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泳銳+王己鋒
摘 要 為解決ZJ19卷煙機組最終卸出的裝置存在輸送同步帶易發(fā)生磨損斷裂等問題,導致煙支表面皺、亂煙、堵塞等故障,導致維護時間長問題。通過最終卸出鼓輪的風閥進行相應的改進,并將同步帶卸出機構(gòu)改成導軌卸出機構(gòu)。改進后,最終卸出的裝置的每月故障頻次從原來的8次/月降至0次/月,且維護時間也從原來的45分鐘/次降至0分鐘/次,提高該裝置運行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降低了備件的損耗。
關(guān)鍵詞 ZJ19卷煙機組;最終卸出裝置;同步帶卸出機構(gòu);導軌卸出機構(gòu)
中圖分類號:TS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2-0166-02
ZJ19卷接機組是引進改良的中速卷接機,獨特的模塊化設計使其具有生產(chǎn)速度高、卷煙質(zhì)量好、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該機的煙支最終卸出裝置的作用是將最終卸出鼓輪上的內(nèi)外排的煙支取出,堆碼后輸送到大流量調(diào)頭裝置輸送帶上,完成濾嘴煙支卸出功能。由于最終卸出裝置存在同步帶易磨損且更換調(diào)整困難、維護保養(yǎng)時間長等問題。通過研究分析,決定對該部位進行改進,提高煙支最終卸出裝置運行可靠性和煙支外觀質(zhì)量,降低故障率,以縮短維護時間。
1 裝置原理分析
如圖1,ZJ19卷接機組的煙支最終卸出裝置工作原理如圖,最終卸出鼓輪(1)吸附內(nèi)外排的煙支旋轉(zhuǎn),在鼓輪最高點,風閥關(guān)閉,煙支與鼓輪分離,接著在下位傳送帶(2)與上位控制帶(3)向前帶動下卸出鼓輪,且在托條(4)作用下,在煙堆傳送帶(5)上形成煙堆。
1.最終卸出鼓輪;2.下位傳送帶;3.上位控制帶;
4.托條;5.煙堆傳送帶
圖1 最終卸出裝置結(jié)構(gòu)簡圖
2 存在問題分析
煙支最終鼓輪卸出裝置采用同步帶傳動輸送,同步帶的磨損損壞,容易引起皮帶打滑,引起煙支夾持力不均勻,而使煙支不能同步向前輸送,導致煙支表面產(chǎn)生皺紋、亂煙、擠煙等質(zhì)量問題。
煙支卸出裝置安裝或更換同步帶時,需拆卸大流量防護罩、最終卸出鼓輪、檢測器插頭、同步帶、同步帶輪等零件部件,更換調(diào)整時間平均長達45分鐘/次。
3 改進方法
改進方案:
煙支從最終卸出裝置到上位輸送帶距離僅為32 mm且為減速,可依靠煙支慣性完成,因此可取消輸送帶傳送,采用一種導軌輸送的形式實現(xiàn)煙支的卸出。
3.1 最終卸出鼓輪風閥的改進
煙支在鼓輪表面的吸附范圍和釋放點是由安裝在鼓輪內(nèi)部風閥角度大小控制,原風閥的負壓釋放點在時鐘12點位置,取消原皮帶輸送方式,若不改進,煙支會隨著鼓輪旋轉(zhuǎn),產(chǎn)生拋物線的運動,引起亂煙現(xiàn)象。通過擴大風閥的角度,增加負壓范圍,延遲煙支釋放點,使煙支斜向下釋放。
圖2 最終鼓輪卸出裝置簡圖
如圖2,通過測量鼓輪半徑,設備運行速度,平臺與鼓輪間距,平臺皮帶半徑,計算:
Sx=V0xt;Sy=V0yt+1/2*gt2=V0*sinа*t+1/2*gt2;Sy=R2cosа-h;
且當煙支離開鼓輪后剛好到達平臺傳送帶的距離即為最佳距離:
Sx=R(1-sinа)+L;
求得最佳角度的公式為:
R(1-sinа)+L= V0*cosа*((- V0*sinа+√((V0*sinа)2+2g(R*cosа-r)))/g);
式中:R=0.11 m,r=0.035 m,L=0.032m,V0=3.36 m/s;
求得:а=25°;
所以鼓輪風閥擴大的最佳角度為25°。
3.2 導軌分離機構(gòu)的設計
為了保證煙支順利交接,導軌起始的部位相對與鼓輪凸起部位,設計成凹槽形狀,插入到鼓輪空隙,并借用平臺上螺孔位置,可將導軌固定住。
煙支在脫離風閥負壓控制后,必須始終順著導軌表面進行滾動輸送,避免在下落過程中產(chǎn)生亂煙現(xiàn)象,導軌的最佳接煙點是鼓輪上煙支釋放點,其角度延長線應與該點的切線重合。如圖3,導軌角度的計算:已求得:а=25°,通過平面幾何角度計算,可得導軌的角度為:β=180°-а=155°。
圖3 導軌簡圖
經(jīng)導軌輸送出的內(nèi)外排的煙支必須保證兩側(cè)排列整齊,需在導軌兩側(cè)各自安裝一對導煙板,形成兩個導煙滑槽,如圖4。
1.內(nèi)導板;2.外導板
圖4 導板板結(jié)構(gòu)簡圖
3.3 防亂煙機構(gòu)設計
1.固定支架;2.有機玻璃板;3.固定桿;4、5.夾緊桿
圖5 防亂煙機構(gòu)簡圖
煙支在導軌表面呈滾動狀態(tài)下落,煙支之間相互摩擦,以及在平臺處輕微碰撞,存在傾斜、亂煙現(xiàn)象,因此在導軌上方需要一個防亂煙機構(gòu)。
如圖5,設計安裝一個位置可調(diào)的固定支架(1),支架的后端固定在設備機玻璃板(2)上,前端固定桿(3),橫桿上通過內(nèi)外夾緊桿(4)、(5)兩邊各固定一條護煙鏈條,利用它的軟性來填充煙支流層上表面的縫隙,防止煙支在滾動過程中出現(xiàn)亂煙。
3.4 改進后結(jié)構(gòu)原理
改進后結(jié)構(gòu)如圖6所示,煙支隨著最后卸出鼓輪(1)逆時針轉(zhuǎn)動,當煙支到達12點過25°位置時,鼓輪風閥關(guān)斷負壓吸風,煙支在本身慣性和護煙鏈條(2)作用下,順著導軌(3)下滑到煙堆傳送帶上卸出。
1.最終卸出鼓輪;2.護煙鏈條;3.煙支導軌
圖6 改造后煙支卸出裝置結(jié)構(gòu)簡圖
4 改進效果
改進后煙支最終卸出裝置使得煙支卸出平穩(wěn)可靠,解決了同步帶卸出存在易造成煙支表面皺、亂煙、堵塞等問題,并且每月故障頻次與維護時間都明顯降低,使裝置免于維護,提高了設備效率。
參考文獻
[1]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2]楊可楨,程光蘊.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陳炳基.YJ19-YJ29卷接機組[M].北京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張泳銳(1986-),助理工程師,學士,主要從事班組管理煙草與卷接設備維護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