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玲
接手新班級不久,我就注意到了小光同學的“特殊”。這個孩子患有一種病癥。這種病主要以社會交往困難為特征。人們往往稱孤獨癥兒童為“星星的孩子”,“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班級里有這么個“星星的孩子”,是很傷腦筋的。比如:上課時,小光同學會自言自語甚至突然尖叫,控制不住情緒時還會推桌子、摔東西,抑或是一個人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fā)。一次、兩次,同學們都不去計較,但時間長了,有些同學也會表現(xiàn)出不耐煩。最怕的是小光同學有時特別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比如:隨地吐痰、甩鼻涕等。如何讓同學們對小光有一顆包容之心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天賜良機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這篇課文記敘了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困境中兩次撰寫明史《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xiàn)了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堅強毅力。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計劃安排3課時?!罢Z文課程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睘榱斯膭顚W生在課堂上用好語言文字,我在第三課時設計的教學目標是——搜集名人勵志小故事,并寫出相關的讀后感。
上課伊始,我出示了作者蔣光宇在文章最后寫下的一段話——“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云”。在整合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同學們對談遷的敬意油然而生!我接著說:“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人像談遷一樣,面對厄運,不低頭,不氣餒,依靠頑強的毅力,努力拼搏直到成功。讓我們來領略一下他們的風采,聆聽一下他們的教誨吧!”此刻大屏幕上出現(xiàn)了張海迪、貝多芬等人物事跡及名言。在播放這些課件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小光同學正在用一種好奇的目光盯著大屏幕。
在欣賞完這些名人勵志小故事之后,同學們更深刻地意識到信念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來!”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絕不能使我屈服!”同學們一個個慷慨激昂地讀起了這些名言……感動之余,作為老師的我也情不自禁地在黑板上寫下——“信念是力量的源泉,有了信念,即使在冬天也能感受春的氣息!”
此刻,班級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許是孩子們?yōu)檫@些了不起的信念而鼓掌,許是孩子們?yōu)槲业倪@一句最后的總結而鼓掌。我想原因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們心中那顆信念的種子已然悄悄生根發(fā)芽!就在此時,我瞄了一眼小光同學,他的手竟然也拍起來了,頻率雖然沒有其他同學那么高,情緒雖然沒有其他同學那么激動,但是此時此刻的他,內心絕對有了觸動!
“同學們,在學完這篇課文之后,你心中最敬佩的信念之神是誰?”我期許的答案中,有諸如江姐那樣的女英雄,或者是霍金那樣的勇敢者……這時,一位同學站起來,高亢地說:“老師,其實我們不用盯著那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我認為我們班上就有這樣面對厄運,不低頭、不氣餒的例子!” “對、對,趙老師,你看我們班的小光同學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老師,雖然小光同學有很多地方做得還不夠好,但是我感覺他一直在努力!”大家七嘴八舌,答案也是我始料未及的!
同學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小光同學,這種明媚如春的目光,成為了這節(jié)課最獨特的風景。
“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班的小光雖然有些小小的‘特殊,但是他每一天無不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他用熱情笑對人生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這不正是我們班的信念之神嗎?”
掌聲再次響起來——
情動于中,發(fā)乎于外。此時此刻,大家心中皆裝滿了想對小光同學說的話。我的腦海中忽然閃現(xiàn)出一個念頭:我不是一直在思索如何使同學們對小光有一顆包容之心嗎?今天這個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豈能錯過!于是,我當機立斷,把原定的課堂安排“搜集名人勵志小故事,并寫出相關的讀后感”換成當堂習作“小光,我想對你說——”。
當我讀出一些學生當堂完成的習作時,我看到了小光同學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安靜?;蛟S在通往天空的道路上,那顆迷路的小星星已漸漸被找了回來,而且正慢慢地變亮……
我的反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課堂上讓學生激動的是情,打動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仍然是情。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fā)展?!?/p>
情到深處自然濃,情注滿了,再釋放出來,便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