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依
貧窮的思維最可怕
●蓑依
我有一位大學同學,家里很窮,上大學的錢都是借的。那時,學校里幾乎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大多數(shù)人也有了智能手機,唯獨她,什么都沒有。不過她成績很好,每年都拿獎學金。
第一次聽到她拿獎學金的消息,我比她還要高興,想著她可以把這些錢拿來買一臺普通電腦或者一個智能手機,這樣就可以上網(wǎng)了。結(jié)果她什么都沒買,而是替爸媽還了以前借的債。想想也是,借錢的滋味不好受。第二年發(fā)獎學金,她把錢給哥哥結(jié)婚買房,自己的生活依舊沒有什么起色。
大四那年,她決定考研??佳行枰I報考學校的真題,大概二三百元。她舍不得花錢,于是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天去學校的電子閱覽室,七零八落地找全了資料。
考研結(jié)束,她的成績在邊緣,只能等復試通知下來。一天下午兩點,學校網(wǎng)站發(fā)了校內(nèi)調(diào)劑信息,要求4點之前把信息發(fā)過去。她因為沒有電腦錯失機會,哭得昏天黑地。
幸運的是,因為分數(shù)高,她有好幾個學??梢哉{(diào)劑。她選擇了北京的一所學校,然而面試時被刷了下來。我讓她再多嘗試幾個,她的第一反應是:“去一趟北京花了五六百塊錢,再去別的學校,花了錢,再考不上,怎么辦?”在未來和金錢面前,她最先考慮的是金錢,卻忘了一年的挑燈夜戰(zhàn)以及白白浪費的那么高的分數(shù)。
試想,如果她不是用一個月時間找資料而是備考,分數(shù)可能會多幾分,可以多去幾個學校復試,說不定能去個比第一志愿更好的學校;哪怕她買個幾百塊錢的智能手機,刷新一下網(wǎng)頁,也不會錯過調(diào)劑信息。
我身邊還有一個比她貧困很多的好朋友,學習不如她,獎學金拿得也沒她多,可他把這些錢全用來投資自己。那一年,他決定考北京電影學院,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去北影上了很貴的輔導班,坐火車來往于學校和北京十幾次,然后一次考中?,F(xiàn)在,他寫一篇影評的稿費至少1000多元,一年以后就有剩余的錢補給家里了。很多人說北影、中戲這種學校只有富家子弟才能上,可他一點兒都不畏懼,硬是憑借一己之力,完成了華麗轉(zhuǎn)身。
貧窮的人總愛談論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可歸根結(jié)底,都是自己一次次選擇的結(jié)果。如何在有限的物質(zhì)基礎上,做出最大的成績,才是我們真正要思考的。一個再富有的人,如果沒有闊大的格局,也會有衰敗的一天。格局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nèi)松鷷性鯓拥淖呦?。以少勝多,才是大本事,賺錢比省錢重要得多。
金錢至上固然是貧困思維的一種,但還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貧困思維方式,那就是仇富。
前段時間,網(wǎng)上流傳著一個帖子。一個女生控訴宿舍里另一個富有的女生,列舉的不滿主要是:大一時就用蘋果電腦和蘋果手機,男友開著車來接她,花錢如流水……整個帖子里對那個女生惡語相向,宣泄著各種仇富的心情。
倘若換種心態(tài),我們的日子是不是會好過很多。比如她用的是蘋果電腦和手機,我們是否可以借此多了解一下喬布斯的成就,有哪些有趣的APP,它和其他的品牌有什么不同;比如她買衣服都是名牌,我們是否能借此了解一下各種女裝品牌,說不定將來我們?nèi)⒓油頃r,就用得上那個牌子的晚禮服;再比如她每日都化精致的妝容,不妨跟她學習一下如何妝扮。既然生活已經(jīng)做了這樣的安排,與其仇視,不如學習。人都有好的一面,能夠在不同的人身上學習到對自己有營養(yǎng)的東西,這才是能力。
貧窮會很輕易地讓一個人的眼光變得傾斜,不過貧窮也很容易塑造一個人。關(guān)鍵是不要沉浸在貧困之中,用貧困的思維來思考一切。任何時候都要記得:擺脫貧困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從各種事情、不同的人身上學習,給養(yǎng)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阿征摘自壹心理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