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春林
少林秘宗自衛(wèi)術
文/賀春林
本篇介紹的少林秘宗自衛(wèi)術,技法包括閃身撥臂抓腕、甩面托肘掰腕、跪腿滑蹬擰按、頂跪崩砸跺踩,經佳木斯大學武藝文化研究協(xié)會研究整理,分析了彼此雙方攻防中的招式變化、身步變化、勁力變化及其順勢借力、因式施法的擒制效果?,F由本會成員龐培培(女,甲方)、肖鳳贊(男,乙方)示范演練,賀婧、甘清波制作圖示,謹供愛好者習練和運用時參考。
(一)技法運用之一
1.甲方手拿書本邊走邊看,當走到較僻靜處時,乙方從角落里悄悄地走出來,突然攔住甲方去路,一邊說著挑逗性的話語,一邊伸出右手向甲方頭面或胸前抓摸。此時,甲方切莫驚慌失措,更不要調頭就跑,若跑不過乙方則會遭到乙方的背后攻擊,情況可能更不利。甲方應在嚴厲斥責乙方的同時,準備使用少林秘宗自衛(wèi)術來制服歹徒(圖1)。
2.乙方若仍然不顧斥責,繼續(xù)伸手欲抓摸甲方頭面或胸部要位,甲方則迅速向右移步閃身避讓乙方抓摸手,同時速起左手向左上架撥乙方右腕臂,左手五指順撥勢抓住乙方右腕,用力外旋反擰住乙方攻勢手臂,右手同時迅速向上甩出手中書本反抽乙方面目,迫使乙方仰頭躲避起左手防護。如果乙方本能地以左手向右下封按甲方右手臂,甲方則乘乙方頭面被書本甩擊而仰身護痛之際,右手順乙方按勢迅速抓捏住乙方右肘關節(jié)外下側,兩手用力抓捏住乙方右手腕及肘關節(jié)要位(圖2)。
3.甲方乘乙方攻防失調之機,右手向前上用力托抬乙方右肘,左手同時向左下用力掰按乙方右腕,迫使乙方因腕臂反關節(jié)扭擰護痛而后仰,甲方隨勢提右膝連續(xù)猛力頂撞乙方襠陰或腹肋要位,迫使乙方喪失攻防能力(圖3)。
4.如果甲方右膝頂中乙方襠腹要位,必能迫使乙方護痛縮身而攻防失調。甲方則右腿順乙方推按之勢向乙方右腿后側插落,抵住乙方右腿后側(圖4)。
5.甲方不容乙方換勢解脫,右腳用力向右后滑蹬乙方右腿,或以右小腿向后上猛力反打挑勾乙方右膝窩,使乙方右腿撐空;同時,甲方身腰迅速左轉前俯發(fā)力,左手向左下猛力掰按乙方右腕臂,右手同時向前上用力托舉乙方右肘關節(jié),迫使乙方在上掰托與下滑蹬之反向力作用下而仰身失衡(圖5)。
6.如果乙方撤步挺身欲穩(wěn)住身勢,甲方則迅速蹲身前俯發(fā)力,兩手向乙方左后猛力掰托其右肘,按壓其右腕臂,迫使乙方因反關節(jié)擰扭護痛而后倒于地(圖6)。
7.如果乙方屈膝后仰倒地之際,以左手后撐支地,欲緩勢反抗解脫,甲方則身體迅速左轉,兩手向左下用力擰掰乙方右腕臂,迫使乙方左手撐空而仰倒于地。甲方則乘勢屈提右膝猛力連續(xù)跪頂乙方襠腹或胸肋要害空位,同時左手繼續(xù)用力擰掰,按壓住乙方右腕臂,騰出右手以柳葉刀掌猛力砍擊乙方右脖頸,或以八字手猛力掐按乙方咽喉,或以右肘迅猛砸頂乙方中上盤要位,或以右拳猛力劈砸乙方頭面要位,致使乙方襠腹或胸肋及脖頸要位損傷,使其迷走神經及頸動脈受擊擠壓導致腦供血不足、昏暈窒息,喪失反抗能力而降服(圖7)。
【要點提示】
上述分解動作要上下協(xié)調,迅猛有力,連貫完成。左手撥抓、右手甩書要與移步右閃協(xié)調一致,動作要熟練到位,達到本能反應。右手甩書要快速準確,要擊中乙方面目,迫使乙方仰頭閉眼而看不清甲方的攻防動作;運勁要飽滿充沛,發(fā)力要猛烈深沉,意力運集左小臂外側及兩手,貫注于書本。甲方右手要順乙方封按之勢抓肘托掰,并乘乙方后仰凸肚之際提膝頂撞;運勁要飽滿,發(fā)力要猛烈,意力運集兩手十指及右膝蓋。甲方右腳滑蹬或挑勾乙方支撐腿要乘落勢后插,并乘身體左轉以螺旋力和杠桿力合力作用于乙方;運勁要飽滿充沛,發(fā)力要猛烈深沉,意力運集于兩手十指及右腳踝后側。甲方要乘蹲身之勢跪膝、砸肘、砍頸、掐喉、劈面;運勁要飽滿充沛,發(fā)力要猛烈深沉,意力運集右膝蓋、右掌外側及兩手十指。甲方要以連環(huán)技法攻擊乙方要害空位,直至乙方喪失反抗能力。
(二)技法運用之二
1.承一、(一)1式攻防動作。如果乙方不理會甲方的嚴厲斥責,右手繼續(xù)向甲方頭面或前胸要位抓摸,甲方則在身步迅速向右閃避乙方抓摸手之同時,以左手向左上架撥抓擰乙方攻勢手臂,右手同時迅速上甩手中書本反抽乙方面目,迫使乙方仰頭躲避,起左手防護(圖8)。
2.如果乙方及時本能地仰頭后閃躲避甲方攻勢,同時起左手向右下推撥封按甲方右腕臂,甲方則順右手甩勢將書本丟向乙方面目,迫使乙方閉目后仰而攻防失調(圖9)。
3.甲方乘乙方頭面被書本甩擊而仰身護痛之際,右手順乙方左手推撥之勢內旋左落,扣抓捏掐住乙方右肘關節(jié)內上側,兩手合力反關節(jié)控制住乙方右腕肘,同時速提右膝猛力頂撞乙方襠腹或腰肋要位,迫使乙方護痛而無力反擊(圖10)。
4.甲方在乙方換式解脫之前,雙手繼續(xù)用力左后掰右摳托乙方右腕肘,以右膝連續(xù)猛力頂撞乙方中盤要害空位,直至乙方以左手臂向下封按甲方右膝蓋護住中盤要位之時,甲方右腳即向乙方右腿后側落步,抵住乙方右腳踝;如果甲方右腳無法向乙方右腿后側落步,則迅速向乙方右腿前側落步套腳,抵住乙方右腿脛骨(圖11)。
5.甲方乘乙方護痛而攻防失調之機,右腳用力向右后滑蹬或挑勾乙方右腿,或用力向前下套腳跪壓乙方右腿脛骨,兩手同時向乙方身后猛力下掰按壓其右腕,摳托其右肘,迫使乙方因腕肘反關節(jié)掰托護痛而失衡仰跌。
6.甲方迫使乙方仰倒于地,如果乙方左手扶地用力掙扎反抗欲解脫,甲方則身體左轉,兩手用力向左下掰擰乙方右腕肘,迫使乙方左手撐空而仰躺于地。甲方則左手繼續(xù)用力向左下掰擰乙方右腕,乘勢騰出右手猛力擊打乙方面目,或以右肘猛力頂砸乙方頭面或心窩,或以右手猛力砍擊掐捏乙方脖頸及咽喉,或以右膝猛力跪頂乙方襠腹或心窩等要害部位,直至乙方喪失反抗能力(圖12)。
(三)技法運用之三
1.承圖1式攻防動作。如果乙方不理會甲方的嚴厲斥責,右手繼續(xù)向甲方頭面或前胸要位抓摸,甲方則在身步迅速向右閃避乙方抓摸手之同時,以左手向左上架撥抓擰乙方右腕臂,右手同時迅速上甩手中書本反抽乙方面目,迫使乙方仰頭躲避防護(圖13)。
2.如果乙方及時本能地仰頭后閃躲避甲方攻勢之同時,起左手向右上推撥甲方右腕臂,甲方則順右手甩勢將書本丟向乙方面目,迫使乙方閉目后仰而攻防失調(圖14)。
3.甲方乘乙方面目被書擊中仰閃護面而攻守失調之機,身體速左轉,右肘順乙方推撥之勢右上舉,利用左轉沉身之勢猛力下砸乙方右肘彎上側,迫使乙方護痛而右傾失調。若甲方身步在乙方身前,甲方右腳即上步勾套住乙方右腳踝后側;若甲方身步離乙方右側較近,甲方則速上右腳插抵住乙方右腿后側,使乙方右腿無法后退(圖15)。
4.甲方不容乙方換勢解脫,右肘速乘砸勢猛力向后上挑乙方右肘關節(jié),左手同時用力向前下掰按乙方左腕臂。此時甲方右腳若勾套住乙方右腳踝,甲方則右膝乘身體左轉下沉猛力跪壓乙方右腿脛骨,迫使乙方護痛而后坐倒地;此時甲方若右腳插抵住乙方右腿后側,甲方則右腳用力向右后滑蹬乙方右腳踝,或用力向后上挑勾乙方右膝窩,迫使乙方因反關節(jié)護痛而失衡仰跌。
如果乙方拼力抗衡欲穩(wěn)住身勢企圖解脫,甲方則身體繼續(xù)左轉下沉,繼續(xù)用力壓腕掰臂挑肘,繼續(xù)用力套抵乙方右腿,以螺旋力與杠桿力之合力作用迫使乙方因反關節(jié)護痛而失衡仰跌。乙方若掙扎反抗,甲方則速以連環(huán)技法迅猛連擊乙方要害空位,直至乙方喪失反抗能力(圖16)。
(一)技法運用之一
1.甲方手拿書本邊走邊看,當走到較僻靜處時,乙方突然從正面堵住甲方去路,挑逗之中出左手抓摸甲方頭面或胸部要位。甲方則沉著冷靜,嚴厲斥責乙方(圖17)。
2.如果乙方不理會甲方的嚴厲斥責,左手繼續(xù)向甲方的頭面或前胸要位抓摸,甲方則本能地身步迅速右移閃避乙方抓摸手,同時起左手向左上架撥乙方左腕臂,左手五指順撥勢抓住乙方左腕,用力外旋反擰乙方攻勢手臂,右手同時迅速上甩手中書本猛力反抽乙方面目要位,迫使乙方仰身偏頭躲避,起右手防護頭面(圖18)。
3.如果乙方及時以右手推撥甲方右腕臂防護頭面,甲方則順勢將書本甩至乙方頭面,右手乘乙方推撥之勢下落托抓住乙方左肘外下側,協(xié)助左手逆時針反擰乙方左肘和腕關節(jié),迫使乙方背臂轉身,甲方右膝隨之抵頂住乙方左膝后側(圖19)。
4.甲方不容乙方換勢解脫,右膝猛力跪壓乙方左膝窩,同時左手五指抓捏住乙方左腕向左下用力擰拉,右手五指抓捏住乙方左肘關節(jié)向左下猛力推按,迫使乙方護痛而跪坐于地。甲方此時繼續(xù)向左下用力擰拉推按乙方左腕及左肘關節(jié),迫使乙方因反關節(jié)擰拉護痛而失衡仆倒,甲方再以連手技法猛擊乙方中盤或上盤要害空位,則能使乙方喪失反抗能力(圖20)。
(二)技法運用之二
1.承圖1式攻防動作。當乙方突然從正面堵住甲方的去路,挑逗之中出左手抓摸甲方的頭面或胸部要位,甲方則沉著冷靜,嚴厲斥責乙方之同時,速出左手撥抓住乙方左腕,以右手書本反甩乙方面目,迫使乙方撤步閃避,以右手封推甲方右手臂(圖21)。
2.甲方左手繼續(xù)用力抓擰住乙方左腕,右手迅速將書本反甩向乙方面目,同時乘乙方仰身防護之際,右腳速向乙方左腿前側上步,靠抵住乙方左腿,右手隨即順乙方封推之勢托抓住其左肘外下側,兩手翻轉向左下擰拉,以右肘滾壓乙方左肘關節(jié)外側(圖22)。
3.甲方不容乙方換勢解脫,左手向左下逆時針用力擰拉乙方左腕之同時,右肘向左下猛力滾壓乙方左肘關節(jié)外側,右腳同時用力向右后滑蹬或向后上挑勾乙方左腿,身腰隨勢左轉前俯助發(fā)力,以杠桿力和旋轉力迫使乙方因腕肘反關節(jié)護痛失衡而前仆倒地(圖23)。
4.如果乙方右手撐地欲掙脫起身,甲方則兩手繼續(xù)向左下用力擰拉推按乙方左腕及左肘關節(jié),迫使乙方右手撐空而失衡仆倒于地,隨即速起右腳猛力跺踩乙方腋肋、腰椎或頸椎等要害空位,兩手同時用力拉拽乙方左腕臂,右腳連續(xù)猛力跺踩乙方中上盤要害空位,直至乙方喪失反抗能力(圖24)。
(三)技法運用之三
1.承圖1式攻防動作。甲方在乙方左手繼續(xù)向頭面或前胸抓摸之時,身步迅速向右移閃避開乙方抓摸手,速以左手向左上用力架撥抓擰乙方攻勢手臂,右手同時迅速上甩手中書本反抽乙方面目,迫使乙方仰頭躲避防護(圖25)。
2.如果甲方左手撥抓住乙方左腕,右手順乙方封撥之勢將書本甩至乙方面目之后順手托抓住其左肘,在擰按乙方左腕臂之時,遭到乙方強烈抗衡而無法擰動,甲方則以左手用力擰拉住乙方左腕,同時速以右手指迅猛戳點乙方左腋肋(圖26)。
3.如果乙方左腋肋被甲方右指戳中,必會護痛弓腰縮身而力散,甲方則乘機以左手用力向左下擰拉住乙方左腕,右手同時以八字手用力掐捏住乙方左肘麻痛穴,或以左掌外側托推住乙方左腋窩處(圖27)。
4.甲方不容乙方換勢解脫被擒手臂,左手繼續(xù)猛力擰拉乙方左腕,右手猛力翻推乙方左肘關節(jié),或抓按住乙方左肩關節(jié)及左肩井穴,右膝同時前撞跪頂乙方左膝窩,迫使乙方護痛失衡而跪地仆倒(圖28)。
5.如果乙方運功護痛與甲方頂膝擰腕按肩手相抗衡,甲方則繼續(xù)以左手用力向左下擰拉住乙方左腕,右膝繼續(xù)用力向前下跪頂住乙方左膝窩,右手同時迅猛反指撩乙方左耳目之后屈肘上舉(圖29)。
6.甲方乘乙方耳目被撩而護痛失調之際,速以右肘猛力下砸乙方后心或脊椎等要害空位,同時左手繼續(xù)用力擰拉住乙方左腕,右膝繼續(xù)用力跪頂住乙方左膝窩,右肘連續(xù)砸頂乙方后背要害空位(圖30)。
7.甲方乘乙方后背被砸頂而攻防失調之際,速以右拳猛力劈打或崩砸乙方后腦,同時左手繼續(xù)用力擰拉住乙方左腕,右膝繼續(xù)用力跪壓住乙方左膝腿。甲方右拳可以連續(xù)迅猛劈打或崩砸乙方后腦,致使乙方后腦受震蕩而昏暈(圖31)。
8.甲方乘乙方被劈砸崩打而攻守失調之際,身腰左轉發(fā)力,助左手擰拉和右手臂推按之勢,迫使乙方向左前方仆倒。甲方順勢左腿屈蹲,右腿屈疊,乘身體左轉前俯之勢以右膝猛力跪頂乙方腰肋要害空位,以右拳猛力擊打乙方頭面要害空位。甲方可以連續(xù)膝頂拳打,直至乙方喪失反抗能力(圖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