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蒙
從我記事起,老爸給我的印象就是冷面、絕情,在他面前我根本沒有一丁點討價還價的余地。我記憶的“百度”里,幾乎檢索不到老爸的笑容,我曾一度懷疑影集里他抱著襁褓中的我笑得樂開了花的照片是人工合成的。
我的想法可不是沒有根據的喲!聽媽媽講,我蹣跚學步時,經常摔跟頭,一摔倒就咧開嘴哭,可老爸不但不會像其他孩子的父母那樣口里喊著“嬌嬌、寶貝”地快速跑來扶我,還不讓媽媽和爺爺奶奶扶,甚至旁邊的人想扶也會被他制止,他總是說:“從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爬起來,不要從小養(yǎng)成依賴別人的毛病。過多的保護也許就是對孩子的傷害!”然后就坐在旁邊給我鼓勁。而我總是不領情,繼續(xù)扯開嗓子長一聲短一聲地嚎。據說,老爸那時的耐性特別好,有時居然還會拿份報紙蹺著二郎腿在旁邊看得津津有味,對他來說,我的哭聲似乎就是美妙的交響曲。更可氣的是,他有時還會悠閑地用腳打節(jié)拍……這樣一來,結局可想而知,肯定是以我主動“乞降”告終。當我哭累了,顫顫巍巍地爬起來后,老爸就會樂呵呵地說:“真乖,這世上不平的路多了,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
可別說,稍大一點后,我腦子里就從來沒有過摔倒了要等人扶的概念,總是一咕嚕就自己爬起來。再大點學騎自行車,摔倒了我會自己爬起來,爬起來再摔倒,腿上青一塊紫一塊,痛得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可就是沒讓它掉下來。老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p>
上學后,老爸對我更“冷血”了,在家里他簡直就像個討厭的“世界警察”,什么都管。放學后,先寫作業(yè)是必須的,然后還要做點家務,洗衣服、拖地是免不了的。由于家離學校不遠,讀二年級起老爸就讓我獨自走著上學,不過有好幾次我看見他偷偷在后面跟著……幸好,老爸在寒暑假對我特別寬容,不強迫我學鋼琴呀補課什么的,還常帶我四處旅游。后來我寄宿時,生活老師總是夸我自理能力強,內務整理得好。
“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嬌、驕二氣太重,被寵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人不鍛煉,終不成器啊。倫敦奧運會上,‘90后小將大放光彩,冠軍們臺上的瞬間輝煌凝結著他們多少血汗呀!給子女最好的財產就是讓他們從小經受磨煉,長大后他們才能憑自己的能力走好人生路。”我一直不懂老爸為什么這么“冷血”,直到前不久,無意中聽到老爸對老媽說的這段話后我才明白,原來“冷血”老爸的父愛是這般似火樣熾烈,一直伴隨著我茁壯成長!是呀,我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未來最終是屬于我們的,但長期在“溫室”里成長,我們又如何能擔起這一份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