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燊
紙包雞的一段故事
李培燊
西江黃金水道上有船只是家喻戶曉的事,但有水上飛機,卻不是人人皆知了。梧州解放前夕,也出現(xiàn)過水上飛機,乘客最多二十人,飛機在梧州的升降地點是:高望舊機場(現(xiàn)冬訓基地)至火山渡口碼頭中間處。
說到水上飛機,我想起澳門勞志成先生講的一段故事。
1949 年,有一群賭客在澳門碼頭一艘華麗賭船上的貴賓廳賭畢去夜宵,三杯過后,談古論今,從關云長溫酒斬華雄開始,一直談到梧州紙包雞鮮熱下羊城。當中一個賭客說,以前廣東省長陳濟棠夫人曾到梧州,吃了梧州紙包雞,深感回味無窮。回到廣州,某日宴客,想起了它,要夫君設法弄來上桌,且要熱的、鮮的。省長視夫人之命如圣旨,立即出動飛機把紙包雞從梧州空運到廣州。雖然路途較遠,但紙包雞上席時仍溫熱,皮酥肉滑,鮮香可口,眾賓客品嘗后,贊不絕口。
另一個賭客聽后,猛搖頭說:“我不信?!?/p>
“我信!”另一賭客邊點頭邊說。
“我不信?!?/p>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說信的那個還說,不僅陳濟棠能做到,我也做得到。
不相信的那個更不信了,心想,“廣東王”有飛機,難道你也有?于是,說他吹牛離了譜,一拍桌子說:“你真能做到,我人頭博(賭)芋頭。”
相信的那個一點不示弱地說:“我們可以打賭,不用博人頭,我同你博鋪頭?!?/p>
本來是說笑玩耍的,乘著酒興,兩人竟當真賭了起來。這兩個賭客都是各自擁有多家工廠和店鋪的富商,他們立即以不信者為甲方,信者為乙方,各拿一家店鋪下注,當場簽合同。合同中寫明:乙方在梧州做紙包雞送到澳門宴上,如果涼了,輸某街某號店鋪給甲方;如果是熱的,甲方輸某街某號店鋪給乙方。
合同寫就,雙方簽字畫押,在座者簽字作證。
乙方敢于下此賭注,是因為他心中不僅想到了飛機,而且也知道,這時澳門至梧州已經(jīng)有了水上飛機。
乙方先了解清楚水上飛機在梧州和澳門兩地的起降時間,然后同梧州酒家協(xié)商配合,紙包雞炸好起鍋后,立即裝進一個提壺保暖,再用棉絮包上幾層,立即交一自行車手(當時沒汽車或摩托)急送碼頭,交給準備好的機動快艇送達水上飛機。由于準確掌握起飛時間,紙包雞上機后便起飛,當天便到達澳門,又由事先準備好的小車直送酒家上宴。全程計算精密,分秒不誤。
紙包雞端上餐桌,當眾打開,熱氣冒出,香味繞廳,眾賭友高興得大叫:“奇跡!奇跡!”連輸方在內,都鼓起掌來。紙包雞入口時,皮還酥,肉還滑,回味無窮,眾人贊嘆不絕!
有人為輸方輕易輸了一家店鋪感到惋惜??奢敺讲粌H不以為然,還高高興興地說:“今天能見到此奇跡,吃到此佳肴,真乃人生之福,即使賠上一家小店也值得!”
眾人一聽,又是一陣鼓掌歡笑。
此故事,鮮為人知,鮮為人傳,我也無意向勞先生深究其有無,但“梧州一絕”的紙包雞,譽滿嶺南,是貨真價實的!
責任編輯:傅燕蘭
梧州紙包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