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艷
早產孕婦產前應用激素的對比研究
胡培艷①
目的:探討給予早產孕婦使用激素以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預防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98例早產孕婦,所有孕婦孕周均<34周,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未應用激素進行治療,研究組應用激素的時間均>24 h,比較兩組早產兒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幾率。結果:研究組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幾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應用時間越長差異越明顯。結論:早產孕婦產前應用激素時間越長,早產兒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幾率就越低。
早產; 地塞米松; 肺成熟; 呼吸窘迫綜合征
早產兒由于孕周時間短,其各器官都尚未成熟,死亡率也很高,有報道稱低于2500 g的早產兒有12.7%~20.8%的死亡率,窒息為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使存活,也有一定幾率出現(xiàn)智力發(fā)育缺陷的情況[1-3]。近些年來,醫(yī)學各項學科發(fā)展,監(jiān)護設備不斷發(fā)展,早產兒的生存率已經有明顯的上升[4]。為探討給予早產孕婦使用激素以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預防效果,筆者將本院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早產孕婦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未應用激素進行治療,研究組應用激素的時間均>24 h,比較兩組早產兒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幾率?,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早產孕婦,所有患者均排除胎兒發(fā)育異常、先兆子癇、妊娠期糖尿病等情況。所有患者進行隨機編號,使用隨機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9例。對照組均為急診患者,均有早產臨床表現(xiàn)。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均為急診患者,均未給予激素治療,患者來院后立即給予針對處理,根據評估結果對患者實施剖宮產手術分娩,并盡力保證母嬰生命安全。研究組患者發(fā)現(xiàn)有早產危象后立即給予激素治療,激素應用時間均>24 h,給予10 mg地塞米松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點滴,1次/d,共靜點3 d,患者7 d內不可重復應用藥物。18例患者應用激素25 h~2 d,20例應用3 d,11例應用時間>3 d。并對胎兒進行監(jiān)控,給予對癥治療。兩組患者的孕周時間可通過B超檢查再結合患者的病史由醫(yī)生進行判斷。
1.3 觀察項目 對兩組患兒Apgar評分、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生率、新生兒病死率進行比較研究,以觀察兩組患者及新生兒的各項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均應用 SPSS 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表明應用藥物時間越長,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生率和病死率就越低。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生率、病死率比較 %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研究組1 min、5 min Apgar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s) 分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s) 分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1 min Apgar評分 5 min Apgar評分對照組(n=49) 5.4±0.8 6.1±0.7研究組(n=49) 8.1±1.3* 8.7±0.9*
早產指28孕周至37孕周分娩的新生兒,此階段因胎兒各組織器官尚未成熟,故其在出生時體重較輕,有報道稱早產兒體重<2500 g其死亡率可達到12.7%~20.8%,體重越低則死亡率也就越高[5-6]。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為畸形、顱內出血、圍生期窒息等。即使其存活日后也會有一定幾率出現(xiàn)后遺癥,主要為神經智力發(fā)育缺陷等[7-8]。我國有5%~15%的新生兒為早產兒,這其中15%的早產兒會在圍生期死亡。近些年來醫(yī)學監(jiān)護儀器發(fā)展很快,故對早產兒的監(jiān)護和治療也有所提高,使其生存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導致早產的因素很多,主要分為孕婦方面和胎兒胎盤方面兩類原因。(1)孕婦方面:①孕婦自身有子宮肌瘤、子宮頸松弛、畸形子宮等疾病。②孕婦合并有其他慢性急性疾病,如糖尿病、嚴重貧血、高血壓病、心臟病、急性闌尾炎、病毒性肺炎、風疹、急性腎炎、無癥狀菌尿、甲狀腺功能亢進、病毒性肝炎、高熱等疾病。③合并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致使胎兒缺乏營養(yǎng)從而發(fā)生早產。④孕婦有嗜酒、吸毒、吸煙等不良習慣。⑤其他原因,如情緒劇烈波動、居住高原地帶、氣候變換、長途旅行、性交、創(chuàng)傷等。(2)胎兒胎盤方面:①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②胎位異常、胎死宮內、胎兒畸形。③多胎妊娠、羊水過多或過少。④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9]。
本組資料顯示,研究組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幾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應用時間越長差異越明顯。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研究組新生兒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應用激素后Apgar評分有所改善。這表明給予早產孕婦應用激素的效果理想,可促進胎兒成熟。對動物進行實驗證明,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有效刺激胎兒的肺組織發(fā)育,促進肺成熟。地塞米松與胎兒肺細胞受體的親和力為7. 1,水鹽代謝比值為0。地塞米松化可作用持續(xù)時間是60 h,其能順利通過胎盤,也無鹽皮質激素的活性,對免疫抑制作用較弱,故產前多應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10]。地塞米松與肺泡II型細胞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產生多種糖皮質激素相關性蛋白,然后作用于肺泡II型細胞促進PS的合成和釋放,并貯存于肺內板層體中,降低肺內毛細血管滲透壓,減少肺水腫,從而降低RDS發(fā)生[11]。另外,地塞米松還可加速肺抗氧化酶系統(tǒng)的成熟,改善肺泡功能。但此藥物不可以濫用,研究表明產前激素最佳作用時間是在孕婦分娩之前7 d一直到分娩前24 h,給予患者應用6 mg的劑量可有效誘導胎兒靶器官的反應,促進其組織器官發(fā)育成熟[12]。而給予患者增加用量和應用時間并不能增加治療的效果,且會引起不良反應發(fā)生。
綜上所述,早產孕婦產前應用激素時間越長,早產兒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幾率就越低。
[1] 王宏韜,段建華,呂秀翠,等.早產低出生體質量兒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4,40(3):51-52.
[2]敖當,譚建新,黃宇戈,等.圍生期新生兒多臟器功能不全綜合征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3,21(4):182-183.
[3]郭亞偉,譚紅專,周書進,等.湖南瀏陽市早產發(fā)病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8(4):96-97.
[4]張佩,張敬旭,符紹蓮,等.2977例活產兒出生體重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19(6):52-54.
[5]劉穎,孫靄萍.早產前應用不同療程地塞米松對于早產孕婦母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8,16(6):964-965.
[6]張東峰,姜秀波,李紅彩,等.早產影響因素的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04,11(2):31-32.
[7]楊秀萍,王禮周.早產孕婦產前不同途徑應用地塞米松對早產兒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10):146-147.
[8]何惠優(yōu).早產孕婦產前應用地塞米松對母嬰并發(fā)癥的影響作用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87-88.
[9]肖霞,唐瑋.早產孕婦產前應用地塞米松對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影響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8):29-30.
[10]張映平,鐘夏蓮.地塞米松在早產孕婦產前治療的療效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5,14(2):1354-1355.
[11]郭華娟,張凱.早產孕婦產前應用地塞米松對母嬰并發(fā)癥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09,49(30):1124-1126.
[12]陳莎麗,肖小敏.早產孕婦產前應用地塞米松的療效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4,20(4):854-856.
10.3969/j.issn.1674-4985.2014.08.067
2014-01-21) (本文編輯:陳丹云)
①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人民醫(yī)院 云南 盈江 679300
胡培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