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雅,吳丹純,李鐵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階梯遞進法在新護士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
江 雅,吳丹純,李鐵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目的 探討階梯遞進法在新護士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從強化理論、單項操作到情景模擬綜合訓練,呈階梯遞進式進行培訓。結果 培訓前單項操作考核成績?yōu)椋?2.59±6.21)分,培訓后為(93.15±3.56)分;培訓前綜合急救能力成績?yōu)椋?5.77±3.27)分,培訓后為(91.98±2.46)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階梯遞進式培訓能夠提升新護士自我效能感,急救的準確性和應急處理、團隊協(xié)作等綜合急救能力。
階梯遞進法;新護士;急救技能;培訓
護士嫻熟的急救技能以及高效的醫(yī)護配合、組織協(xié)調能力,直接關系到搶救的質量和成功率。新護士入職后,由于急救知識薄弱和技能不熟練,缺乏臨床經(jīng)驗,在搶救過程中醫(yī)護配合不夠默契,直接影響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降低了搶救成功率[1]。因此,提高新護士急救技能、應急處理能力和急救配合能力成為培訓的重點之一。我院為三級甲等醫(yī)院,床位1 600張,近年招收新護士數(shù)量多,為使新護士急救技能有效提升,內科以目標教學為框架,采用階梯遞進法進行培訓,取得良好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培訓對象為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入院的內科新護士,共52名,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2.6±2.8)歲;大專學歷34名,本科學歷18名;分配在呼吸、血液、風濕、心血管、消化、腫瘤、腎內???。
1.2 方法
1.2.1 制定培訓目標 熟練掌握心肺復蘇術、中心負壓吸痰、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心電監(jiān)護儀的使用4項操作;熟練使用急救車內各種藥物及物品;醫(yī)護配合默契,快速準確執(zhí)行醫(yī)囑;有效處理突發(fā)事件;熟悉相關科室會診流程;與患者家屬有效溝通。
1.2.2 實施培訓(1)第一階段強化理論知識。崗前培訓設置2課時的心肺復蘇相關理論學習,入科后科室提供基礎技能、??萍寄懿僮髁鞒碳霸簝染W(wǎng)絡圖書館資源讓新護士自學,要求做讀書筆記,帶著問題參加技能培訓。
(2)第二階段單項技能培訓。培訓教師應用PBL教學法,對急救物品特點、工作原理、關鍵流程操作技巧進行提問,引導新護士對比、分析理論知識和臨床實際,并利用模擬人演示操作技巧和應急處理措施。然后培訓教師對每項操作進行整體示范,并讓每名護士回示,確保操作的準確性。要求護士對每項操作強化練習3次以上。
(3)第三階段情景模擬綜合訓練。設計一名住院患者突然心跳呼吸驟停的模擬病例,使用模擬人在病房實地演練,由兩名護士共同完成,從評估、啟動急救系統(tǒng)、人員分工開始,培訓教師每5分鐘公布病情進展并發(fā)出醫(yī)囑指令,護士需充分評估、分析,正確、快速采取措施。醫(yī)囑指令包括靜脈注射復蘇藥物、清理呼吸道、準備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安裝臨時起搏器、采集血標本、分流圍觀搶救現(xiàn)場的家屬。護士操作過程中,培訓教師設置障礙及意外事件,比如電源中斷、中心負壓壓力不足、插入吸痰管困難等,并扮演家屬對護士提出不同問題,要求護士想辦法解決。搶救結束后,進行物品補充、用物處理、急救過程記錄。
1.3 考核
1.3.1 考核方法 第一、二階段培訓后,對新護士進行4項急救單項操作的考核,合格后方能進入第三階段培訓。第三階段培訓后,通過模擬病例考核護士綜合急救能力。兩名護士為一隊,抽取病例后討論、分工,開始計時考核,考官每5分鐘公布病情進展并下達醫(yī)囑指令,護士判斷后進行操作,考官根據(jù)護士操作情況進行評分。
1.3.2 評分標準 單項操作根據(jù)《護理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評分;綜合急救能力考核評分標準如下:技術操作能力(50分),急救車使用(10分),執(zhí)行醫(yī)囑(10分),應急處理能力(10分),團隊協(xié)作能力(10分),溝通能力(10分),總分100分,80分合格。
1.3.3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各組檢測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培訓前單項操作考核成績?yōu)椋?2.59±6.21)分,培訓后為(93.15±3.56)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培訓前綜合急救能力成績?yōu)椋?5.77±3.27)分,培訓后為(91.98±2.46)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
3.1 階梯遞進法培訓提升了新護士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己為獲得某種預期結果所需實施的特定行為能力的信念,是個體在特定環(huán)境中對自己的某種行為能力的自信程度,能促進或阻止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效果[2]。培訓前根據(jù)新護士急救技能存在問題和對其綜合能力的要求,制定明確的目標,增強了新護士學習的動力和信心。由于新護士在實習階段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單項急救操作,因此,首先對其進行單項操作訓練,使其在較短時間內較快地掌握培訓內容,提升自我效能感,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帶著信心,以愉悅的心情、積極的態(tài)度參加培訓。情景模擬綜合訓練和臨床急救流程相仿,培養(yǎng)了新護士的急救配合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減少了新護士對崗位的恐懼感,增強了信心,提升了他們對急救技能的自我效能感[3]。
3.2 第二階段培訓提高了新護士急救操作的準確性
每項操作的完成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操作經(jīng)驗,才能提高搶救工作質量[4]。培訓中,首先要強化急救理論知識,然后從急救用物原理、使用特點開始培訓,提高新護士解決故障的能力。接著運用PBL教學法,引導新護士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分析關鍵流程的實際運用技巧并進行分解練習,防止盲目、機械操作,消除整體示范講解的盲點,使新護士掌握關鍵流程的運用技巧,確保急救質量。最后要求新護士進行連貫流程的回示,從而發(fā)現(xiàn)操作中的問題,教師指出后再進行強化練習,使急救技術得到規(guī)范和鞏固,保證操作的準確性,同時培養(yǎng)了新護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3.3 情景模擬訓練提高了新護士急救意識和決策能力
急救護理需要護士有果斷、快速應對的能力。情景模擬綜合訓練突出的特點是每隔5分鐘公布病情進展,在操作中設置障礙和意外事件,護士必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判斷,準確、快速完成任務。這樣的訓練使新護士體驗了仿真的急救現(xiàn)場,對急救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熟悉了基本理論知識、實踐了操作技能,提高了急救意識和決策能力,學會在患者病情危急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地挽救其生命[5]。
3.4 情景模擬訓練提高了新護士團隊協(xié)作能力
急救是有分工也有合作的團隊工作,護士在急救現(xiàn)場不僅要完成各種基礎操作,還要與醫(yī)生、家屬進行溝通、協(xié)調。我們在情景模擬綜合訓練中穿插了護護配合、醫(yī)護配合、護患溝通的演練,形式活潑具有實用性與有效性,能使新護士認識到團隊協(xié)作、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演練中相互學習、切磋,提高了自身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為完成護理工作和挽救患者生命打下堅實基礎。
[1]譚麗萍,蔣銀芬.低年資護士應急能力的評估及提高途徑[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7):1561-1562.
[2]周艷,劉曉丹,劉淑香.自我效能感在護理技術教學中的作用及增強策略[J].護理管理雜志,2006,6(4):24-25.
[3]肖菊青,魏艷,張慰倫.新畢業(yè)護士培訓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6,6(7):10-12.
[4]林瑛,吳愛球,黃寶紅,等.模擬急救在急救技能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5):59-60.
[5]葛學娣,凌霞,黃瑩,等.情景模擬法在臨床護理急救技能考核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7A):32-33.
R192.6
A
1671-1246(2014)17-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