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熳
“愛國,有錯嗎?”如果時間倒退十年,誰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定會被罵“有病”,不愛國,才有錯!
可如今,這在網(wǎng)絡(luò)世界還真成了個問題。一說“愛國”“中國好”“祝福祖國”,就會蹦出不少冷嘲熱諷的板磚,什么“愛國奴”“腦癡”,極力污名化,其中不乏將自己包裝成“道義化身”的有影響力的網(wǎng)絡(luò)人物。
清朝的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波蘭人肖邦說“愛祖國高于一切”,法國人拿破侖說“人類最高的道德就是愛國心”,美國人林肯則說“黃金誠然是寶貴的,但是生機勃勃、勇敢的愛國者比黃金更加寶貴”。
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的民族,原本就是古今中外經(jīng)檢驗后所倡導的樸素道理,更是幾千年來飽經(jīng)滄桑的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其實,面對網(wǎng)絡(luò)上情緒化或者惡意的歪解、迷惑,人們稍加理性地思考,就可以弄清楚這樣一個常識:個體和國家、民族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愛國是情感需要,更是責任與義務(wù)。
從精神上講,歸屬感是人在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需求,心靈有了歸屬感,人生目標才有安放之地,人生奮斗才有動力。同時,人又具有社會性,必然要在一定的社會關(guān)系中感受自我的存在和價值,而國家和民族就是個體最堅實的心靈依托、最深層的力量源泉。正因如此,當年錢學森、錢三強等世界級科學家義無反顧地舍棄物質(zhì)的豐裕,回到貧困的祖國,卻依然覺得快樂而富足。
忘記歷史就難免重蹈歷史的覆轍。讓我們看看那并不算遠的歷史吧!
進入近代以來的舊中國積貧積弱,被列強侵占蠶食,國破則家亡,在那任人宰割的年代,有幾人能安然自保?然而今天,中國人得以走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的歷史恥辱,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家強大了。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就能為個體提供享有尊嚴的生活、人生出彩的寬廣舞臺。同時,只有個體共同奮斗的力量,才能托起強大的國家。
青年是開啟社會風氣之先河的活躍力量,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讓我們透過眾聲喧嘩的紛擾,在理性思考中擔負起對我們的國家、民族和社會應(yīng)有的責任,用行動宣告“我們是理性的愛國者,我們的行為光榮”。
在網(wǎng)絡(luò)上,面對惡意的愛國污名化,我們不要被情緒化誤導,從而人云亦云,也不要“愛在心口難開”,保持沉默。“愛國光榮,不愛國,才會成奴?!?/p>
當我們自覺、理性地辨析與思考,當我們的青春能量集體爆發(fā),當我們積極抵制消極思想,回擊錯誤,那些“傳道者”便只能黯然神傷、落寞逃遁,還我們一個奮發(fā)向上的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
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我們要把愛國的精神化作愛國的力量。
我們承認自己的祖國還有不足,生活的社會還有不合理的現(xiàn)象,但我們不再盲目地、簡單地用別人一兩百年的發(fā)展成就或是“美化的假象”,苛責正在奮力前行的祖國母親。
我們會以刻苦學習、扎實工作、熱心公益的實干行為,齊心不懈地奮斗,與祖國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今天的我們適逢偉大的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越來越清晰。為了這個夢想,一代代先輩付出太多的鮮血、生命和汗水。當歷史的接力棒交到我們這一代青年的手中時,我們唯有繼續(xù)奮斗,努力跑好這一程!
美哉,勇于擔當?shù)那啻海?/p>
壯哉,巍然崛起的祖國!
愛國,是穿越千年卻不老的精神,是時光更迭中綿延不絕的信仰,請注冊登錄《高中生》·高考網(wǎng)(gaokao.hnjy.com.cn),讀《愛國,在點滴行動中》,了解平凡的舉動為何會美麗非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