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高知太太”回家記
●應琛
39歲的楊蕾曾經(jīng)是某大型外企的企業(yè)傳播總監(jiān)。2010年大女兒出生后,楊蕾選擇了繼續(xù)工作,孩子由雙方的老人和鐘點工照顧。由于工作時間不固定,以及頻繁的出差,楊蕾每次看到大女兒都會自責:“我24小時不能關機,有時到晚上還要在家開電話會議。雖然我只要不工作,都會和孩子在一起,但時間還是太少。”
楊蕾始終認為,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2013年11月,隨著小女兒的不期而至,楊蕾辭職回家,專心照顧家庭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在與老公和家人商量后,她得到了他們的支持,2014年3月,在小女兒出生4個月后,她正式離開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全職媽媽。
楊蕾說,夫妻就是家庭核心團隊,“在我們家,老公負責在外打拼,我負責養(yǎng)育孩子,而他一有空也會幫我照顧孩子。我們只是分工不同罷了?!睏罾賹⒅霸诼殘錾系慕?jīng)驗用到了家庭生活中,“首先涉及到時間管理,兩個女兒的起居、習慣都不一樣,如何合理安排?比如,送大女兒上幼兒園,去興趣班;給小女兒喂奶、哄睡覺等。其次是管理支持團隊——與保姆溝通,給她設置明確的標準和工作目標,隨后兩人分工合作?!笨粗麄€家被照顧得井井有條,女兒們又在茁壯地成長,楊蕾覺得蠻有成就感。
文玲原本是北京某報社的一名記者。她的工作不用坐班,加之又和父母同住,2012年孩子出生后基本由老人幫忙帶。因此,當她遞交辭呈時,很多人都不理解。
“雖然工作時間相對靈活,但記者必須隨時進入工作狀態(tài)。而且我家孩子老生病,經(jīng)常請假也挺影響別人的。”真正促使文玲決心辭職是因為與老人帶孩子的理念與方法不同,她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孩子。
一開始文玲也有過猶豫,擔心回家后不適應,以及重返職場困難。在與朋友交流后,她逐漸打消了這些顧慮。加上她家經(jīng)濟條件允許,老公又特別支持,她下定了辭職回家的決心。
如今辭職已經(jīng)4個多月,文玲很喜歡全職媽媽的生活,可以陪伴兒子成長,體會做母親的幸福與滿足。在她看來,全職媽媽是一份旁人難以替代的高尚職業(yè)。
在做全職媽媽之初,文玲坦言壓力很大,這種壓力主要來自父輩們的不理解。文玲的父母經(jīng)歷了鼓勵女性就業(yè)的時代,在他們心中,女性就業(yè)是天經(jīng)地義的生活方式。文玲辭職后,她的父母就回老家了,他們覺得女兒辭職是件很丟臉的事,在老家人面前只字不提,甚至文玲暑假想帶孩子回去也不讓。
“女性回家”是一個永無定論的話題。最近的一次討論由“3年產(chǎn)假”的話題引起。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幼君建議將女性的產(chǎn)假延長到3年,其間由財政或社保基金發(fā)放生育津貼。面對這項提議,很多女性表示支持,更多的人認為最好能“根據(jù)自身健康狀況自己定時間長短”,而男性也希望能有相應的護理假。
相關調查顯示,回歸家庭后,女性最擔心的是“失去社交圈,與社會脫節(jié)”。對此,楊蕾表示,如今有了微信、微博,既能和以前的同事、朋友保持聯(lián)系,又加入了媽媽群,生活圈子反而擴大了?,F(xiàn)在楊蕾每周還會就某個熱點話題給媒體寫寫專欄。
同樣是全職媽媽的楊茜,每周會去上海一家閱讀館當志愿者。這家機構是3個媽媽開的,她每次去都是給小朋友講講故事,而她女兒就在一邊看圖畫書。
談到何時回歸職場,楊茜的想法是等孩子大一點兒,能夠找一份輕松的工作,收入不是最重要的,只求不加班、不出差。楊蕾雖然還沒有相關的打算,但在她看來,暫時回家的女性“重出江湖”反而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因為這段時間,是女性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重返職場可能會有更好的工作方向。
文化名人洪晃在2014年8月發(fā)表題為《為了女兒和家,拒絕生活外包》的文章。這位過去總是忙碌于職場的女性,深情表達了太少陪伴女兒的歉意,并表示將回歸家庭。
洪晃說:“如果我不去當一個更好的媽媽,她會越來越物質,今天一個玩具可以代替媽媽一天的時間,明天一條裙子就能代替一周的假期。所以我決定,今年12月22日,我就退休了,回家?guī)Ш⒆樱瑢憱|西。從頭開始,一切都還來得及?!?/p>
比起“3年產(chǎn)假”,楊蕾更希望社會能提供兼職的崗位,幫助女性平衡工作與家庭;另外,企業(yè)能夠設立職工日托所,讓女性放心投入到工作中。
在楊蕾身邊也不乏選擇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的例子,她說:“無論選擇了哪種方式,都要盡情享受……人們關心‘女性回家’的問題,也是社會的進步。每個人有了更多選擇,有利于兩性平等?!?/p>
(摘自《新民周刊》2014年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