動車組司機室前照燈照明為實例提出了列車前照燈的照射距離和發(fā)光強度校核分析方法:利用DIALux軟件,根據(jù)司機室特點,建立前照燈校核模型,按照動車組前照燈配光曲線和燈具功率編制列車前照燈燈具文件進行模擬計算,對前照燈提出優(yōu)化設計建議。此方法可以提高前照燈照明參數(shù)合理性,減少前照燈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當然,具體優(yōu)化效果仍需按照文獻[3][4]等標準在列車照度型式試驗中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王敬榮,尚忠偉,高軍平,孫偉.對機車前照燈
(頭燈)的改造方案[J].內(nèi)燃機車,2006,
(3):47-48.
[2] 李詡君.DIALux軟件在道路照明設計中的應用
[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2):99-108.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T2325.1-2325.2—2006
機車、動車組前照燈、輔助照明燈和標志燈技術(shù)條
件第1部分[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4]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高速動車組整車試驗規(guī)
范(鐵運[2008]28號)[S].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
部,2008.
基金項目:本文系鐵道部科技項目(項目編號2012J003-C)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慧軍,男,湖南桃源人,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軌道車輛人機工程仿真計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