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昌
德國是歐洲商品價格的洼地,根本原因是德國政府進行了大量的補貼。其次,他們只是單邊征稅,而不是在所有環(huán)節(jié)上重復收稅。企業(yè)在透明而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下進行自由競爭。
一
德國是歐洲商品價格的洼地,連精明的瑞士人也開車到德國加油購物
2012年鳳凰網(wǎng)組織十大著名博主前往澳洲考察并與前總理陸克文對話,離開澳洲的時候,大家都想買些禮品帶回國。由于我對國外情況多少有些了解,所以帶隊買東西的事情就落在我頭上。我們在墨爾本街道上尋找商店,突然看到了一家超市:ALDI。我眼睛一亮,毅然決然地告訴大家:走,去這家商店!你們要買什么東西,在這里一次性買完。
大家都聽我的話,大包小包地購買。從這里出來之后,我們又去了幾家普通的澳洲商店。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同樣的商品,澳洲商店的要貴很多。大家這才嘆服:還是老楊的決策正確。
我為何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呢?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家知名的德國連鎖超市。以我對德國的認知,德國商店賣的東西,價格一般都是很公道的。
去年12月,我?guī)讉€企業(yè)老板去歐洲考察。一位朋友托我?guī)退麕щp運動鞋回來,在巴黎的一個體育用品商店偶然看到運動鞋打折50%!我內(nèi)心一陣狂喜,毫不猶豫地買了三雙。到了德國把我氣得差點吐血:此牌子的運動鞋,在巴黎打折后的價格竟然是德國的原價,而且德國在此基礎(chǔ)上又打折30%。
內(nèi)心雖然不爽,但我知道,法國商店并不是欺詐,只是巴黎價格比德國的要貴而已。經(jīng)常在歐洲各國游走,我得出的結(jié)論是,德國是歐洲商品價格的洼地,需要什么東西,盡可能到德國購買。我這點經(jīng)驗歐洲人都知道,就連精明的瑞士人也開車排隊到德國加油、購買食品。
二
汽車、房子、名表比中國便宜,能買5萬歐元以上的汽車就是富人
那么,德國商品和中國比較,它們之間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汽車比中國便宜。
對中國人而言,德國最知名的產(chǎn)品莫過于汽車了,不僅質(zhì)量、性能好,而且安全可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國汽車售價比中國至少便宜兩倍,有些還能到三倍以上。十幾年前,我?guī)ш牭綒W洲考察,一位旅居德國的中國導游閑暇時向團員們展示他新買的豪華寶馬跑車,紅色,頂篷能升能降。據(jù)行家介紹,這款車在國內(nèi)至少賣150萬元人民幣,但導游告訴我們,他只花了4.8萬歐元。
歐洲人特別是德國人工資雖然高,但并不存錢,所以能買5萬歐元以上的汽車就是富人了。德國人也羨慕有錢人。我一個好朋友是企業(yè)培訓師,他兩個學生分別買了保時捷和法拉利跑車,我?guī)状稳サ聡冀猩线@兩個學生過來,開車帶我去兜風。雖然對汽車價格有些好奇,但我對汽車沒有研究,所以也沒有準確記住車價,但可以肯定的是并沒有超過10萬歐元。
高檔跑車比中國便宜,中高檔的寶馬、奔馳、奧迪轎車也不過幾萬歐元而已。一般的大眾汽車、法國雪鐵龍、日式低檔車也不過幾千歐元,高檔點的也就上萬歐元。到了二手車市場,價格之低更令人咋舌,幾千歐元的汽車比比皆是,而且還都是好車。德國的普通人就能買得起奔馳,甚至連出租車都是奔馳。在德國上學期間,廣告欄上居然有同學打出這樣的廣告:“二手車轉(zhuǎn)讓,五成新,100歐元?!眲傞_始以為他少寫了一個零,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一兩百歐元轉(zhuǎn)讓的舊車多的是。
房價比中國便宜。
準確地說,德國房價比中國三線城市貴,比二線城市便宜。如果和中國的北上廣相比,德國人的房價就成鄉(xiāng)巴佬的房子了。以德國首都柏林為例:一套位于市中心區(qū)域的兩居室(50平方米)的樓房報價7.3萬歐元,一棟建筑面積120平方米、土地面積403平方米、擁有5個房間的別墅報價22.99萬歐元。我曾在柏林的夏洛特宮附近看了一棟商用樓,一萬平方米的簡裝修大樓,居然只要350萬歐元。而我在杜塞爾多夫的朋友推薦了一座莊園,13萬平方米的面積,其中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售價也才500萬歐元。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太空曠了,晚上會害怕。我們幾個人過去看房子,晚上出來沒有路燈,道路兩旁是一排排幾個人合抱的參天大樹,嚇得連汗毛都立了起來。
而租房價格就不等了,一套兩居室、70平方米的住房大約在350-600歐元之間,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德國人大都愿意租房,原因很簡單,德國房價連年不漲,把錢壓在房子上面不合算,也就是說沒有投資價值,所以還不如租房。而租房很規(guī)范,房東不會隨便漲價,更不會隨意撕毀合同。只要租房者愿意,可以商談租賃期限,10年20年都不是問題。當年我在萊比錫租的房子是60平方米,價格是150歐元,當然這棟房子是專門租給學生的,對學生有優(yōu)惠。后來作為訪問學者到了弗萊堡,租住的公寓也是60平方米,一室一廳帶廚房,也才230歐元。需要說明的是,弗萊堡是德國房租最貴的地區(qū)之一。
名表比中國便宜。
我每年都會帶老板和官員去歐洲考察,最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每個人見到高檔表都兩眼發(fā)光,見到百達翡麗直接就搶購,把店里的這款手表全都買光。導游說,你們真的很幸運,竟然碰到了百達翡麗,說明你們是有福之人。我心里暗笑,這個導游比趙本山都厲害,同時也納悶,跟我來的都是些精明商人,怎么會上導游的當呢?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帶一個企業(yè)代表團去德國學習,其中一個浙江老板共買了8塊手表,包括價值8萬歐元的卡地亞鑲鉆手表以及江詩丹頓、格拉蘇蒂、勞力士等。我實在忍不住了,問她:“你買這么多,不知道導游吃回扣嗎?”她反問:“回扣能吃多少?如果我在國內(nèi)買,價格要比這里貴兩三倍!”
在歐洲購買高檔手表,除了價格低廉之外,還可以在出境時退稅。歐盟規(guī)定,短期來訪者購買的商品均可退稅,稅率為10%-15%之間,至于退多少,要看商品種類,越高檔的東西退稅越高。因為歐盟認為,你不在他那里消費,所以要退回消費稅。
三
食品、飲料比中國便宜,最貴的葡萄酒約30歐元
咖啡比中國便宜。endprint
星巴克咖啡在美國本土賣得比中國還便宜,這個消息一經(jīng)央視報道,幾乎盡人皆知。
那么,德國是什么情況?德國高檔餐館的咖啡價格如下:普通咖啡1.7歐元、卡布基諾2.5歐元、純奶咖啡2.8歐元、拿鐵咖啡2.8歐元、濃縮咖啡1.8歐元。而普通咖啡館,價格基本上在1-2歐元之間,如果按照人民幣與歐元紙頭1:8的匯率來計算,大概合8-16元人民幣。由此看來,德國咖啡價格是要比中國低一些。要知道,德國普通人的平均月工資大約為3000歐元,相當于2.4萬元人民幣,德國人收入比中國人高10倍。這樣比的話,內(nèi)心就不平衡了,哪還有心思喝咖啡?
德國咖啡的價格幾乎沒有大的變動,現(xiàn)在如此,前10年也是這樣。
回過頭來看,星巴克咖啡在中國為何賣得比其本土貴?這個問題應(yīng)該去請教中國的稅務(wù)局和海關(guān)了,此外還有工商、城管、消防、衛(wèi)生檢疫、建設(shè)等部門,它們的回復最為權(quán)威。其中建設(shè)部門最關(guān)鍵,它們應(yīng)該非常清楚中國的房租比國外貴多少。
面包等食品比中國便宜。
德國除了咖啡價格比中國便宜,另外一個更便宜的恐怕就是生活必需的食品了。一個內(nèi)含10片的普通大面包0.35歐元,好一點的也就大概一兩歐元。超市里的食品大都以歐分計算,只有肉類才以歐元為單位。通常10-20歐元就可以買到一大筐食品,足夠一星期食用。如果節(jié)省點,每月拿100歐元來購買食品應(yīng)該綽綽有余。
一袋足夠吃一天的面包才賣幾毛錢,顯然連成本都不夠,為何在超市賣得如此便宜?答案是,德國政府給了補貼。政府認為,稅收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所以稅收的一部分用于農(nóng)業(yè)補貼。歐盟的共同農(nóng)業(yè)政策反映的就是這一思想,農(nóng)民種地的時候就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幫助。尤其是在必需的生活食品上,德國政府的補貼力度更大,因為政府要讓生活必需品低廉到任何人都可以購買,不讓一個人有餓飯的危險。所以,即使乞丐也不會有生存的壓力。乞丐之所以去要飯,只不過他們認為這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飲料比中國便宜。
不帶氣的礦泉水一般是0.5歐元左右一瓶,和中國相比差不多。而帶氣的就很便宜了,大約0.15-0.3歐元之間。不帶氣的依云礦泉水在歐洲是平民價格,1000毫升一瓶的依云,價格才0.58歐元,不到5元人民幣。據(jù)說國內(nèi)售價20多元人民幣,這個價格真不知道是如何定出來的,如此高的價格真敢想。如果不是商家的暴利思維在作怪,那就只能去問問稅務(wù)和海關(guān)部門了。
果汁、可樂等也很便宜,大都在0.5歐元左右。牛奶也如此。一升牛奶最便宜的就0.18歐元,常見的也僅僅0.35-0.5歐元之間。當年在德國讀書的時候,渴了就喝牛奶,因為牛奶比礦泉水便宜。啤酒和葡萄酒的價格就更低廉了,在普通超市里,啤酒就幾毛錢一瓶,葡萄酒則價格不等。便宜的0.99歐元,一般的在1-5歐元之間,好的也就10歐元左右。到了專賣店才會看到10-30歐元的葡萄酒。我多次在德國和法國葡萄酒專賣店詢問,是否有拉菲葡萄酒,竟然沒有人聽說過。我又問:你們這里有100-1000歐元左右的葡萄酒嗎?他們很迷茫地看著我說:你想讓我們除了葡萄酒之外還加送小姐嗎?
德國飲料不貴,這和德國稅收不高有關(guān)。也許有人對此提出質(zhì)疑,德國稅收不高嗎?表面上看很高,但實際上并不高,因為德國對于消費品只在銷售環(huán)節(jié)收稅,即征收7%-19%不等的增值稅,而不會在生產(chǎn)、流通和銷售環(huán)節(jié)多重收稅。
四
中國貨便宜,漲了價的中華煙才40歐元一條
最不可思議的是中國貨,其價格可以用驚喜來形容。一次筆者和德國培訓協(xié)會的特魯沃博士逛街,他買了三件T恤衫,共花10歐元,他送了我一件。打開包裝一看是“made in China”,我們兩人相視大笑。當然質(zhì)量還是很不錯的,10年過去了,至今還在穿,如果不說出來,沒有人會相信是10年前購買的衣服。
中國生產(chǎn)的茅臺酒更為便宜。當茅臺在中國已經(jīng)賣到1000多元的時候,德國商店里的茅臺才賣到幾十歐元。還有中國的中華牌香煙,在普通免稅店僅賣15歐元一條,在機場免稅店相對要貴一些,也才30歐元左右。不知道是中國哪位出口商心疼外國人的錢包,把價格降得如此之低?好消息是,上個月去歐洲,發(fā)現(xiàn)免稅店里的中華牌香煙終于漲價了,每條40歐元,大約折合人民幣330元。
至于中國產(chǎn)品在德國為何賣得這樣便宜,實在沒法深究,也很難搞明白。那么,德國商品為何普遍便宜呢?根本原因是德國政府進行了大量的補貼。這樣做的理由是,必須保證每個人的生存,讓民眾不會為基本的生活用品發(fā)愁。他們的稅收不會用于三公消費,更不會偷偷放進自己的腰包。
其他商品價格低廉的原因比較多,首先,他們只是單邊征稅,而不是在所有環(huán)節(jié)上重復收稅。其次,沒有隱形費用,所以他們的價格基本上能反映出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第三,德國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經(jīng)濟國家,企業(yè)在透明而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下進行自由競爭。如果商家故意抬高價格,其后果只能是被消費者拋棄。這也反映出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在中國價格最高、最混亂的地方莫過于火車站和機場,因為商家認為這些人不過是匆匆而去的過客而已,宰掉一個算一個。而德國火車站的價格最低,而且非常穩(wěn)定,也不會因人而異地亂喊價格(德國商店一般不討價還價)。奇怪的是,在一個沒有工商部門檢查的國家為何如此呢?原因很簡單:成熟的經(jīng)濟體制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以及誠信的威力制約著每一個妄想一夜暴富的商家。
五
鐵路有點貴、理發(fā)按摩價格貴,女人吹洗頭發(fā)需65歐元
德國鐵路有點貴。
德國比中國便宜的東西還有很多,無法一一列舉。交通問題比較復雜。德國人主要的出行方式是開車。雖然汽車便宜,但油價略貴,價格在1.2-1.5歐元之間浮動,這是德國人對石油課以重稅的結(jié)果。但他們的公路沒有收費站,不需要交任何過路費,這樣也能節(jié)約不少銀子。
最貴的是火車,因為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而且不收費,所以乘坐區(qū)間火車的人并不多,往往一節(jié)車廂只有幾個人或十幾個人。顯而易見,德國火車是虧本的,但火車必須運營,怎么辦?唯一辦法是提高價格。因此,德國火車票價比中國大概貴一倍以上。當年我在德國生活,感到最大的生活壓力是交通,每周前往其他城市游玩,花費不菲。即使購買周末票,也需要29歐元。雖然周末票可以5個人享用,但你哪能隨時就找到其他4個人呢?相對而言飛機價格就比較公道,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票價大約在50歐元左右。如果能提前預定,往往會得到更為便宜的折扣,有時還能發(fā)現(xiàn)29歐元的優(yōu)惠票價。
理發(fā)按摩價格貴。
未出國之前,發(fā)現(xiàn)很多國外華人喜歡留長發(fā),當時不明就里,還以為是歐洲流行這種發(fā)型。到了德國之后才發(fā)現(xiàn),華人留長發(f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理發(fā)太貴。男人剪發(fā)加吹洗45歐元,即使最便宜的發(fā)廊,至少也得25歐元,這種便宜的地方往往還不容易找到。而女人剪發(fā)就更貴了,加上吹洗竟然65歐元,定型則需要80歐元,對中國人而言簡直是貴得離譜。
一個大姐嫁給德國人后,在柏林市中心租了一套位于二層的房子。一位中國女士找到她說:“咱倆合作吧!我做按摩,你提供一間房子?!贝蠼阃饬?。沒想到生意相當紅火,每天都有5-6個德國人過來按摩。而她們的宣傳方式很簡單,也很古老:在門口的大街上立一個簡易的海報架,上面寫:中國按摩。如此做法,德國人居然來了。幸好德國沒有城管,否則海報架就有可能被沒收。她們這種非正規(guī)的經(jīng)營方式不用交稅,所以價格比較便宜,每小時60歐元。
對德國物價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從中可以看出,但凡是能機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商品,便宜;政府提供補貼的生活必需品,便宜;未經(jīng)過中國海關(guān)的奢侈品,便宜;出口到德國的中國貨,便宜。
相反,德國只要無法機器生產(chǎn),花費大量人工的,例如理發(fā)、按摩,很貴;為了支撐某個產(chǎn)業(yè)發(fā)展,即使虧損也必須經(jīng)營的,例如火車,也很貴。
(據(jù)《羊城晚報》)endprint